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场土地经营权及茶农权益保护

2017-02-05 05:14:04廖钰
福建茶叶 2017年1期
关键词:茶场茶农经营权

廖钰

(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重庆408100)

茶场土地经营权及茶农权益保护

廖钰

(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重庆408100)

随着我国茶叶消费需求不断热化,当前为有效满足庞大的茶叶市场需求,各相关茶场都完善了相关经营思路,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清晰看到茶场土地经营权与所属权的分离,就造成了双方权益分配和取舍问题。因此,如何才能充分有效认识茶场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才能有效保护茶农自身的权益,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拟从茶场经营开发现状入手,结合其开发过程中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探索茶场土地经营权有效流转和茶农权益全面保护的相应模式及思路。

茶场;土地经营权;茶农;权益保护;机制构建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茶场发展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一环。可以说,如同企业经营一样,茶场经营的核心就是获取利润,这是决定茶场能否有效生存的关键要求。对茶场来说,想要获得经营利润就是其茶叶生产收入与投入成本之间的差值。随着互联网电商逐渐成为茶叶销售的重要渠道,如今市场对茶叶产品的要求日益提升,无论是产品的包装,还是产品的品质的要求都在不断提升。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小规模的茶场就很难在适应市场竞争需要,而且随着发展不断深化,很多茶场很难保持生存。因此,如何才能在充分利用茶叶市场优势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利用茶场土地,并且维护好茶农权益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 茶场经营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茶叶种植历史,因此在多个地区,尤其是茶叶产地,都形成了一系列以茶叶种植为主要经营内容的茶场。这些茶场往往呈现为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形态,其茶叶的产量也不大,主要依靠家庭来经营,而这些基本状况都是现阶段茶场经营发展的主要状况。从目前茶场经营开发情况看,其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1.1 茶场经营规模小,生产水平低下

从目前茶叶产地的茶场经营状况看,多数地区茶场实施的都是一家一户的家庭农场模式。其茶场的面积、茶树的品类和数量、茶叶的产量都不大,同时由于目前多数茶场的茶农都是依据自身经验来管理茶场,因此整个茶场经营往往表现出经营难度大,经营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正是由于茶场规模较小,因此很多茶树达到一定生长周期后,就面临产量下滑,品质下降等问题,长此以往,整个茶场发展成为“老茶场”。由于茶场经营规模较小,因此无论是茶叶的产量,还是与市场的匹配度都无法有效满足,而一旦市场竞争压力较大,那么茶场企业很难有效应对这一市场冲击力。

1.2 茶场生产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低下

随着茶叶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如今整个茶叶产业对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要求也进一步提升。但目前多数茶场经营规模都较小,其自身盈利能力不足,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多数茶叶企业的生产科学化都很难得到保障。当然这也与多数茶场的经营思维有很大关系,目前很多茶场所使用的经营思路仍然为经验管理,其在管理茶场时,缺乏对生产水平的有效提升。随着现阶段消费者对茶叶品质和生产安全要求不断增加,对茶叶生产标准化的要求日益增加,然而多数茶场由于自身经营仍然处于粗放式经营状态,很难对茶叶生产的标准化工作做到有效完善和丰富发展。

1.3 茶场经营缺乏充足资本,经营压力大

随着茶场经营日益现代化,现阶段,无论是茶场生产经营投入,还是具体运转,以及产品销售都需要大量充足的资本做支撑,但目前多数茶场在经营过程中,并没有相应的资本做支撑,无论是其融资渠道,还是其贷款来源,都很难得到有效保障。资金的匮乏,就使得茶场经营规模很难得到扩大,而其产品品质等问题自然也就难以得到有效确保。此外目前多数茶叶企业在成本管控和财务管理工作中,缺乏必要的水平和经验,这就使得茶场经营压力加大,影响其生存发展。

2 茶场开发中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茶场想要适应市场竞争需求,就需要有效扩大自身经营规模,通过茶场面积的扩大,调整茶树品种结构,应用全新的茶叶生产科技,推广茶叶生产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就能改变茶场的面貌。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借助土地流转这一形式,实现茶场开发实质提升。土地流转指的是农村土地通过各种形式将自身权利流转给其他农户或者使用者,因此从其实质上看,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的流动、转让。但目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为:

2.1 土地分配较为零碎,限制了茶场土地的具体流转

随着我国实施土地改革以来,基本上土地经营权都分配给了每家每户,而基本上实施的政策也是“三十年不动摇”的政策,这就使得很多家庭的茶场日益分散。此外茶场地区往往都是山地,因此其比较分散,所以很难实现规模化、大面积化经营。而整个土地形式过于分散,从某种程度上看,也加大了整个茶场土地流转工作的难度和土地整理的投资成本。

2.2 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整个流转过程存在较大纠纷隐患

目前在多数茶场流转土地过程中,往往由于整个机制不完善,存在一系列潜在隐患和纠纷。现阶段,整个土地流转工作多在茶农之间开展,而这些人普遍缺乏法律意识和规范理念。因此整个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随意性比较强,缺乏规范化操作流程。当双方达成了一定转让约定之后,有的只是以口头协议约定,并没有签订较为正式的书面合约。而部分即使签订书面合约的,也由于其规范性不够、权责义务不清晰,从而为后期合作隐患造成潜在问题。甚至在当前茶场土地流转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就是有些土地为多次流转,其存在土地使用者与经营权所有者之间缺乏必要联系、沟通。更有甚者,在获取土地后,自己私自改变土地性质和主要用途,从而造成纠纷。

2.3 土地流转过程存在诸多限制因素,制约流转活动有机开展

目前我国实施的土地制度为集体所有制,因此茶场的茶农实际上只有土地的经营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而土地所有权的最终所属在集体。所以现阶段很多土地在流转过程中,需要有集体来协调,这从某种程度上看,不仅制约了土地流转的效率,同时一旦承包者与集体存在一定矛盾时,整个土地流转过程就受到极大制约和影响。此外,很多茶场在流转过程中,还存在部分相连茶场,由于中间茶园因素影响,整个土地流转也并不顺利。可以说,正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和制约,使得目前多数茶场的土地不能高效、全面流动,从而限制了茶场土地价值的最大限度利用。

3 茶场土地有效流转和茶农权益全面保护的模式及思路分析

从我国茶叶产业发展建设状况来看,其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不足。首先是茶农为家庭生产模式,其生产的规模较小,同时其很难有效应对茶叶市场的冲击和竞争。此外,其在茶叶产品质量维护、品质监控方面的不足随着茶叶市场发展不断成熟,日益突出。而在这一背景下,各相关茶场纷纷联合起来,通过全面合作,最终实现了“组团出海”这一目的。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面积庞大的茶园,在现代农业发展的今天,既成为茶叶产业开发的资源优势,同时也成为其存在的突出问题。而茶场、茶农、茶叶产业也是三农问题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如果能妥善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是合理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要求。

一方面是庞大的消费需求与日益理性的茶叶市场,这为茶场土地流转有机开展提供了前提和保障,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缺乏全面完善的保障价值,加上一系列制约因素的存在,使得很多茶场土地流转工作未能达到理想的目标,而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维护茶农权益,但我们并未能给与其充分、有效的保障。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环境中,我们必须充分结合市场特点和时代要求,探索完善土地流转的具体思路,同时积极探索全面保护茶农权益的实际要求。

首先,打破束缚茶场土地流转的各种限制因素,营造积极、完善的土地流转氛围。进一步明确土地流转的具体内涵,将更多权益给与茶农,从根本上确保整个土地流转过程的有机实施。其次,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政府相关机构,要加强具体指导,通过完善法律合约指导,加强政策理念引导、重视流转监管秩序有效实施,从而确保整个茶场土地流转过程的有效实施。而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充分保障茶场的利益,同时又要有效维护茶农自身的权益。再者,针对多数茶场缺乏必要的运行资本,政府要协调相关金融机构,探索适合茶场的借贷模式,有效提升茶场的经营实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很多茶场在规模扩大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劳动力相对缺失的问题,因此茶场要逐渐探索多种经营模式和思路。通过鼓励部分茶农用“土地等多种资本入股”或“入股加合作”的模式,参与茶园种植、管理和利润分红。进而使得原茶园流转户的茶农受聘成为茶场固定工人,这不但有效补充茶场的经营实力,同时也实现了对茶农自身权益的最大程度保护。最后,还要注重对茶场经营水平的有效提升,从茶叶种植、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入手,结合标准化生产,从而有效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4 结语

随着市场化发展不断成熟,如今茶场在生产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如何降低茶场运营成本,提升茶场所产茶叶与市场的匹配度,提升其经济效益就成为茶场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对多数茶场来说,目前正处于发展转型、战略升级的新时期。随着消费市场日趋理性,加上互联网电商时代对茶叶产品品牌和品质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很多茶场想要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采取组团发展的经营思路,通过整合资源,发挥合力,从而有效提升应对市场的能力。但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完善对茶场土地经营权的具体探索,同时还要有效维护茶农的权益。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茶场的经营能力,维护好茶农的基本权益。

[1]李建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研究[J].经济导报,2014(17): 17-22.

[2]张伟.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限制因素及对策[J].农村经济,2015(3): 21-24.

[3]翁士涛.论茶场土地流转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茶叶,2015 (9):87-92.

[4]吴文理.农村土地流转在现实实践中的法律问题及思考[J].法制经济,2015(15):55-60.

[5]郭志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商业经济,2016(5):77-85.

廖钰(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

猜你喜欢
茶场茶农经营权
为茶农送上“及时油”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福建茶叶(2020年7期)2020-12-22 13:25:31
茶场劳动用人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福建茶叶(2018年4期)2018-01-19 18:01:04
快乐的小茶农
因为一个镇 爱上一座城 古茶场文化小镇的一缕风情
中华建设(2017年3期)2017-06-08 05:49:29
基于茶农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福建茶叶(2017年12期)2017-02-04 01:31:07
论茶场劳动合同管理及法律防范
福建茶叶(2017年6期)2017-02-03 23:21:07
土地经营权入股您怎么看?
新农业(2016年20期)2016-08-16 11:56:22
伊马茶场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
河北遥感(2015年2期)2015-07-18 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