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赛虎
春节,又一个“胡吃海塞”的假期即将来袭,你是不是对前方招手的美食充满了期待?
小心“食物成瘾”。2016年年底,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食物与成瘾研究研讨会上,研究者提醒:有些食物,尤其是含有高糖、高盐以及高脂肪的加工食品,或许会诱发机体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而这些反应类似于酒精、可卡因和烟草等成瘾物质产生的反应。
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和快餐是“导火索”
一些成年人对某些食物有特别偏好,比如部分女性对巧克力和冰激淋的“迷恋”。但这是不是说她们对食物上瘾呢?
精神卫生学医学博士、四川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医师周晓波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普通人判断自己是不是强迫性进食,可以参考一些基本条件:进食是否对身体和生活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是否随着物质的使用,使用剂量会不断加大,停用是否会产生包括身体或精神两个方面的表现。
“比如,喜欢吃巧克力,是不是会随着时间,量越吃越大,停吃后身体是不是会产生不良表现。”周晓波说。
“食物成瘾”这一说法大约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是在肥胖症先发和高发的一些国家里“现身”。当时的研究者提出,“食物成瘾是导致肥胖的根本源头”,随后这一话题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2014年,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精神病学系教授刘一军透露,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食物成瘾者的大脑神经影像与海洛因依赖患者相似。其中,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和快餐都是食物成瘾的“导火索”。
是“食物成瘾”还是“进食成瘾”
《环球科学》刊载的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保罗·肯尼(Paul Kenny)的相关论文认为,海洛因和食物的成瘾网络,极有可能位于大脑的不同部位,但却以相似的机制运行。不过,即使强迫性的进食和吸毒看起来有明显的共同特征,但这些相似点是表面现象,还是源于内在的大脑变化,还需要科学家进一步确定。
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戒酒戒毒中心副主任医师陈旭博士看来,“食物成瘾”即使在学术领域内仍然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在国际上属于比较前沿的“研究”。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较新的名词,在国内临床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诊断名词。”陈旭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即使在国际上,是称为(特定食物的)‘食物成瘾,还是称为(行为上的)‘进食成瘾,尚有争议。”
食物未被列为“成瘾物质”
陈旭认为:在临床上,对食物的渴求行为进行诊断,首先要排除躯体上的疾病,比如比较罕见的胰岛细胞瘤,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旺盛,从而进一步导致患者不停进食。再比如,我们常说的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也会导致食欲亢进。曾有媒体报道,一位季姓女士突然患上胰岛细胞瘤,每天要吃10顿饭,如果饿了不及时进食,就会晕倒。
“排除了躯体的疾病后,再看是否有其他成瘾表现。而极度可口的食物,大多由高盐、高糖、高脂等构成,它们赋予食物更佳口感和风味,愉悦人们的感官神经,在不知不觉中促进生理和心理上对食物的欲望,但大多情况下这些属于慰藉性美食。”陈旭说。
有研究显示,男性通常更喜欢美味佳肴和“普通饭菜类”食物,相反,女性则更喜欢从零食中得到慰藉。
陈旭介绍,就食物成瘾来说,简单而言,“当感受到对某种特定食物或味道的渴望时,通过进食缓解这种欲望,可以带来超强快感,而欲望无法满足时,则会让他们感觉极度不适,已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这就可以列为‘疾病进行诊断。”
但他强调,食物目前在中国并未列入“成瘾物质”。
“物质成瘾方面,目前说的‘物质大致包括以下几大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酒精;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如冰毒、大麻;致幻剂,如摇头丸;阿片类物质,如海洛因、吗啡;尼古丁类,如烟草;挥发类物质,如丙酮。”周晓波告诉本刊记者。
美食欲望袭来,怎么办
目前中国精神科疾病的诊断主要参考美国的DSM-IV/V诊断标准、国际ICD-10诊断标准,以及中国本身制定的CCMD-3诊断标准系统。
接受本刊采访的专家认为,不管哪个标准系统,“物质成瘾“的核心都包括几种情况:耐受,使用物质的量需要逐渐增大才能产生和之前同样的效果;依赖,停用物质会产生一系列的戒断表现,包括躯体和身体方面的;使用物质达到一定的时间和频率;对身体健康、社会功能(工作、生活、学习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陈旭和周晓波均向本刊记者强调,“食物成瘾”因为争议较多,再加上相关研究的证据不足而未被列入上述标准诊断。
尽管仍存争议,但疑为“食物成瘾者”,其进食行为跟一般人在逢年过节时的“胡吃海塞”不同,他们在平时就会出现“强迫性”进食情况,进而带来情绪及生活上的困扰。
接受本刊采访的专家提醒:美食欲望“袭来”时,可以通过“看看、闻闻、少量地品尝等方式”来缓解;要合理制定饮食计划,少摄入糖类、饱和脂肪酸、盐等,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