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橼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民族意识的培养逐渐重视;尤其是民族舞蹈语言,更是涵盖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精髓;但是在高职舞蹈表演教学中,教师教学大都以技巧训练为主,忽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尤其是民族舞蹈的鉴赏教学较为薄弱,对此本文就高职舞蹈表演教学中的民族舞教学方式,结合教学现状等展开分析,希望对于我国高职民族舞蹈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舞蹈表演专业;民族舞;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11-02
舞蹈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情感、生活觉悟的开发和培养,我国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差异较大,导致民族舞蹈语言具备浓厚的民族特色,是不同于其他舞蹈类型的传统舞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受到高职院校定位、专业舞蹈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导致民族舞蹈专业学生技能水平提升受限,对此加强此方面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民族舞蹈教学的价值
在高职舞蹈表演教学中引入民族舞蹈教学,一方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相比一些零散的动作类现代体育舞蹈来说,民族传统舞蹈教学更加系统、多样,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更利于学生舞蹈技能、表演能力的提升。最后学生学习民族舞蹈,更激发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思绪,为民族舞蹈的传承和文化弘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高职民族舞蹈教学问题
(一)课程较为零散。本科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引入的民族舞蹈教学,相对于高职院校民族舞蹈教学来说,要更加的系统、成熟和规范,无论是在师资、教材等方面都要优于高职院校。而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基础较差,对于民族舞蹈的学习也相对不感兴趣,加上缺乏专业的师资团队,导致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没有实现其系统化的教学;很多的高职院校将民族舞蹈学习设为选修课程,教材不固定、考核不严谨;甚至部分高职院校在其他舞蹈教学课程中,随便引入民族舞蹈课程,严重的抑制了课程学习目的的实现。
(二)重技能训练轻素质教育。舞蹈作为激发内心情感的产物,只有将情感与所学技能进行良好的结合,才能更好的诠释民族舞蹈语言、文化等,而情绪、肢体的有效结合也是舞蹈的核心,对此可见技能训练与情感培养同样重要。但是当前的高职民族舞蹈教学,存在严重重技能训练轻素质教育问题,很多的民族舞蹈,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由于情绪不到位,而不能很好的融入到表演中,给观众一种尴尬、表情与动作脱离的感受。像蒙古族的舞蹈,动作幅度较大,性格要显示出奔放,表情要热情;而藏族宗教舞蹈,动作要严谨,表情要庄重,尤其是对一些祭祀等类型的舞蹈表演。由此可见在舞蹈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舞蹈理论不够。当前大部分的高职民族舞蹈教学,都不重视舞蹈理论的教学,教师较为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舞蹈理论的教学要相对薄弱的多。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不具备扎实的舞蹈理论,不能灵活的将舞蹈理论导出和诠释,使得教学效果事倍功半。舞蹈理论作为舞蹈实践的总结,能够为学生舞蹈领域中观点、风格、舞蹈文化背景等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础,继而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等综合舞蹈素养和实践能力;前期舞蹈理论掌握不扎实,直接影响后期实践能力的提升。这也是高职民族舞蹈表演专业不能充分理解舞蹈动作、表情等的主要原因。
三、高职民族舞有效教学方式分析
(一)构建系统化的舞蹈课程。高职教育是为了向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型、应用型人才,高职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经过2-3年的舞蹈学习,要具备一定的表演、创作等能力,能够应对各个场合的舞蹈表演要求;民族舞蹈种类、技能丰富,适合于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同时也适合于学生情感的培养,但前提是要保证民族舞蹈教学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对此教师就要设置专业化、系统化的民族舞蹈学习课程,并配置一定的教学资源。
(二)加强民族文化与情感的培养。民族舞蹈是对于不同民族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传统文化的体现,由此可见民族舞蹈教学不仅仅是对于学生表演基本功的训练,更是民族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对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文化情感的传递以及动作要领教学的有效结合,从而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例如,教师在要求学生完成藏族关于宗教信仰的舞蹈表演时,可以让学生深入到民间进行调查采风,面对面感受人们在祭祀、膜拜时的动作、表情、过程等;学生也只有充分感受到当地的地域文化,具备一定的表演体验,才能更好地引起情感共鸣,继而将舞蹈动作要领与情感进行有效结合。
(三)借助经典作品主抓特色动作教学。我国民族舞蹈种类丰富、作品多样,但是高职舞蹈受到表演时间、课程设置等限制,教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教师可以以关键的蒙古族、维吾尔族等较为有影响力的舞种为主,作为民族舞蹈教学的重点,同时舞蹈教学作品,也应当是集代表性、训练性、实用性为一体。其中的舞蹈基本要领的难易程度也应当是符合学生生理、心理水平。最后主抓一些特色动作的教学,让学生每个动作要领都能够全面消化和掌握。例如,藏族的典型步伐为三步一撂,三步一踏等;蒙族的特定动作碎抖肩;维族舞的典型特性动作动脖、弹指头、翻腕子等;舞蹈动作以舞步、扛手、围手、横手、顶手等为主;傣族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为半蹲腿、双膝在弯曲中屈伸、动作等。
(四)注重舞蹈理论的教学。为了更好地贯彻当前素质教育教学观念,有效的落实情感培养等三个基本教学目标,教师就要合理地引入舞蹈理论,让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基本知识理论,为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可以特意安排几节理论讲述课,根据从浅到深、从局部到全面的理论知识讲解;其次教师也可以结合作品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注重考核等教学过程,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五)注重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对要表演的舞蹈有着充分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进行诠释,这就需要注重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继而提升学生的理解、研究、创作能力。对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用代表朝鲜族民间舞蹈艺术精华的《僧舞》、代表傣族民间舞蹈作品精华的《孔雀舞》等,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赏析,让学生解析精彩的片段、舞蹈重点难点等进行班级分享,继而让学生掌握舞蹈的总体风格。
(六)教学评价。为了更好地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动作要领与表情等,就离不开对于学生舞蹈动作表演的点评;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点评等方式,推选出班级今日表演之星,并采取物质奖励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学生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客观点评,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还可以让学生在客观点评中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继而起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同时也培养学生了学生团结互助、团队合作精神。而教师的积极评价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成功欲望,对此教师不能吝啬对学生的积极评价、鼓励、肯定和表扬,继而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高职舞蹈表演教学中的民族舞教学方式的分析,发现在高职舞蹈表演教学中引入民族舞教学,不仅仅是对于教学内容、情感培养途径等的丰富,更是对于学生表演能力的推动;同时学生自身作品赏析能力的提升、舞蹈理论的掌握,也充分地说明了民族舞蹈对于学生舞蹈表演的服务作用;作为中国公民,学习、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义务,而民族舞蹈语言,对于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是其他教学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对此高职院校积极引入并开展系统化的民族舞蹈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董乐.关于我国民族舞蹈教学优化策略的探索[J].北方音乐,2014(04).
[2]张晓丽.浅析新时期我国民族舞蹈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音乐,2014(08).
[3]吴萍萍.高校民族舞蹈教育的实现路径及意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
[4]李开沛.民族地区高校舞蹈类专业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