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铭浩
摘 要: 高中物理一直都是高中学习的重点学科,其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帮助。本文以极限思维在高中物理解题过程中的应用为中心,探讨与分析极限思维对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极限思维 高中物理 教学应用
随着我们进入高中阶段,解题难度逐渐增加,尤其对于高中物理来说,其解题的难度和深度导致很多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逐渐丧失。解题速度、效率不高会直接影响物理成绩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运用极限思维进行解题,可以让我们的视野更开阔,并有效突破物理解题的瓶颈,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因此,高中生应当学会运用极限思维解题,并对其进行强化训练,让物理解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一、极限思维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价值
极限思维通常叫做极点性思维方法,主要是指解题中的两个量于某个空间内变化关系表现为单调上升或者单调下降函数关系,通过假设改变其中任一变量达到既定区间内的极点或者极限解决物理问题,从而得到准确的解题过程的思维模式。这种运用极限思维的方式进行解决物理难题,具有科学、创新、逻辑性强等多种特点,对当前物理知识的解答具有极重要的作用。我们从极限化的思维角度出发,探究物理难题的本质规律,可以将问题简单化,并且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节省计算时间及解题步骤,优化学生的解题过程及解题方法,对提高成绩具有很明显的效果,同时对极限思维模式的掌握能锻炼思维能力,提高从本质角度看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极限思维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1.极限思维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突破口应用
极限思维对寻找高中物理难题的突破口具有积极有效的应用,高中物理知识具有较复杂的数据及庞大的数据信息,需要充分理解题目并排除无用信息,才可以准确找到解题的切入点,而运用极限思维解决这种突破口具有较高的效率,可以大大降低解题难度,提高解题效率。比如在学习“电阻、电压和电流”的过程中,对于三者的变量关系来说可以通过极限思维的应用寻找解题突破口。如题:A与B为串联电路的两个电源,R与R1则为AB的两个电阻,R为可变电阻,R2为总电阻。判断以下四种情况:第一,A与B之间的电压增大;第二,A与B之间的电压减小;第三,经过可变电阻R的电流增大;第四,经过可变电阻R的电流减小。极限思维的应用让我们可以从R增大的连续原理作为基础,R增大到无限大,则A与B的总电阻最大,那么通过分压原理得出电压存在最大值;R无穷大时候,电流为0,其正确答案自然而出。
2.极限思维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途径寻求应用
极限思维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求解物理问题。在实际物理解题过程中,以传统的惯性思维求解物理现象较复杂,可能存在步骤较简单但实际求解过程较难和对公式的利用数量较多的问题,而运用极限思维求解,通过对问题的极限化思考,找到最适合的解题途径,并对如运动过程等现象进行不同阶段的拆分求解,保证解题过程清晰、运用公式简单,这对提高解题效率及保证解题正确率有积极的作用。高中物理解题过程主要以公式的利用与推导为主,如位移、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等,对其公式的正确使用可让解题过程简单化。因此,合理利用极限思维对解题途径寻找的优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找到物理现象中公式的使用情况,并快速应用到解题过程中,提高解题效率。
3.极限思维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解题检验应用
在求解物理问题时,即使顺利求解仍然要进行检验,物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些问题从正面看似顺利求解出结果,但是若从结果往回验证题目则可能出现无法对应的问题。这样的结果是在物理解题过程中要将实际因素考虑进去,如自由落体在下落过程中的速度求解,由于其高度限制,可能在未达到所要求的速度时,物体已经落地,即速度瞬间变为0。所以对待这样的问题往往会忽略实际条件,极容易产生错误,还需要对其进行过程验证。我们在对其进行验证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便是极限思维方法。通过极限思维模式,我们对求解的过程进行反推,通过相应公式的应用,得出物体的初始条件。之后,将条件与题干中的条件进行比较,如果两者正好吻合,则证明解题过程及结果正确,如果两者相悖,则需要进行重新验证。极限思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从极端化的角度对问题予以审视,这对于问题的解决具有较重要的意义。通过极限思维的应用,我们可以对问题进行更高精准度的验证,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对于物理学习具有极重要的促进作用。
极限思维为物理解题提供了较好的突破口,为我们寻找更好的解题路径提供了帮助。我们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对极限思维予以强化,通过极限思维的灵活运用提高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志龙.极限思维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1:140.
[2]鲁世明.浅谈高中物理思维分析的学习策略[J].电子世界,2013,22:239-240.
[3]那日苏.新课标背景下“极限思维法”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