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君红
【摘 要】诗电影是电影艺术中一种独特的风格样式。本文以张艺谋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为例,重点阐释“留白”“意象”等传统中国美学范畴在影片中的成功运用,力求分析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对中国特色诗性电影语言的影响。
【关键词】诗性语言;留白;意象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00-03
张艺谋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是其早期代表作品。张艺谋在该片获得“第51届柏林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银熊奖”之后说:“我想拍一部诗意的爱情电影,诗仿佛是最高的文学精华,对其他文体最高的评价。”很显然他做到了这一点。《我的父亲母亲》用诗意传达了一个简单淳朴的爱情故事,征服了所有的专家和观众,成为中国电影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一部电影。
诗电影是电影艺术中一种独特的风格形式,从1948年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开始,到后来的《早春二月》《城南旧事》等,中国曾产生过一大批具有审美意蕴的诗电影,中国电影逐步有了属于中国特色的诗学风格。本文所强调的是“中国电影”的诗学风格,它不同于塔尔科夫斯基所讲的诗电影,亦不同于法国的诗意现实主义,而是完全植根于中国几千年传统审美文化和审美观念的“中国式诗意”。这种电影体现出来的“中国式诗意”,是中国古典美学和现代电影叙事的完美结合。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正是由于张艺谋将中国古典美学中“留白”“意象”等审美范畴与电影叙事完美相结合,才能成功地用视听手段表现出东方爱情的神韵。
一、“留白”的运用
张艺谋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过:“我们的这个爱情故事是很东方式的。或者讲‘意境, 或者讲‘尽在不言中, 或者讲‘留白, 都可以。这是中国传统美学带给我们的对人生和生命的观照。”①在《我的父亲母亲》这部诗电影中,不管是影片结构的处理、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视听语言的表达,处处可以看到“留白”这种中国传统美学带给我们的对人生和生命的观照。
(一)情节结构的留白
谈到影片情节结构的处理,张艺谋如此说:“如果说, 爱情的道路从眉目传情开始到生命结束……我们只选择了第一步和第一百步, 而没有中间的故事, 没有其余的九十八步, 我们留下了最大限度的空白。这就是我们想拍的一个独特的爱情故事。”②在影片整体结构的处理上,张艺谋采用了留白的方式。我们看过太多的爱情电影,剧情发展包含着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强烈的矛盾冲突,当我们习惯于这种形式之后再看《我的父亲母亲》,我们面对的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爱情故事。招娣和骆先生的爱情没有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没有出现第三者,没有出现误会和纠葛,爱情电影里常用来支撑影片发展的桥段,在这部电影里全部缺席。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从眉目传情到生命结束的一头一尾,中间部分全部做空白处理。这种结构的留白处理是非常大胆的,正是由于这种大胆的尝试,才让观众欣赏到一段含蓄纯情的东方式爱情。
在《我的父亲母亲》中,“留白”的观念不仅体现在整体构思上,也体现在具体的情节处理上。例如,父亲在约定的日子没有赶回三合屯,母亲在风雪天去寻找父亲。影片只是简单地拍了母亲正在发烧、出发前穿上棉袄、带上馒头等几个镜头,接下来便是晕倒在风雪中的母亲躺在床上的镜头。省略掉了母亲如何在风雪中艰难前行、如何晕倒、如何被乡亲救回家的细节,这样的处理给了观众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人们为母亲赤诚执着的爱情打动。
从整体上说,《我的父亲母亲》因为在情节结构上的留白处理而使这部电影具有了抒情性的散文诗结构,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激烈的矛盾冲突,叙事上平铺直叙而不添枝加叶,在一种接近于生活原生态的朴实叙事中传递出一种诗意的爱情。
(二)人物塑造的留白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是根据鲍十的小说《纪念》改编而成的。《纪念》讲述的是一位小学校长平凡而感人的故事。骆长余作为城里的知识青年自愿到乡村小学任教四十年,在退休之前为了重新改建校舍献出了宝贵生命。在小说中,骆先生和招娣的爱情故事只是一条辅线。但是在把小说改编成电影时,对原小说内容做了很大改动。电影并没有把骆长余献身教育的英雄事迹作为直接表现的对象, 而是选择了骆长余与田招娣的爱情故事加以演绎。所以说,虽然改编之后的电影名为《我的父亲母亲》,但是在电影中重点表现母亲对爱情的执着追寻,父亲骆先生显然做了“留白”处理。
从整部影片来看,经过“留白”处理后父亲形象是虚化的。首先我们看到影片没有从正面去描叙骆先生如何热爱学生、痴心教学,但是从其编写识字歌、送孩子们上学,以及去世后学生们从四面八方赶回来送葬等侧面描述,可以看到献身教育的好老师形象;其次影片也没有从正面写骆先生对招娣的爱情,这种爱情的表达也是从侧面和细节展现的。例如,骆先生第一次见到招娣后的左顾右盼,又如,他为了偷看生病的招娣被多改造两年……父亲纵然也像小说描写的那样,是位尽职尽责的好老师, 同时对招娣饱含深情与爱意,但在影片中已被虚化为背景。这是与张艺谋大胆浪漫的创作思维分不开的。
张艺谋在这部电影中的大胆与浪漫,更体现在他在人物设置和塑造上的留白——把父亲和母亲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合唱转化为母亲一个人的爱情独唱。这不得不说是张艺谋走得又一部“险棋”。本身就缺乏传统爱情片的诸多冲突情节,再加上男主人公的淡化和缺席,招娣能否支撑起整部影片?我们发现,导演做到了这一点。在田野中奔跑的母亲、倚在门框羞涩的母亲、在风雪中执着等待的母亲……如果说对骆先生人物形象的处理使用了“留白”的手法,那么与之相应的对招娣的人物形象刻画则是使用了“泼墨”的技巧。影片中使用了充足的笔墨刻画了招娣这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细腻的动作和心理,张艺谋用真情与细节塑造了一个对爱执着的母亲形象。
(三)镜头使用的留白
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既没有尖锐曲折的矛盾冲突,也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从叙事的层面讲,这样大胆的留白处理反而成就了一段电影史上非常浪漫纯真的爱情故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里,在一位普通的姑娘身上发生的一段干干净净的爱情。而从影像呈现的角度讲,“再配以可以强化造型的如梦幻般的暖色光效、含蓄造境的精巧留白、天马行空的镜头调度,以及优美温婉的电影配乐,这样,影像文本就在一种散文化的电影语言中极尽渲染之能事地建构出一种诗意浓浓的影像空间。”③在这种诗意氛围的营造中,镜头运用的留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部电影中,空镜头的运用使得整部影片具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空镜头,也称景物镜头,是指影片中做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相关的人物)的镜头。空镜头是镜头运用中的“留白”,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功能和美学意蕴。在《我的父亲母亲》中,影片大量运用空镜头:从金黄的麦浪到旖旎的白桦林,从村头的古井到学校的窗花,从曲折乡间小路的爱情追寻到古老织布机的爱情咏叹……这些空镜头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如同散文诗一般真实、温暖、细腻,让我们沉浸在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浪漫诗意中。
这种镜头运用“留白”的美学观念,常常让我们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如,母亲追父亲的马车, 没追上,把青花碗摔了,母亲伤心地坐在地上哭泣。这中间有悠悠大地、青青山林、曲折小路等大量空镜头的运用。每次看到这里,笔者都会想到《西厢记》“长亭送别”的一句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当母亲发现发卡丢了,一连早出晚归找了好几天, 迎着朝阳出门,披着晚霞回家, 有时出门和回家两个身影同时叠印在画面上,让人体会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伤感, 却蕴含“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婉转诗意。
与西方爱情故事的大胆浪漫相比,东方爱情故事更加含蓄内敛。所以张艺谋选择了一个干净透明的乡村爱情。这个东方爱情的东方神韵正是靠“留白”等中国美学观念在影像深层的运用得以体现。“一旦纵向影像的深层,在张艺谋鬼斧神工般的建构下,影像泅染上了一层纯净空灵的深远意境,这张看似柔软纯白的纸于是便具有了一种有如飞天缓缓降落人间那种飘逸的东美学神韵,气格由此也就显得格外的韵动感人,使得每一个观者的心灵都经受不住其美学的感召而怦然心动直至情绪飞扬。”④
二、“意象”的运用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理论范畴,也是中国首创的审美范畴。它的最早源头可以上溯到《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胜任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⑤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电影作品中,意象是比情节更小的单位,一般由描写物象的道具、动作、符号元素等构成。《我的父亲母亲》是一部典型的反映中国人爱情观以及中国国情的电影,它是属于东方文化范畴的。按照一般的思维,西方文化圈的观众在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对于影片所要传达的主题,可能会出现难以理解的情形。然而,事实上,这部影片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它是怎样向全世界观众传递感动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张艺谋成功地运用了包括道具、动作、符号元素等在内的丰富的意象系统,通过这个意象系统传达出共通的情感,将东方爱情传达给世界观众。
(一)道具意象
为了展现招娣和骆先生的爱情故事,导演在片中重点设置了“青花碗”和“红发卡”这两个小道具,这两个小道具见证着父亲母亲恋爱的全过程,是他们之间执着纯真的爱情故事的见证。
青花碗代表着招娣对骆先生的感情,在影片中,青花碗传情达意的地方主要有四次。第一次在影片的开头,招娣与骆先生一见钟情,送公饭时每天变换三个花样,用青花碗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只为了先生能够吃上一口。青花碗的第一次出现代表着招娣含蓄的爱情;第二次出现在父亲派饭到招娣家, 饭后招娣问: “你认得这个碗吗?”在这里,这一句台词充分表现了母亲的性格:她不是一个忸怩作态的小女孩,而是一个勇敢坦诚的姑娘。姥姥说: “瞎了招娣一片心”, 一语道破母亲的心声。青花碗标示出母亲直率坦诚的爱恋;第三次青花碗的出现代表着母亲执着地追求爱情。父亲被打成“右派”,没有吃她做的蘑菇馅蒸饺就被马车带走了。 招娣拼命追赶但依然没有赶上,最后青花碗摔落一地。招娣的哭声让人感觉到这段爱情的辛酸,青花碗摔碎代表着这段感情的受挫;青花碗的第四次出现代表着姥姥理解、默认支持父亲母亲的爱情。骆先生吃完饭走后, 姥姥认为他们“不是一路人”。后来, 姥姥被母亲对父亲那昏天暗地、死去活来的爱感动了。为了“给姑娘留个念想”,青花碗又被锔上了,这也预示了父亲母亲之间的爱情有了新的希望。
诗经有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如果说青花瓷碗的几次出现表明了母亲对父亲的爱恋之心,那么红发卡便代表着父亲对母亲爱的回应。父亲去城里给母亲买来了红发卡,因为“配你那件红色衣服好看”,母亲戴上后让人感觉“人面桃花相映红”。当父亲被强行带走后,母亲不仅打碎了青花碗,还失去了这个珍贵的爱情信物,于是我们看到一连好几天, 几十里山路上到处是母亲孤单、疲倦又无助的身影, 此处所采用的叠化手法凸现了母亲焦灼而又倔强的心理。在又一次失望回家后,母亲意外地在大门口找到了发卡,这时候镜头给了发卡一个特写,这不仅代表着发卡的失而复得,更预示着这段感情有了希望。
在影片中,青花碗和红发卡不再是简单的道具,而是被导演赋予了丰厚的内涵,成为影片中表达男女爱情的意象。它们在影片中不仅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而且能使这段简单的爱情故事编得富有意蕴和诗意。
(二)动作意象
《我的父亲母亲》的英文题名为“The Road Home”,日文题名为“初恋のきた道”(《初恋到来的小路》)。在这些译制的外文片名中都包含了“路”这个词。在三元屯蜿蜒的乡间小路上,招娣常常展现给我们奔跑的状态。这个奔跑有初次见到骆先生后情窦初开的羞涩跑开;有在路边等放学的骆先生时,边跑边偷看的可爱模样;更有渴望追上被带走的骆先生的急切心情……
影片中对于招娣形象的刻画正是在这种奔跑的动作中被强化的。没有直接的语言独白或者旁白,没有富有冲突的动作动机,影片只是非常刻意和诗意地去强化招娣奔跑的动作,但是这个动作显然被导演赋予了独特的含义,那就是招娣作为一个农村姑娘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这种导演欣赏的对爱情执着的精神在一次又一次的奔跑中被强化,成为展现女主人公性格的动作意象。正如我们前面所强调的,这部电影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激烈的矛盾冲突,这种动作意象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影片的动作和情绪得到积累和释放,同时这种动作意象也非常切合影片的抒情风格。
(三)符号意象
相信会有观众注意到,在《我的父亲母亲》的开始段落有这样一个细节:老年母亲的家中挂着一个非常大的《泰坦尼克号》的电影宣传画。很多人认为这是创作者的一个疏忽,但其实这是电影美工师精心设计的,这个细节巧妙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同时能够展现出几十年后三合屯的精神风貌。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细节在有意无意间会引起我们对两部爱情电影的对比。
同为1998年的爱情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的爱情不同于《泰坦尼克号》里的爱情。在《泰坦尼克号》里,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是曲曲折折、荡气回肠的;在《我的父亲母亲》中,洛先生与招娣的爱情是含蓄质朴又不失深沉隽永的。张艺谋成功地运用了中国元素的符号意象,把这段爱情做了中国符号意象的表达,以其象征和诗意赢得了世界观众。
张艺谋被称为中国电影界的“色彩大师”,摄影师出身的他在电影中非常注重色彩元素的运用。在《我的父亲母亲》中,张艺谋把红色运用到了极致。
大红色的棉袄、红色的围巾、红色的发卡,母亲年轻时这样的装扮将我们带回到20世纪的中国农村。不仅如此,梁上的“红”代表的是中国民俗的展示,红色在中国代表着吉利喜庆;最重要的,红色象征着母亲对爱情热烈的追求。
三、结语
留白和意象是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从中国传统美学吸收的精髓。留白的使用使得整部影片含蓄隽永,给观众巨大的想象空间;意象的使用使得整部影片气韵生动,带来丰富的韵味诗意。正是由于张艺谋成功地将中国古典美学中“留白”、“意象”等审美范畴与电影叙事表现完美结合在一起,才能成功地用视听手段表现出东方爱情的神韵。
现在我们经常强调艺术的民族性,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艺术更应该如此。中国的诗电影只有植根于中国底蕴丰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中,同时运用电影化的手段进行完美地展现和融合,中国电影的诗性电影语言才能真正具有“中国式诗意”。
注释:
①②张卫.《我的父亲母亲》创作谈[J].当代电影,2000,(1):52-55.
③④肖文.纯情与诗意的双重交响——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意境审美分析[J].电影评介,2003,(3):56.
⑤李学勤.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文献:
[1]张卫.《我的父亲母亲》创作谈[J].当代电影,2000,(1):52-55.
[2]肖文.纯情与诗意的双重交响——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意境审美分析[J].电影评介,2003,(3):56.
[3]李学勤.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周涌.影视剧作元素与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