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
摘 要:高中语文阅读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分值较大。根据近年来考生答题情况分析,其解题方法不够科学、思路较为单一是导致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在缺乏教师系统讲解解题方法的前提下,学生的解题策略必将是混乱无序的,所以旨在针对高考中语文阅读的特点,简要分析一些解题技巧。
关键词:高考;语文阅读;解题;技巧
高考中阅读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比以往高考阅读题,近年来题目难度呈下调的趋势,鲜有怪题、偏题出现。但是许多高中生对于阅读题目的解题方法还是没有系统的掌握,大多只知道一些零散的技巧。这就需要教师系统地总结与概括相关解题思路,为学生更高效答题提供基础,有效提高得分率。除此之外,有效的阅读技巧也是增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与精神水平的必要条件。
一、答题需条理清晰
阅读答题需要清晰条理。一方面阅读题目大多是陈述性的主观题,是需要学生发挥主观意识进行语言组织的题型;另一方面阅读题解题大多是分层分点从各个方面阐述问题的,需要全面解答才能得分。
许多学生在答阅读题的时候,得分偏低,但是教师在讲解阅读题答案的时候,学生会发现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中所说到的是一个意思。这就是条理不清晰所致,所用表达方式并没有按照合理的顺序,答案密密麻麻,给评卷老师造成阅卷困难。
阅读答题需整合要点条目,抓住阅读中的关键词,关键词也应尽量从阅读的文本中寻找。目前学生在答阅读题的时候有一个通病,就是语言比较啰嗦,喜欢猜测答案而写出各种可能与之相关的答案,这就导致学生阅读题的答案都是密密麻麻的,各种观点汇聚。这样的答案大多不是老师想看到的,所以,教师往往在面对众多考卷时,没有太多的精力把这些没有条理的答案仔细看完并比对标准答案给分,无法避免会有疏漏,在本来就已经有较强主观性的阅读题上,答案的对错往往也只在评卷老师的一念之间。
所以关于答题条理性方面,笔者建议还是分条、分段、分层次,如在写论文提纲时,有序且合理的排列观点,一方面节省答题时间,使排版干净;另一方面使条理清晰,减少阅卷疲劳。这是阅读解题的基础,也是得高分的前提条件。
1.阅读答题步骤
答题步骤是解题基本思路的反映,合理的阅读步骤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
2.粗读原文,疏通文脉
在考试时,特别是高考阶段,学生在解答阅读题时,因自身心理因素与外在压力等条件影响,会有一些紧张。这种紧张带到答题过程中时,多表现为一目十行,等过渡到落笔答题阶段,其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张冠李戴,答不到问题要点上。
教师在关于阅读题如何阅读方面,应该指导学生尽量平静地阅读,在较为轻松的心理因素下阅读有助于更清晰地梳理文章脉络,把握作品情感。议论文阅读答题应该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关注每一段、每一层次的中心句或中心语,理清议论文论证结构,是总分总结构还是递进结构或者是并列结构;关于抒情性的散文或杂文这类文体,仔细观察文章中有无表明主旨的主旨句,或者前后照应、互相呼应的句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蕴含的情感;而说明文则主要需要学生在文段中找到所说明对象的特点、特征,分别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在明确以上条件之后,总结说明物的特点。这些阅读的步骤看起来虽然和解答阅读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有效提高学生解题思路的清晰性以及回答问题时的表述方式是否有条理。在保证上述阅读步骤完整进行之后,学生的答题结果往往更加全面和具体,不至于因遗漏某一两点而扣分。
针对阅读理解采点打分的原则,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先总体浏览,然后分段阅读、分段总结。确定每一层次所述内容之后,提炼出一个连接一个的中心语句,最后体悟作者情感,从而为答题增加科学性。
二、理清题干,找准角度
阅读题目的基础是充分阅读,而阅读题目的关键在于解题。学生在充分阅读之后,需要厘清文章题干,找准解题的角度才能更好得分。
每一个阅读题目,在出题者心中都是有答案的。这就是出题者所希望学生思考的方向,方向的确定是在充分阅读理解之后才能得出。虽说一万个读者有一万个哈姆莱特,每一个人的理解都可能是不同的,但是毕竟“文以载道”,所有的理解都是无法脱离作品本质的。关于理清题干与找准解题角度,这就涉及阅读题目时,对已阅读文论的理解程度。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需要思考。思考是与阅读同时进行的,在阅读到有疑问的部分,注意联系上下文以及各部分中心句,带着思考阅读,更有助于学生找准解题角度。
三、筛选信息
阅读的文本大多字数较多,即使是选取某一文段,依然是信息量比较大的文本,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筛选信息。特别在说明文阅读这类文体中,为原文列出简单的提纲,理清各个层次,然后用一句话总结该层次。这样将大大提高阅读效率,去除无效信息。有助于答题切中要点,而不至于因字数过多而显得混乱。
关于高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一方面在于阅读方面的技巧,一方面在于答题过程中思考的技巧。教师要不断挖掘新思路,耐心讲解。
参考文献:
范锦荣.高中新课程阅读延伸题探究[J].语文建设,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