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背景下古典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2017-02-04 02:59夏丛丛
中文信息 2016年9期
关键词:传承弘扬互联网+

夏丛丛

摘 要: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沉淀几千年的古典优秀文化底蕴悠长,回味无穷,不仅为世界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对今天的青年人极具教育意义。网络时代,大力推动中国古典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中国古典文化拥有了崭新的传播方式,获得了迅速传播的新机遇,同时,却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旨在讨论互联网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中国古典优秀文化的对策。

关键词:古典优秀文化 互联网+ 传承 弘扬 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9-0397-02

中国古典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充满独特的魅力和韵味。随着中华民族的不断迁徙和融合,古典文化得以不断积累和沉淀,随着世界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中国古典文化更是得以跨越国界传播和发扬,成为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的独特风景线。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不可否认,其为世界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样,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联合国“创意经济顾问”,文化部国家文化改革发展基地主任范周所言“优秀传统文化也要适应今天新的传媒手段,再不适应就会落伍。”当下已是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互联网理念带来了强烈的文化冲突和融合,这是一个新的战场。互联网的理念,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我们颠覆传统的思维,中国古典优秀文化精神怎样在互联网的现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形式,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古典优秀文化,正是需要我们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传承古典优秀文化,成为互联网的历史使命

互联网的诞生,真正意义上突破了时空、地域和媒体的界限,使得各类信息能够以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形式,全天候无限次在全球各地迅速、海量传播并进行互动式地交流,网络的这种传播特点造成的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过去,学习古典文化只能依托于线下教学和书籍阅读。但是在今天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学习古典文化就能够借助各种互联网平台,而非仅仅只是局限于传统的线下方式。尤其,现代社会的大部分用户把时间都放在了电脑和手机上,电脑族、手机族随处可见,那么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来传承和弘扬中国古典优秀文化就成为了我们的历史使命。一方面,互联网背景下的古典文化的传播现状使然,另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人类文化传播的必然性使然。

1.互联网大背景下的古典文化传播现状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沉迷于网络。尤其是网络信息的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的冲突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网络环境中,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是中华文化的传播面临着的挑战。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已经迅速渗透到了中国的各个领域。一个最为明显的现象是:中国的学生从小就开始疯狂学习英语,可是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诸如孔孟老庄之学却成为了收藏在图书馆中被尘封的故纸堆了,从古到今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国古典文化逐渐开始出现了断层。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网络信息环境的开放性,虽然使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得以在网上充分融汇,但西方国家凭借其在网络技术和基础设施上的绝对优势,疯狂倾销自己的文化,这就使西方文化的霸权性日益彰显;二是当前的国际通用语言是英语,其在互联网文化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使得英语国家在网络上占有信息量的绝对优势,而非英语国家的文化却开始被大量淹没,逐渐沦为网络时代的边缘文化。

在中国,由于西方以及日韩文化以及各种流行元素的的大量入侵和迅速蔓延,严重挤压了国内古典文化的生存空间。这对占据网民绝大多数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更加容易受到冲击,他们在网络上整日接触的这些国外所谓新潮论调和时尚元素,往往与讲求修身静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形成冲突,从而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倾斜。

总之,中华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还面临着重重困难,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因此,在此背景下,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网络传播现状,积极探索出一条中华文化的网络传播之路,对古典优秀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我们当仁不让的历史使命。

2.互联网时代人类文化传播的必然性

新世纪新时代,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化进程,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方面,这是中华文化发展创新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这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第三个方面,这更是互联网时代人类文化传播的必然性要求。

文化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传播方式,而不同的传播方式又会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在口语传播时代,代际之间的文化传承虽然成为可能,但是却受到时空的极大限制;在文字传播时代和印刷传播时代,大规模复制和生产文字信息的技术使文化传承得以突破时空之限,变得轻松。而进入现代社会,电脑的发明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文化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网络信息化时代,电子传播技术、卫星通讯技术以及卫星广播、卫星电视的发展和普及,彻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为文化传播开辟了一条便捷、高效的虚拟通道,使文化的全球化传播变得轻而易举。

人类文化必然要传播,这必须依赖于当时社会的传播方式。无可置疑,网络传播已成为文化传播在当今社会的主要形态,因此,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文化传承的必然性使研究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互联网+背景下古典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对策

现如今,我国已进入互联网传播时代,从网络媒体的兴起,到自媒体的发达,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日益显要。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大浪淘沙始见金”的积淀过程,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更是一个沉淀底蕴、雅韵日秾的发展过程,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热闹浮躁的互联网世界,我们如何薪火相传?如何将这蕴含了宁静与深思、讲求静心修学的古典文化不断弘扬? 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古典优秀文化的网络传播应与互联网企业亲密合作

很显然, 我国古典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首先离不开与互联网企业的亲密接触。互联网的性质十分特殊:其一,互联网是商业盈利的工具,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产业,具有商业功能;其二,网络是传播工具,和所有的新闻媒体一样,它负有引导社会舆论、文化发展的责任,具有传播功能。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网络的传播功能与它的商业功能同样重要。互联网的这种特殊性质,使得当今社会的互联网+产业异军突起,正如火如荼地得以发展壮大。而我们要传承和弘扬古典文化势必要依赖于目前的这种有效、便捷的网络途径,或者说,古典优秀文化的传播势必要借互联网企业“风起云涌”之势,与其密切合作。当然,这种合作要特别注意解决好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性和古典文化的非商业性之间的矛盾,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共赢。在具体推介文化时,不能千品一面、孤芳自赏,必须充分考虑受众千差万别的欣赏心理、文化背景、接受形式,贴近他们的需求和欣赏习惯,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者与下里巴人、通俗流行者巧妙融合。同时,也要考虑互联网企业的利益追求,推陈出新,丰富产业类型,不断推出更多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优秀古典文化产品,增进网民对古典优秀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并为之传承和弘扬。

2.古典优秀文化的网络传播应坚持“内容+趣味”原则

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是没有中心可言的,这就意味着网络为各种信息及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相对民主的平台,它使每种文化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又都不可能成为绝对的声音。同时,互联网没有中心也意味着文化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难以形成优势权威,那么,我们必须思考这样的问题:面对扑面而来的繁杂信息,文化靠什么提高在互联网中的竞争力呢?面对气势汹汹的互联网+产业群,文化如何异军突起成为行业的佼佼者?那就是要坚持“内容+趣味”的原则。

我们一提到“文化”两个字,总会让人感到严肃、沉重,文化传播如果只强调内容便难免失于呆板、枯燥,只强调趣味又难免流于肤浅、庸俗,何以调和二者的矛盾?势必应在文化载体上下功夫。首先要深入挖掘,其实文化的载体总是丰富多彩的,关键在于如何挖掘,挖掘出好的内容就是古典优秀文化与其他网络文化竞争的有效砝码;再者,要巧选载体形式,讲求文化传播传播内容的蕴涵美和形式的艺术美,坚持“内容+趣味”的原则,在商业背景下,实现对主流思想的引导功能,对古典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在喧嚣、流俗的互联网世界中奏响一曲宁静、优美的梵歌,在熙熙攘攘的众多互联网产业中打造一个独具魅力特色的文化品牌。

3.古典优秀文化网络传播形式多样化与文化创新

古典优秀文化的承载形式非常丰富,文学、艺术、饮食、风俗、建筑、器具、书籍、礼仪、历史典故等都可以是古典文化的载体,在网络媒体里,古典文化的传播形式也应该与之相辅相成,实现多样化。这与互联网的特性也是一致的,同样,互联网受众的多样性也是古典文化传播形式多样化的决定性因素。古典文化的传播不论是选择线上还是线下,最终的目的是传达给受众,并让其接受、欣赏乃至弘扬,因此,受众的接受度便自然成为古典文化传播中首要考虑的要素。在当前社会,古典优秀文化已是没落,许多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优秀部分甚至无人通晓、问津乃至传承断层,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在传播古典优秀文化时,首先考虑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时尚化和现代化。唯有如此,古典文化才能得以传承和弘扬。

传承和弘扬古典优秀文化,也要注重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动力,而文化的发展尤其如此,推动古典优秀文化不断传承,就要坚持推进文化创新。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可谓丰厚的文化资源,但是,文化资源的优势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文化竞争的优势。古典文化的竞争力,既是建立在丰厚的文化底蕴之上,更是在于结合时代的要求,深入挖掘古典文化的丰富资源和深刻内涵,弃其糟粕,留其精华,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创新,推出更多富有民族特色和时代色彩的文化产品,打造魅力文化品牌。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时代,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传承和弘扬古典优秀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我们既要寻求商业平台的支持,又要坚持文化的独立性;既要挖掘深意,又要不断创新。只有处理好这些充满矛盾而又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互联网+产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古典优秀文化传承和弘扬的步伐才会更加稳健,更加昂扬。

猜你喜欢
传承弘扬互联网+
弘扬爱国精神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弘扬雷锋精神 坚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