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7-02-06 22:00景有奎
考试周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事物实验教学生物

景有奎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简述

初中生物选取了比较浅显易懂的,学生能够接受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以陈述概念为主展开教学内容。这些知识的呈现方式往往是回答“是什么”这些简单问题的陈述性知识。因此初中生物教学效果常常依赖于学生感性认识与社会、生活经验,部分学生因为缺乏对事物的感性认知,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大困难,导致对学习内容的机械记忆。由于历史、考试等许多原因,我们对生物课认识不清、重视不够,而且生物实验教学起步较晚,以致长期以来已习惯重知识、轻实验,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

二、巧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生物实验能使学生对生物产生极大的好奇心

在生物实验中可充分利用学生对各种生命现象的新鲜感及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物现象进行探究和思考。例如,在夏天,放在房子里的剩饭第二天就会发馊,而放在冰箱里的则不会,可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并在家里进行对照实验,帮助分析得出结论。诸如此类有趣的小实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可将学生从“生物难学”这一畏难情绪转变为“生物有趣”这种积极好奇的思想。由于在实验中得到了探索乐趣,学生会更深刻地认识到书本知识陈述的原理需要自己动手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实验观察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观察是获取知识、发现疑问和了解事物具体情况的源泉。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为了激起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教师要详细指导观察具体方法,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影响学生,提示学生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启示学生抓住事物的各方面,从不同视角进行观察,并且注意事物变化前后的状态比较,尽量全面认识事物。例如,在做“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前,让学生在家中各自独立地培养种子,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及实验结果对比,取长补短,改进实验,大部分学生能取得成功。上课前通知学生将自己培养的已萌发种子带到课堂展示,这个学生独立实验的环节让学生体验了自己动手的乐趣,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巩固和深化了课本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而且大大激起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实验环境中亲手操作、亲身体验、自主协作与探究,真实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尝到科学探究的成功感与自豪感,自然对生物这门课产生极大的兴趣。

(三)在实验创新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生物实验中,对学生而言,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及实验操作等过程都是一种创新活动。如许多课外小实验不要求学生迷信课本中的知识,而是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判断力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大胆想象,摸索出自己的新方法,提出自己的新思路。因此,课本中提到的很多课外小实验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在具体实验操作中由于学生亲自动手,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操作疑问,通过检验练习和互动交流,不断改进和实践,能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加强创新意识和培养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植物无性生殖”时,可组织学生课外参与马铃薯种植、柳树扦插及草莓压条等实验,提示学生依据自己的条件挑选其中任意一项操作。这样学生在课外亲近大自然并且向父母或有经验的农民讨教。在人人向往的大自然中不断探究生物的奇特性,毫无拘束地求证课本上的知识,既领会到劳作的趣味,又见证生物的奥秘,从而深刻地认识到生物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这种实践性极强的实验,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新中获得无限乐趣。

三、在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体现教师职能

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学习活动,启发学生针对学习内容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如继承、模仿、探索、交流等,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所得结果进行评价。

教师怎样帮助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差别较大的是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开动脑筋,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表达,动手操作,即运用自己的大脑无拘无束地想象,通过自己的感官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感悟。这也是探索学习的一般方法。因此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学习目标,强调“操作、实践、考查、调查、探究”等活动,重视学生经验,鼓励学生对课本知识提出自己的理解,尊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个人感受和对事物的独到见解。例如,在“观察花的基本结构”实验活动中,教材选用的实验材料是桃花,但当时桃花尚未开放,当教师提到这个事实时学生会苦思冥想,在学生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时教师可及时提到用什么代替桃花,实验效果更明显。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当时有什么花正在开放。实验由学生独立思考设计、分析、亲手操作完成,主体性得到体现。在整个实验中教师起到帮助、引导、点拨的作用。把课堂时间完全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动手动脑,心灵手巧。”为了更好地体现实验课在教学中的核心价值,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更广阔的天地。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实验,操作控制整个实验过程,将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在长期形成的学生、家长、领导都不重视这门学科的尴尬局面下,教师与学生将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我们在生物课堂上不断创新或引进新的教学模式,重视发展学生科学素养,贯彻落实生物课程新标准,但是当学生对这门学科没有兴趣时大量工作都会付诸东流。因此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多动心思,巧用生物实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重视每个环节的观察和分析,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实验课结束后,教师总结该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对实验提出建议和改进实验的方法,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体会,做好实验总结,使生物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事物实验教学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美好的事物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第12话 完美生物
奇妙事物用心看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