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爱梵高: 如何理解这个天才和疯子?

2017-02-06 07:26:4320171219得到
花炮科技与市场 2017年3期
关键词:印象主义梵高向日葵

2017-12-19 「得到」

引言

最近,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热映,好评如潮,也引发了人们对梵高这个后印象主义大师的热议。关于梵高,你了解多少?他“奇怪”的画作为什么那么有名?

「得到」作者严伯钧研究西方艺术多年,用一篇清单,为你还原一个孤独而天才的梵高。

1.作为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梵高、塞尚、高更被认为是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分水岭的三个最重要人物。三位画家打破了“绘画应表达真实”这一基本假设,用不同的方式让自己的主观意识来扭曲画面。

2.在梵高看来,绘画的任务,是要表达个人的感受及情感。他的画中的人物、风景等客观形象都被严重扭曲夸张,看着“不像”,但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绪。这种绘画方式,直接激发了表现主义绘画的诞生。

3.梵高从来没进过美术学院,是一个自学成才的画家。以他的古典绘画功底,估计也考不进美术学院。可能正是这个原因,梵高成为反学院派的领军人物。

4.梵高并非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天才,他27岁才真正开始创作。在这之前,打过临时工、当过学徒,还曾做过牧师。但在后来短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梵高一共创作了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画。这一数量,远超大部分同等级的画家。

5.梵高对向日葵情有独钟。在他看来,向日葵是激情、生命的象征。他有不止一幅的《向日葵》传世,算是梵高的一个画作系列。

6.一般画家作画,会反复调整颜料的颜色。而梵高在作画时,秉承“颜料不调主义”——把不经过与其他颜色调和的颜料直接画到画布上,颜色的纯度、饱和度很高,给人一种鲜亮、跳脱的感受。

7.传说梵高对色彩极度敏感,只黄色一种颜色,就可以分辨出两百多种。

8.梵高的画,不是从最开始就色彩艳丽的。他的前期作品,偏灰暗风格。从荷兰来到巴黎,是梵高绘画创作的重要分水岭。与印象主义画家接触后,他在色彩上受到了巨大启发,从此画作开始走上色彩浓重的路线。

9.除了色彩以外,拥有“书法感”的笔触、笔法也是梵高画作的一大特色——画中的笔法走向,像书法一样,可以看出明显的粗细、大小、长短和形状,甚至可以通过笔触感受到梵高作画时的心情。也正是这种拥有感情色彩的笔法,充分体现了梵高表现主义的绘画风格。

10.为什么梵高的画作,看上去与其他人如此不同?有一种说法是梵高从小有自闭症,而且研究其家族基因,梵高有祖传的“神经病”,以及之后染上的梅毒,也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所以各种精神问题,导致他看到的世界与常人不同,也使得他的画作如此奇特。

11.别看梵高现在家喻户晓,在生前他的名气却不够大,甚至有说法说“梵高生前的画作只卖出过两幅”。客观来讲,虽然名气不太大,但这种说法还是靠不住的。在他去世那年,已经有业内资深的艺术评论家研究他的画作并进行评价了。根据梵高博物馆的研究,虽然无法知道具体卖了多少,但多于两幅却是一定的。

12.梵高生前不够出名,还有一大原因就是他活得时间实在太短,创作时间只有短短10年。如果他能再多活十年,相信不会落得生前绘画几乎无人问津的结局。

13.梵高的画作开始受到关注,主要是依靠弟媳乔安娜。梵高在创作的十年间没有收入,基本是弟弟提奥养着。兄弟俩感情很好,一直有通信。梵高去世后,弟弟也郁郁寡欢,没多久就去世了。弟媳乔安娜之前在大英博物馆工作过,熟悉艺术圈运营的方式,出版了兄弟俩的书信集,并把梵高的传奇故事宣传出去,举办画展,打出了梵高的知名度。

14.乔安娜死后,她的儿子小文森特继承了伯父满屋子的画,虽然他并不像母亲那样对伯父的遗作充满热情,但仍十分看重。尽管梵高的作品价格飞涨,他也没有卖出去几幅,大多选择借给了各大美术馆展览,使得梵高的作品大多得以留在国内。以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术馆最为集中,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15.真正让梵高的作品变得价值连城的原因,你可能想不到——是日本人炒起来的。为啥呢?日本曾拥有一幅梵高的《向日葵》,但在二战期间被炸毁,所以日本人有个情结,一定要再找一幅《向日葵》来。1987年,安田火灾与海事保险公司以3970万美元的天价,拍得梵高的《向日葵》。这个价格,使《向日葵》成为当时有史以来最贵的油画,举世震惊。

16.继天价拍得《向日葵》后,1990年,日本人齐藤良平,花8250万美元买下了梵高的《加歇医生像》,再创当时油画交易史上的最高价。不仅如此,他还宣称死后要将这幅画和自己一同火化,再次让梵高的画赚足了眼球,知名度飙升。

17.《星夜》是梵高最为著名的作品,也是最具神秘感的作品。如果你知道照相技术中的“延时摄影”,就会发现《星夜》对于天空中星星和月亮的处理是多么超前——将一段时间内天体的动态,描绘在同一个画面中。这似乎预示着梵高希望在自己的画作中找到“永恒”。

在专栏《西方艺术课》中,严伯钧老师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带你了解西方艺术上千年的流变,让你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这周专栏刚好讲到了印象主义,感兴趣的,可别错过。

目前专栏已经有三万多用户,严老师经常组织线下活动,并现场分享。比如,电影《至爱梵高》上映前,部分用户就跟随严老师,免费观看了影片。这种机会,别的地儿可没有。

助你每天一小步,轻松登上艺术殿堂。

猜你喜欢
印象主义梵高向日葵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民族文汇(2022年16期)2022-05-18 20:16:41
梵高的世界
环球时报(2022-03-18)2022-03-18 17:38:04
《星月夜》和梵高
幼儿100(2021年17期)2021-06-19 09:54:56
向日葵
被盗窃的梵高
艺术品鉴(2020年5期)2020-07-27 02:42:30
浅谈许幸之《印象派就是印象主义》
新生代(2019年15期)2019-11-13 22:48:31
最好的礼物——印象主义大师
德彪西音乐创作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借鉴
向日葵
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