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永红
摘 要: 主动性学习就是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责任。身体性参与就是要学生亲自经历、探究,真正投入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学习提供直观形象的视频,引领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品尝成功的喜悦。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学习任务做的相补性学习。
关键词: 兴趣 探究 合作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以改变教学行为为前提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带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
一、倡导主动性学习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表现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巧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授课前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让学生主动质疑。学生带着疑惑进入课堂,在课堂上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投入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如教学《可能性》时,提前布置具有辅助性教学效果的游戏活动,要求学生用弹力球实验(每次只摸一个球)。第二天上课时,根据学生实验结果依次板书。
观察实验结果,尤其是摸到红球0次、黄球3次、篮球12次这个实验结果。学生继续学习欲望特别浓厚,自发组成两三人的学习小组,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结果,有的球居然一次都没摸到。在激烈的讨论中最终得出结论:因为实验结果不确定,会出现任何可能性。这时告诉学生:“实验的过程就是一种数学现象,叫不确定性事件,它的结果会出现各种可能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研究的内容《可能性》。”这时我又拿出一个盒子,告诉学生盒子里15个弹力球都是红色的,谁想做这个实验?几个学生跑上讲台摸球,还有的学生喊了起来,不用摸肯定是红色的弹力球,有的学生甚至喊出不可能是绿色弹力球、黄色弹力球等。学生自觉担负起学习任务,学习责任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这样比较抽象的“可能性”数学问题就在学生强烈学习欲望中迎刃而解。由于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有趣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习是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二、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体验性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探究”、强调“经历”。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眼睛看,用嘴巴说,用手操作。即亲自经历、探究,用自己的心灵亲自感悟。学生有了“亲身经历”,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把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教学资源,真正投入学习活动。如“循环小数的认识”教学,由于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我把学生作为教学出发点,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400÷75,说出观察后的发现,引导学生思考:余数怎么总是25?商的小数部分怎样?学生通过探索,很自然地发现小数中的循环现象,进而认识循环小数。又以此为出发点,顺势研讨:怎样判断循环小数?为什么要加省略号?学生通过不断地探究,获得了科学的认识方法,经历了主动建构过程,得到了正确结论,认识不断深化。又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由于学生初步接触分数,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动手折长方形纸。通过讨论归纳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折成相等的份数,一种是随意折成大小不等的份数。当我指出折成相等的份数(也就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这种折法里存在一个特别重要的数学知识时,把长方形纸折成任意大小份数的学生争先恐后地重新折叠长方形纸。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对分数中分母是平均分的份数,分子是取得份数的理解特别到位。有了来自参与,学生很容易理解并接受数学知识。同时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切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从而获得愉悦的数学体验。
三、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及教与学的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利用形、声、色、动、静的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不仅给学生带来数学空间,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有趣。享受乐趣的同时,引领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思考问题,找到答案,品尝成功的喜悦。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教学实质,不要把精力和时间花在利用多媒体创设“热闹”的情境上。有的教学内容,学生已经完全掌握,没有必要再用课件展示一遍,而有的教学内容却需要用课件“重演”。这就要求教师很好地把握教材,根据课堂实际尊重学生的状况。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通过课件展示大自然中有关圆的画面:耀眼的土星光环、明媚的朝阳、太极图、十五的月亮、向日葵、投石至水中产生的水波等。使学生体验到圆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并从数学角度感受圆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圆的半径、直径的认识时,通过课件反复半径、直径重合的过程,这一动态演示使学生思维从抽象到具体,清晰地理解圆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两倍。这样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轻而易举地得出问题的结论,从而较好地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发挥团队精神,进行合作学习
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也就是说人都具有某方面智慧。但由于每个人受生理、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人的个性差异,以及家庭文化、社会环境、生活经历、个人素质的不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动机、需要、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有不同点。因而在遇到某个问题时就会各抒己见。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主动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得到同伴的帮助。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主动性,而且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使各个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改变合作学习就是几人一组在一起交流的误区。要使合作学习最优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就一定要使学生明确“合作些什么”、“怎样进行合作、“我在合作时做些什么”及时间限制、汇报要求等。因此,在组建合作小组时,要把不同程度的学生合理搭配。组内安排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分工明确。如教学《圆周长的计算》时,先将全班学生按座位次序分成八组,每组指定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再由各组组长分工。在小组长安排下,有的学生负责测量圆的周长,有的学生测量圆的直径,有的学生负责记录,有的利用计算器求出周长与直径的比。这样小组里的成员有各自的任务,又有共同目标。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互相激励、互相促进。不仅体现小组合作的学习价值,更为学生间学习与研讨搭建广阔舞台。
总之,在新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要以新的学习方式,保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和谐。学习方式的转变牵引出学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的人。
参考文献:
[1]宁夏教育.
[2]小学数学教师.
[3]数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