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林
摘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之中,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也是趋势之一。在市场化进程之中,宏观调控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其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能否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产生预期应有的作用。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通常会以利率的变化作为最常用的手段。随着我国金融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利率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本文将简要探讨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利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金融市场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政策手段,其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能否发挥其政策作用,从而达到改善经济运行状况预期效果的关键因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行,需要货币政策的各种措施发挥出综合作用。这些措施如何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出作用,尤其是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如何发挥出相应的作用,有许多经济学理论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作用的相关经济学理论
1.1凯恩斯的利率渠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在1929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六年之后,在还没有走出经济大危机的时候,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写出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在这本书中,凯恩斯为这次经济大危机提出了解决的良方,并系统地提出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理论。凯恩斯认为,当一个国家货币供给量增加时,货币价值会降低,也就是说人们手中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会大于其意愿持有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对现金余额进行处理,即人们会将这部分货币用于购买债券等投资活动,债券需求量便会增大,债券市场进入卖方市场,债券价格会上升,利率会在接下来的时期内下降。利率下降,会引起投资需求量的增加,进而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社会总需求量和总供给量便会在一个新的高度达到平衡,国民收入最终也增加了。凯恩斯把货币供给量、利率、债券投资和社会总需求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其系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而利率在这个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被赋予了重要的传递中介地位。
1.2托宾的q理论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前提下写出来的。凯恩斯理论的一个前提就是尽可能地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是国家干预得越多,利率便难以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而且,凯恩斯倡导以财政政策为主,而不是货币政策为主,他的理论是在萧条时期由国家实施全面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例如增加财政开支、减少税收和发行公债。
后来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们看到了凯恩斯这一经济理论只适用于经济萧条时期,于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了大量的修正。其中,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8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詹姆士·托宾,提出了著名的“q理论”。凯恩斯理论下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完全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进行的,托宾的q理论则不然,他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置于它应该处于的市场经济条件之中。
q理论通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引入q,即企业市场价值与企业重置成本的比例,将凯恩斯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由于企业的市场价值在一定的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q值的变动主要取决于资本市场的变化,即企业重置设备的成本价格。托宾沿着凯恩斯的分析思路,认为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会使得利率下降,各种投资者会对自己的资产结构进行调整,一部分货币便会流向收益率比较高的企业股票市场,而不是凯恩斯所说的政府的债券市场,企业股票价格上升之后,原本处在相对稳定状态的企业市场价值上升,从而q值提高。企业市场价值上升之后,企业便会进行更多的投资,由此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因此,托宾认为,正是政府货币政策操作提高了企业股票价格,让企业市场价值上升,促使企业进一步投资,最后实现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2我国利率变化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分析
在我国计划经济结束之后,市场经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发展才短短20多年,在这期间,中央银行的利率变化虽发挥了一些它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但金融市场依然存在相当多的阻碍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作用的因素。
2.1我国利率变化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我国经济在这三十多年时间内的破帆远航,利率也发生了几个时期的转变。其中,1984年到1989年,是利率第一次上升时期,1984年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开启之年,这一时期中国刚刚开始经济改革,物价水平由1984年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转向部分的市场经济时代,由于国家物质水平不够,导致这几年物价水平上升在不断加剧,通货膨胀比较明显,这时期的利率实际上是负利率。为了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中央银行果断采取措施提高利率水平,以控制过热的经济发展。
在1990年到1991年的两年内,第一次出现了下调利率的情况。由于1989年利率提高得比较明显,资金又回笼到银行当中,缺乏投资,这也就导致了城市经济由最初5年的过热,变为过冷,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中央银行在1990年到1991年的两年时间内,采取了下调利率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次利率下调,及时扭转了我国经济低迷现象,为之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奠定了经济基础。
1992年到1995年的三年间,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通货膨胀最为严重的时期,在1994年甚至都达到了21.7%。为了能够在短时期内把整个国家的高通货膨胀率加以控制,国家不得不采取调高利率的办法,让更多钱存入银行。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减少,根据通货膨胀的计算公式,社会的通货膨胀率就会降低。这一时期的宏观调控在1995年取得良好效果。
在1992年到1995年的宏观调控之后,社会上大量资金被放置在银行,这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于是,国家在1996年至2004年间,再一次下调了利率。这一时期,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但随着我国利率的下调,国民经济已经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利率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出了它极大的有效性。
2.2目前金融市场中依然存在的阻碍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有效性的因素
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初20年间,利率在宏观调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利率高低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晴雨表。当国家出现通货紧缩、经济低迷时,中央银行便会根据经济形势下调利率,让更多资金流入社会,参与到流通过程之中。当国家出现通货膨胀、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便会上调利率,把资本吸入银行之中,社会中流通的资金便减少了,通货膨胀率也会随之下降。
(一)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
时滞,是时间滞后的简称,在经济学上,是指货币行动与其效果之间的时间距离,即货币政策颁布之后到其发挥效果的整个时间过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经济学上的时滞不仅表现为行动与效果之间存在时间差距,而且表现为传导过程中初始效果与最终真实效果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弗里德曼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货币增长率的变化平均需要6-9个月后才能引起名义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再过6-9个月价格才会受到影响,因此,从货币增长率变化到物价变化一般有12-18个月的时滞。而古典学派的实际利率论认为,利率由实际因素投资和储蓄决定,投资是对资金的需求,随利率上升而下降;储蓄是对资金的供给,随利率上升而增加,当资金需求与资金供给相等时决定均衡价格。凯恩斯将货币政策引入这一理论之中,发展出他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从货币角度提出了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主要由货币政策决定。货币增长率和利率有相当大的关系。而从利率政策制定之后,利率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传导至货币增长率,这又是在弗里德曼研究的货币增长率到物价变化之前的一大段时滞。也就是说,利率从制定之后,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最后的真实效果,会大于一年的时间。这一年期间,经济走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是任何人都无法做出预测的。
(二)利率的市场化程度依然不高
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对经济的管制依然很强。而利率政策想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处于一个健全完备的金融市场之中,根据市场自身反映机制来调整利率。当前,我国利率政策是直接由中央银行制定的,但我国的中央银行并不是市场中的银行,而是政府的一个机构。政府对利率的管制,成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大障碍。市场化的利率由整个市场供求状况决定,是自发形成的,能够反映市场真实状况。
3增加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3.1货币政策制定当局要理性决策,以降低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
弗里德曼认为,依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技术和知识,人们很难准确估算出货币政策的时滞,因而也很难理智地选择货币政策的施行时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运行把握,不管是政策当局还是经济理论界。在目前这种状态之下,经济理论界和货币政策制定当局只能是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较为准确地估测时滞,并将对时滞效应的认识有效的纳入到货币政策决策过程中去。
3.2加快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利率能够在市场中发挥出它强大的宏观调控功能,也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一项有效金融工具,但由于政府部门管制,利率效用并没有最好的发挥出来。为此,政府部门应当下定决心,做出正确的政治决策,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4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初二十年间,利率在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金融市场中依然存在的阻碍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有效性的因素,例如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以及利率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等等。为了利率政策能够更好的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货币政策制定当局要理性决策,并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