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洁,周 静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
茶文化+“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张 洁,周 静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
本文从茶文化人才培养背景入手,对“中国制造2025”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阐释了茶文化背景和“中国制造2025”高技能人才培养结构的融合机制,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茶文化;“中国制造2025”;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1.1 强化茶文化意识的人才培养影响框架
在人才培养项目建立过程中,要从根本上提升管控效果和管理力度,确保人才培养机制和茶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只有保证高品位的学术活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们对于茶文化的认知。在茶文化学术活动建立过程中,借助学术交流活动,能在提高茶文化宣传和教育指导效果的同时,实现整体茶文化意识的传递。
1.2 定期举办茶文化活动
在茶文化推广过程中,要保证实际发展流程贴合发展框架。在茶文化开展过程中,积极宣传场文化的传递路径,提高茶文化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从而保证茶文化传递路径的有效性。
1.3 兴建茶文化推广机制
在茶文化传递以及发展结构中,要针对社会环境以及学校环境进行集中的管控,确保学科之间能建构有效的研究机制,从而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要积极落实和管控不同的社会资源,以有效落实茶文化推广机制,真正实现茶文化的有效落实。
在落实“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有效的人才管理措施,确保人才培养机制贴合时代发展需求,真正提升社会人才结构建立和人才资源配置项目的优化运行。
2.1 要构建有效的理论结构。在实际管理结构建立过程中,要强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实际效果,建构完整且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集中升级学生的技能培养,并且在实际管理结构中,要积极落实知识结构、能力指标以及素质教育框架等,确保人才培养以质量和素质为基础。另外,在实际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中,要保证人才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在切合岗位需求的同时,能实现职业化发展。
2.2 要积极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战略性发展职责和目标。在人才培养项目运行过程中,要积极落实管控机制和管理手段,确保整体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之间能形成有效的平衡关系,从而真正优化人才培养项目的实际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知到自身的重要性和发展价值,教师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框架结构,进一步优化自身素质和综合水平。只有提高技能结构的有效性水平,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树立信息。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有效的互动关系,才能有效优化人才培养项目的实际价值和收效。教师要给予学生差异化教学,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机制,集中升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能力,确保学生不仅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也能将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2.3 要集中提优双师型教师团队。教师也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提高管控结构和管理层级的基本水平,学校要积极落实教师技能培训项目,为教师提供走进企业实习的机会,教师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建构完整的教学框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实践队理论知识的讲解进行有效升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师要在提升自身岗位能力的同时,完善自身的管控要求。学校则需要针对此建构有效的奖惩机制,结合考核标准制定教学岗位要求,真正发挥技能训练以及技能鉴定项目的教学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路径。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对企业的岗位要求进行仔细研究,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
2.4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社会需求,建构完整的人才管控机制,从根本上落实教师综合素质考核项目的实际价值,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要确保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有序进行。在教师考评制度运行过程中,要提高教师的认知能力,以保证教师能从心底建构良性的教学安排。学校也能针对教师的实际水平组织有效的教师比赛,争取在比赛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师和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
要想深度分析茶文化和“中国制造2025”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就要从大局出发,提高教学结构和教学实际价值,深度贯彻落实茶文化传递精神,从而保证茶文化和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之间建立有效的平衡。茶文化源远流长,发展背景也较为深远,如何建构有效的处理机制和管控措施,需要相关研究人员针对具体问题建构完整的控制措施,已提升整体管理层级的有效性,确保社会化教育模式切实可行。
3.1 在茶文化背景下依托融合平台实现素质升级
将茶文化和教育平台进行融合,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质,确保教学框架在实际发展进程中发挥应有的效果。教师只有坚定地落实茶文化和教师平台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升级素质教育,保证素质结构符合学校的实际要求。在课程建立过程中,要保持全方位以及具有特色化结构的校企合作模式,以保证整体管理框架和运行结构的时效性[2]。另外,要在实际教学过程开展时,提升服务型实效教学层级的优化,确保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充分融合茶文化的基本要旨,以传承文化精髓为根本,建构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提升课程设置的实际效果,也能一定程度上保证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有机融合。
3.2 在茶文化背景下强化教师队伍的综合建设
在茶文化背景下,要提高综合教学能力,就要针对具体问题建构具有实效性的管控机制,确保茶文化能得到有效落实和推广。在实际人才培养机制运行过程中,学校要从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升为目标,强化学校内部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力度,确保整体教师团队符合教育要求,从根本上优化整体教学模式的实际价值。学校在实际人才培养结构建立过程中,需要按照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有效定位,并且能借助茶文化传播路径,让师生集中了解茶文化的精髓,并能及时掌握市场结构中茶叶产品的发展动态。在教学结构建立和项目升级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落实有效的管控机制,确保能依托行业优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只有不断探索并适应茶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内涵,也要真正提高整体茶文化综合管理中教师的实际水平。要想提升茶文化的传播力度,就要以服务为宗旨,提升学生对市场的认知度。总之,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深度贯彻落实茶文化,发挥职业教育的特色化功能,带动教师在文化背景下实现自我提高。
3.3 在茶文化背景下建构校企联动措施
在实际教学和教育框架建立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落实有效的教学层级和教学指标,并且要充分融合茶文化的实际发展诉求。在实际教学结构建立过程中,要充分落实学校和企业联动机制、生产和教学有效的衔接机制、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高效融合机制以及教学标准规范等,只有提高教学结构的有效性,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得到优化,真正践行茶文化发展的宗旨和理念,升级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的综合质量[3]。
另外,在茶文化发展背景下,要积极落实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框架,着重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培训能力,强化实践能力和综合管控水平,真正落实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室教学的教学基础。只有保证教学结构和茶文化之间的联系,才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职业素质要求以及职业能力,在茶文化发展框架结构内,打造高水平人才服务。教师要积极融合茶文化的发展需求,建构更加完整的资源共享模式,确保茶文化发展和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之间能建立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只有保证专业建设项目符合市场需求,整体人才培养项目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总而言之,要想传承茶文化理念,就要建构更加完整的教育教学框架,并且深度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实现文化和人才管理的双赢,也从根本上提高整体人才培养项目的市场化水平,在茶文化背景下实现人才素质的综合提升。
[1]于志晶,刘海,岳金凤等.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5,15(21):10-24.
江苏省2016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特征及培养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SJB880062)
张 洁(1984-),女,江苏射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周 静,江苏淮安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高教所科员,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