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会强
摘要:高炉大型化的不断发展与富氧喷煤科技的日益升级,要求全面改善焦炭的质量。为实现高炉的稳步、优良运转,所用焦炭的块度应满足要求,热态性能要突出。笔者将以焦炭质量为研究对象,探讨装炉煤堆密度对其产生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装炉煤堆密度;焦炭质量;影响
对焦炭而言,影响其结焦性的因素较多,除和煤干蒸馏环节形成的胶质体的实际质量存在关联外,黏结成焦环节的煤粒间距也会对焦炭的结焦性产生影响。因此,可利用装炉煤堆密度调整来强化结焦性能,进而提升焦炭的质量。
1装炉煤堆密度在焦炭质量中的具体影响
装炉煤堆密度也被称作煤的散密度,主要指代焦炉碳化室中单位体积装煤实际质量。若装炉煤堆密度有所提升,则各煤粒将紧密接触,热解环节形成的气相产物将面临较大的逸出阻力,增加胶质体自身的膨胀压力。若煤粒软化膨胀扩大的体积超出煤粒间空隙,则会拓展各个煤粒的实际接触面积,让煤粒变得更加紧密,增强焦炭的强度。另外,提升装炉煤堆密度可促进界面位置的煤粒反应,致使热解析小分子有效缩合,形成液相物质,具有不易挥发性,提升焦炭的黏结性。若从气孔结构角度来说,堆密度的提升改变了逸出阻力,致使热解气体无法轻易散出,降低煤炭气孔率,缩减表面积,削弱焦炭的反应性。由此可知,提升装炉煤堆密度能够改善焦炭质量。
2提升装炉煤堆密度,改善焦炭质量
2.1减少装炉煤的水分
利用载热介质换热,可有效蒸发煤料内部的水分,使其满足规定标准。现阶段,煤调湿以及煤预热最为常用。待煤料水分有所下降后,其表面张力所产生的作用也会降低,减小滑动影响,让煤料进一步接触,促进堆密度的提升,并顺着碳化室高度不断减小,控制炼焦工序中因上下堆密度存在差异而引发质量下降问题。通过有关实验发现,对于含水1%干煤与含水12%湿煤而言,前者的堆密度较大,而含水6%干煤以及含水12%湿煤在堆密度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是因为水分偏高时,经由上层煤料自身重力的作用,使得堆密度与水分呈现正相关,水的表面张力仅仅是次要因素。某些探索活动还指出,对于不同煤种,当预热温度日渐提升时,相应的堆密度会表现出近似等同的变化,温度达到200℃时,水分大约为2%,在这一状态下,堆密度最大,若继续提升温度,则堆密度提高幅度将不会十分明显,有时还会有所下降。另外,预热温度不允许偏高,当上升至煤热解温度将可能产生许多气体,导致煤粒软化,制约堆密度的提升。
2.2对装炉煤进行物理压实
利用物理压实可提升装炉煤堆密度,主要包含捣固炼焦与配型煤这两种技术。其中捣固炼焦指代在正式入炉之前,借助捣固机对配合煤进行捣实操作,使其变成煤饼,再从机侧着手将其推向碳化室,开展炼焦工艺,经由捣固操作后,堆密度有所提高,因该技术具有一定局限性,主要将其应用在小型焦炉中;配型煤炼焦指代在部分煤料中添加粘结剂,通过压制,变成型煤,将其与散煤以适宜比例混合推入碳化室进行炼焦,该技术产生的型煤密度与散煤相比,其密度显著提升。
经由物理压实操作,装炉煤堆密度有所提升,在炼焦环节,胶质体自身的膨胀压力显著提升,可促进焦炭粘结性的提升,降低气孔率,减小比表面积,优化焦炭气孔的基本结构,改善冷态强度,增强热态强度。因捣固炼焦与配型煤炼焦可改善装炉煤堆密度,在炼焦煤固定的条件下,可加大弱黏性煤的实际配入量、提高非炼焦煤配入,拓展煤源选择领域,节省优质资源。在我国,因气煤灰分含量主要为5%左右,优质炼焦煤内部的灰分含量偏高,由此可知,多配气煤能够缩减焦炭灰分,优化焦炭质量。
2.3改变煤料粉碎粒度
改变煤料粉碎粒度是一种装炉煤堆密度调控手段,主要选择顶装煤料内部的焦炉煤料,将其细度大约调控在80%;实施捣固炼焦,能够增加煤料细度,使其提升至90%左右,促进煤粒接触,改善结焦性能。由于煤料细度以及粒度分布将会影响焦炭质量,若煤料粒度偏大,则煤粒间空隙随之变大,致使堆密度变小、降低配合煤自身的均匀性、缩减胶质体,干扰焦炭质量;若煤料粒度偏小,将会提高装炉难度,致使热解过程形成的液相产物无法完全浸润颗粒表层,煤料自身的热解气体非常易分解析出,缩短结合时间,阻碍液相产物生成,降低焦炭质量。
进入新世纪后,人们开始大力研究大型焦炉,具有微粉成型、高效加热等基本特性,可优化煤料预处理,进而获得适宜的膨胀压力,提高弱粘煤以及不黏煤的实际配入,拓展用煤范围。这一技术已应用到了工业生产活动中,利用煤高效预热,借助粉煤压块来调整堆密度,当弱粘煤配比超出一半,焦炭质量依然有提高,其焦炭强度明显优于传统焦炉。
3结语
装炉煤堆密度与焦炭质量密切相关,提升装炉煤堆密度能够显著改善焦炭质量,这将成为当下乃至未来的主要研究领域。炼焦行业具有耗能高、排放量大的特点,为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的永久利用,我们应不断降低能源消耗,控制环境破坏,增加用煤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