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国自古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作为养老方式的一种,如何使老人适应养老机构的生活,值得学者深思。本文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采用个案工作方法,发现A养老机构的案主在养老机构生活过程中的不适应,通过对实务过程及效果的评估,表明个案工作在促进老年人适应养老机构生活方面有显著成效,并且能够使老人在养老机构生活的更有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养老机构 老年人 生活适应 社工介入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9-0374-01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48亿,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30%。根据2010年中国青年报社一项调查发现,74.1%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老人力不从心;74.1%表示要承担多位老人的养老负担。因此,养老机构成为一部分老年人的必然选择。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年人适应新的环境会遇到哪些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什么?社会工作是否可以帮助老人适应新的环境以及如何帮助老年人适应新的环境?
二、案主不适应A养老机构的问题及原因
1.案主及A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案主,75岁,祖籍上海,丧偶。2008年10月外出游玩儿返回家后,突感全身无力,心慌胸闷,家属送往医院,经医生的诊断为脑梗塞和高血压,随后一直在家静养恢复身体,2015年5月入住A养老机构。
A养老机构曾经是某军工厂的下属职工医院,后经过改革,现已成为一个单独性的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的民办非营利性的社会福利机构。A机构目前接收的老人50%属于失能、半失能老人,20%患有不同程度的痴呆症老人,30%老人属于正常老人。对于每位入住该机构的老人,A机构都会与每位老人的家属签订一份合同,除合同外,院方还会与家属签署一份老人外出合同。
2.案主不适应A养老机构生活的问题表现
2.1生理方面。在A机构生活的2个多月当中,案主由于脑梗塞后遗症,右胳膊无力,不能灵活自如,走路缓慢,基本生活能够自理。案主的睡眠质量较差,精神状态欠佳,案主的食欲较差,案主不参与机构组织的康复训练,每天坐在机构的门口发呆。
2.2心理方面。案主从原来独立居住的封闭空间搬迁到开放的集体环境,原有的生活习惯、角色需要转变,对自己的生活控制权减少,因此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出现沉默不语,情绪低落,爱发脾气。
3.案主不适应A养老机构生活的原因
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案主认为养儿防老,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是由于儿女的不孝造成的。A机构是一个医养融合的养老机构,硬件设施比较齐全,但设施整体的利用性较差,现有资源未能够充分利用,又因为该养老机构属于开放式的环境,因此不允许老人私自外出。案主对入住养老机构没有充分的准备,入住养老机构属于被迫行为,案主只知道入住养老机构的负面因素,没有全方面考虑养老机构。
三、社工专业介入实务过程
通过对案主的相关资料分析发现,导致案主出现此问题是由案主自身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造成的,由于案主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因此需要采用个案工作方法,对案主开展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帮助案主依靠自身能力逐步适应A机构的生活,使其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
1.制定服务计划
本文通过五次访谈以及三次集体活动,帮助案主解决问题,适应A机构的生活。
2.个案工作介入
2.1第一阶段,与案主建立关系,帮助案主达到生理适应,提供心理支持。
2.2第二阶段,协助案主达到心理适应,扩大人际交往范围。
2.3第三阶段,协助案主巩固已有的人际关系,达到人际关系适应。
2.4第四阶段,巩固案主在社工介入后的表现,在生理、心理、人际关系方面实现全面的适应。
3.服务效果的评估
结果评估:对案主最后一次面谈的两个星期之后,社工针对案主在A养老机构生活适应的改善情况进行了结果评估,案主的家人肯定了案主在笔者介入这段时间的变化,家人认为,案主与他们的关系回到了从前,案主在机构有了很多知心朋友。
四、问题的结论与反思
研究表明,案主出现不适应状况主要与案主的自身因素、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传统观念的影响因素有关。社工的介入使案主从最初的对养老机构的错误认知,不适应养老机构的生活到现在完全适应养老机构,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信心。解决案主的问题不仅聚焦于案主本身,而且着眼于案主周边的子系统。
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出现生活不适应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由此决定如何使老年人达到入住养老机构生活适应应该从多种因素考虑。首先,加强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其次,政府方面加大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积极发展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红旗大参考编写组编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大参考。[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0]最后,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对老年人适应养老机构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家人促使老人对工作人员要有充分的信任,有利于老人适应养老机构。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98):99.
[2]韩妹.调查显示超7成青年认为照顾了父母力不从心[J].中国青年报,2010(08):14-15
作者简介:曲道政(1996—),男,汉,山东烟台人,工作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历:吉林大学 自考本科,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