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西安翻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陕西西安710105)
茶经中的禅宗思想以及翻译补偿研究
王薇
(西安翻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陕西西安710105)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茶典籍,其不但对采茶、煮茶、吃茶等活动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更蕴含着陆羽的禅学思想,其希望能够通过“茶”来回归本性,体味内心的平和宁静。在《茶经》翻译过程中,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蕴含在典籍内的禅学思想往往被忽略,造成“文化缺失”,基于此,本文从功能的角度,通过补偿手段在翻译中来再现《茶经》的思想内涵。
《茶经》;禅宗思想;翻译补偿
《茶经》是由我国著名的茶道学家陆羽经过多年的编撰完成的,是我国乃至世界最为完整的一部茶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陆羽生活的年代佛教盛行,陆羽也深受当时环境的影响。陆羽的著作《茶经》虽然是对茶学进行研究的典籍,但是陆羽通过对采茶、煮茶以及吃茶等细节的描写来表达隐藏在尘世妄念之中的平静本性,从而达到一种超乎常人的“茶禅一味”的境界。陆羽的《茶经》语言高度的凝练,并且将禅宗的思想深刻的融入到了茶经当中,如果按字面意思对《茶经》进行翻译则会大大降低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翻译人员只有深刻的了解《茶经》当中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才能够将作者的意境和思想表现出来,才能称得上对原文的译文重现。
日本的著名学者千宗室也是一名著名的茶学研究专家,它对陆羽的评价是极高的,在其《‘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一文当中对陆羽这样评价道:在陆羽的《茶经》当中能够从一碗茶当中能够感受到对自然根源的探索。在这里提到的自然根源则是指“茶禅一味”所要表达的尘世妄念之中的平静本性。
2.1 语言体现
在陆羽的茶学典籍《茶经》当中,作者的语言凝练,更多的使用意义词,对功能词和外在衔接形式较少使用,所以读者需要从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去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我国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提出了“形合”和“意合”的语言表达手段,其中“形合”是一种显性的语言表达手段,通过单词和连接词把语言要素组织起来,组合成短语或者篇章,而“意合”则是通过意思和逻辑词组织起来的语言表达形式。毛荣贵先生则是认为“形合”和“意合”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省略起连接作用的成分。在陆羽的《茶经》当中通过“意合”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意境韵味,语言简洁凝练。
例如:野者(为)上,(而)园者(为)次;阳崖阴林,紫者(为)上,(而)绿者次;笋者(为)上,(而)芽者(为)次;叶卷(为)上,叶舒(为)次。
例句所要表达的意思为:茶叶的品质主要看产地,野生的茶叶要比园中栽培的茶叶品质要优良;阴阳面所生长的茶叶品质要以紫颜色的茶叶品质高于绿颜色的;品质好的茶叶又肥又嫩,而品质差的茶叶细瘦如齿;品质好的茶叶边缘呈卷曲状,而品质不好的茶叶边缘呈展开状。从语言表达方式来看,在每个句子当中都省略了谓语动词“为”,并且也省略了表达转折以为的连接词“而”,只由几个简短表现意义的词语组成了一个语句。
2.2 思想体现
“陆羽所描述的茶,并不是大家都能够理解,只是少数人能够理解的天赋之物,陆羽的精神境界也恰恰在这里”。陆羽是一名从小就在禅宗熏陶之下的与众不同的孩子,从小就深受禅宗的熏陶,自然与寺庙当中的僧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陆羽的精神当中,深受禅宗思想的感染,从陆羽的《茶经》当中能够深刻的感受到陆羽的禅宗精神。
“空、静、寂是禅宗的最佳境界,在幽静的环境当中,用心去感受环境的自然,忘却尘世所带来的纷扰……这就是禅宗的最高境界。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之下,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一个无我的境界。”在陆羽的《茶经》当中通过对茶汤细致的描写,给人们一种绝美的画面,通过“菊英”“白雪”等独特的食物来表现自己内心当中对自由的向往。
著名的翻译专家尤金·奈达表示:翻译最初是将重点放在文字的表达方面,现在则是将翻译的重点放在了作者的思想以及所要表达的内涵方面。翻译人员进行翻译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再现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思想,这就要求在翻译中应重视文化元素的补偿,这样才能体现典籍的原意。
3.1 情感强化法
情感强化法是指通过使用感情色彩比较强烈的词语来修饰所要描述的事物,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陆羽所著的《茶经》读者如饮茶一般,对内容回味无穷,在字里行间都能够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独特信息,需要读者去细细体味才能够品味到。西方文明认为世界是能够完全被理解的,所以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以及严谨性是英语所具有的特点。在英语的表达当中都通过严谨的主谓宾结构来表现所要表达的信息。所以在进行《茶经》内容翻译过程中需要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通过英语单词的使用将作者的情感再现,从而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日本著名的茶学专家千宗室认为,在陆羽的《茶经》当中最为精彩的部分是在陆羽在对越州窑的瓷器表达赞美之情的时候,并没有单纯地从艺术价值角度来赞美,因为陆羽是一名茶学专家,他所关注的更是茶的效用价值。换句话来说,陆羽的思想境界已经超乎常人,他更关注的是事物的本性。这种思想境界正是禅宗当中所提倡的“无相为体”。在很多俗人眼中,邢瓷的艺术价值要远远高于越瓷,但是陆羽的精神境界岂是常人所能够企及,在他的眼中能够同茶汤相得益彰的瓷碗才能够真正称得上好的瓷器。Emerald(翡翠)和jade(美玉)两个意向十分强烈的词语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玉一般的瓷器当中荡漾着碧绿的茶汤,使人们感受到清澈无暇,给人们一种纯净的空间,心灵得到净化。翻译者还通过使用valuable(珍贵的)和invaluable(无价的)等词语来表现陆羽更加注重事物本质的纯净的思想境界。
3.2 静寂禅意化
翻译者在对原文进行翻译的过程当中,将原本静寂或者动态的景象当中所蕴含的静寂的状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使静态禅化。翻译的本质是通过最合适的词语来表现原文的含义,在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表达原文的意义,其次是语言。在陆羽所著的《茶经》当中,经常使用自然之物来进行比喻,比如在《茶经》的第三章中对茶叶好坏进行评判时,是这样描述的““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犎牛臆者,廉襜然……”通过使用自然之物来进行比喻,主要是来表现或者营造一种静谧的环境。在静谧的环境当中,人们会拭去内心的妄念,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译者通过何种方式来表现出来作者的含义需要经过一番斟酌。
沫饽是茶汤当中最为隽永的地方,沫饽喝起来比较苦但是回味无穷。在《茶经》当中,陆羽通过使用一组"青萍"浮云"等大自然当中的至真之物来描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禅意十足的品茶场景,在这幅场景当中仿佛时间永远的停止在了那一刻,环境安静清澈,枣花从水中破水而出,通过动态之景来衬托至静之境。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字表达,描述出了陆羽内省当中的渴望之情,通过对茶汤的细细品味,仿佛超脱于凡事,远离了世俗的喧嚣。翻译者通过将“漂漂然”译为drifting on,将“浮于”译为floating on等词语的翻译来升华作者内心的独白,营造出一种淡泊幽静的环境。drift和float两个词所表达的是漂浮和互动的含义,通过语境能够表达出作者无拘无束的心境。世间人们的内心已经被功名利禄所蒙蔽,通过两个词的使用表现出人们想摆脱内心的枷锁,获得自由重生的强烈意愿。
3.3 隐形连接显性化
我国著名的翻译专家刘宓庆将富于感性,重在意合以及语法隐含三方面的内容认为是翻译当中最重要的三点内容,但是,对于英语来说却并非如此。在进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将原文当中隐形连接化方式成为显性连接更能够符合读者的语言习惯,也更能够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形象地表现出来。在陆羽所著的《茶经》当中,较少地使用了逻辑连接手段,所以应当注意隐性连接的翻译。
在《茶经》的第五章当中,主要描述的内容是茶汤的烹煮。在陆羽的煮茶用水当中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标准,用水首先要选择的是山泉水,而山泉水当中当属沿着钟乳石或者石池当中慢慢滴下的山泉水当属最佳,如果是湍急的水长期饮用的话还会引起疾病的产生。在山泉水当中如果水流速过快或者过缓的山泉水都不适宜进行茶汤的烹煮,从这些内容当中可以看出,陆羽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我国中庸思想的崇敬。在翻译过程当中,翻译人员通过加入however和for...result in来表示转折以及因果关系,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独白,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在本文当中主要是参照奈达先生的“读者反映论”以及顾正阳先生的禅诗翻译论,以《茶经》为例简要的阐述了其中禅文化的翻译问题。由于陆羽所著的《茶经》语言的表达十分简练,所以需要译者对作者的内心意境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从最大程度上来表达作者所要表现的含义,并且尽可能的保留原作品的文化意蕴。
[1]董书婷.《茶经》中的禅宗思想以及翻译补偿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2]董书婷.论《茶经》中的禅宗思想及其英译再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44-46.
[3]丛玉珠.《茶经》中修辞手段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4]姜欣.古茶诗的跨语际符号转换与机辅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5]陈倩.《茶经》的跨文化传播及其影响[J].中国文化研究,2014(1): 133-139.
[6]欧阳勋.陆羽《茶经》在日本[J].农业考古,2009(5):226-227.
[7]寇丹.喝茶中的禅[J].农业考古,2005(2):219-230+260.
王薇(1985-),女,山西五台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笔译、翻译教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