忙年

2017-02-06 04:11周俊根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石磨年糕面团

周俊根

孩提时的我,对年总怀有一颗期盼的心。但对我们的父母来说,过年前的那段时间却是忙碌的,为了过好年,得做许多准备工作。这段时间的忙碌,乡下人叫做忙年。

忙年是从拾草开始的。东台堤西地区地少人多,那时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不仅庄稼收成少,就连烧锅做饭的草,也难保周全。堤东沿海土地空旷,荒草多,杂树多。刚进腊月,父亲便和生产队的十几个壮劳力,乘五六条大船,浩浩荡荡,驶向人烟稀少的滩涂边。两三周后,五六条大船便载着五六座小山,停泊在场头的河边。船上,父亲们个个衣衫褴褛,却个个满脸欢喜。河岸上的孩子们,欢快地蹦跳着。一是为见着了久别的父亲,二是为夹杂在荒草中的“猫耳朵”。“猫耳朵”是一种植物的种子,剥开猫耳状的外壳,里面躺着无数的小种子。抓一把在手,用嘴一吹,便似无数个小降落伞,如蒲公英种子一样,在天空飞扬着。伴着种子飞扬的,是数十个孩子欢乐的心。

有了充足的柴草,大人们便开始置办过年的食物了。蒸馒头、做年糕,是必不可少的。磨面粉、舂糯米粉、做馒头馅,是前期准备工作,我们小孩子是插不上手的。和面粉时,我们可以帮助父亲打下手。在父亲的指挥下,把加热了的酵头,舀到父亲和面的缸里。面团发酵的过程是漫长的,一笼馒头蒸熟的过程也是需要耐心等待的。父亲脱年糕的过程虽然有趣,但他一点儿也不让我们插手,生怕我们弄散了他刚从模具中倒出的还未蒸熟的小方糕。奶奶总是在一边看管着我和哥哥,不准乱蹦跳,不准乱说话。生怕恼了灶神,让缸里的面团发酵不起来,让蒸笼里的馒头永远蒸不熟。往往第一笼馒头还未出锅,感到十分无聊的哥哥和我,便趴在发酵面团的缸上睡着了。

蒸好馒头和年糕,接着便是磨年豆腐。家里没有做豆腐的工具,磨年豆腐需要到豆腐店才行。磨年豆腐时,父亲推磨,一推一拉,循环往复,石磨便飞快地旋转起来。母亲左手拗磨,右手执一把铜勺,将泡好的黄豆舀进石磨中间的小孔里,混着豆渣的豆浆便从两块石磨间的缝隙里流出来。有时我会兴奋地帮父亲推上几把,但总是跟不上父亲的节奏,反而影响父亲推磨的速度。黄豆磨好后,要用沙布滤去豆渣。刚滤好的豆浆是不能喝的,得放到大锅里煮开。豆浆煮好后,父亲总是先舀两大碗,放上糖,一碗给我,一碗给我的哥哥。其实,对我来说,最感兴趣的,不是豆浆,而是父亲点卤的过程。煮好的豆浆倒入缸后,父亲将配好的盐卤也倒入缸中,几番搅拌之后,豆浆就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

忙忙碌碌中,就进入了年三十,我所期盼的年也就到了。母亲做的新鞋穿上了脚,姑姑缝的新衣也穿上了身。年夜饭当然是十分丰盛,但处于年饱状态的我,对吃已少了几分兴趣。我和哥哥凑在一起,悄悄盘算着压岁钱的花法:礼花很好玩,供销社里的那本小人书也心仪了好长时间了……

(选自《成长阅读》,南京大学出版社)

【品读】

提到过年,人们所想到的常常是热闹场面、美味的食品,以及家乡独特的过年习俗,这篇文章却从“忙”的角度来叙写过年的往事。文章主要写了忙年过程中的拾草、蒸馒头和年糕、磨年豆腐等三件事,以及“我”在忙年过程中的活动和感受。那时的生活虽然贫苦,但“我”依然很快乐,这些快乐正源于父母的“忙年”过程中的操劳。

【思考】

1.文章以“忙年”为标题的原因是什么?请阅读全文后说说你的理解。

2.过年前忙碌的事情很多,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3.第二段的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4.文章除写父母的忙碌外,也写了“我”那时的活动,请根据相关描写作简要概括。(写出三件即可)

5.随着时代的变迁,忙年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年前,你的父母为家庭做了哪些操劳呢?

猜你喜欢
石磨年糕面团
石磨
石磨:乡愁的老唱片
年糕
年糕
跟踪导练(二)(3)
咖喱香肠面包
猫面团
推磨
巴铁
为我代“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