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的分析探讨

2017-02-05 21:34孙悦
科技经济市场 2016年5期

孙悦

摘要:从目前来看,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而作为汽车行业来说,在能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应该加强对节能环保技术的分析,使汽车排放与燃烧具有环保的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因此,本课题主要分析了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从而能够使我国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能源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等。

关键词:汽车;节能;环保;技术

前言

作为人类比较关注的难题,能源问题当今属于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而对于我国来说,汽车工业的积极发展,汽车使用的大多数为石油产品,全世界的石油储藏量具有有限性。所以,加强对汽车节能技术的分析,以及对新能源的寻找是非常关键的。因此,笔者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积极发展的建议,以此能够有效改善当前的能源危机与环保等问题。

1合理运用发动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虽然当前的汽车发动机在技术方面得到一定发展,但是,针对当前汽车排放的政策与标准来说,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当前排气净化装置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汽油车在排气装置的应用上,主要是三元触媒排气装置与净气设备。然而,这一装置的运用前提是应该对发动机的空燃比进行严格控制,仅仅是通过电子控制的系统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另外,还对发动机燃料具有一定的要求,其燃料应该是无铅汽油。如果有铅汽油,排气中的铝会对贵金属造成氧化问题,这就使得金属的作用丧失。另外,对于汽油机来说,内部的HC含量的排放能够借助PCV阀的设备,向进气道中排入,而且对于这项技术来说,其应用比较广泛。而对于柴油机来说,其排放智力主要借助对微粒物以及NQx碳烟量的降低,这些属于致癌物质。而当前国内研究了一种柴油机的过滤器,或者捕集器的设备。陶瓷滤芯为其主要元件,而且在过滤过程中能够将微粒物烧掉,然而需要的燃料温度较高,会对滤芯造成一定的破坏等。因此,这项技术正在不断的研究与发展中。

2改善传统汽车发动机技术

随着汽车的出现,其动力来源主要是往复活塞的内燃机,而在后期的发展中,转子发动机等也出现。随着发动机技术的不断提升,汽车耗油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为了使汽车发动机技术能够积极发展,可以借助多气门、电控燃油等。而对于柴油机来说,应该运用进气增压、对燃油喷射压力等技术加以运用。对于它的原理就是,借助先进结构的形式,对燃烧过程进行改善,并且对进排气过程进行合理完善等。还要借助计算机的作用,控制进排气过程、燃烧与点火过程等,保持发动机运行的良好状态,这样既能促进动力的加强,具有一定的经济特征,还能使排气污染得以有效减少。

3替代能源的寻找

当前,从环保角度来看,一些节能资源与技术在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一些替代能源的出现,能够为环境保护发挥积极的作用。首先,作为天然气来说,在汽车燃料中的运用已经比较广泛,当前汽车燃料中的天然气多数为压缩式或者汽油切换式等。对于压缩天然气来说,在城市公共汽车中的运用比较合理。由于公交车的空间能够容纳较多的压缩气瓶,而且可以使行驶里程得以增加。由于天然气具有较高的辛烷值,而且提升压缩比,并且不能引起爆震。然而,天然气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它的储存密度较低,而且会造成汽车行驶距离短。另外,汽车对天然气气瓶的容纳空间较小,不能为其提供充足的天然气等,因此可以将天然气压缩为液化天然气,以此能够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另外,还有甲醇、氢气等。对于甲醇来说,从排放上看,属于一种较好的替代燃料。甲醇比热值比较小,因此,改善汽油机,编程甲醇发动机,会造成动力性不足。因此,一方面,需要促进点火系统的提升,使燃料具有稳定的耐久性等;另一方面,需要使续驶里程进行增加;另外,还要将低温起动性进行提升。最后,降低排气中的甲醛含量等。而对于氢气来说,排出的大多数为水蒸气,而且有害气体比较少。因此作为汽车燃料是比较理想的。氢气在汽车能源中的利用主要借助两种方式,直接燃烧的燃料以及氢制成的燃料电池等。然而,当今在一些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且在储藏与运输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当前,比较科学的一种储藏方式是液态氢储藏以及储氢合金等。最后,作为汽车的代替工具也可以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提供积极的帮助。如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绿色汽车,主要是借助充电形式提供能量,但是由于蓄电池方面的影响,在开发过程中仍然需要不断的研究,目前的一些电动车中还采用铅酸蓄电池,类似这样的电池具有较低的密度,而且行驶里程比较短等;而对于镍氢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还比较完善,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

4结论

总之,全世界的人们对资源能源危机与环境保护都有了积极的认识。因此,作为汽车行业来说,应该加强对节能环保技术的开发,使人们认识到环保节能汽车的重要意义,而且通过科技手段,使燃油消耗得到一定加强,以此能够为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以此能够使节能环保理念得到宣传与普及,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为环境保护与能源资源节约做出相应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