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倩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茶曲唱腔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方倩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符号,“茶曲唱腔”这种艺术形式对我们的音乐教学具有生动的借鉴价值。本文首先对传统茶文化视角下我国茶曲唱腔的特殊性表现进行简要阐述,并就当前我国音乐教学变革发展的主要取向展开具体分析,接着据此对茶曲唱腔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推动国内音乐教学的开展。传统茶文化视角下我国茶曲唱腔的特殊性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唱腔审美形态的乡土性和即兴性;唱腔多以花腔、平词为主;唱腔的小调旋律性。当前我国音乐教学变革发展的主要取向在于音乐教学的生活化取向;音乐教学的价值观教育取向;音乐教学的传统化取向。茶曲唱腔在音乐教学中的几个应用策略主要包括:基于茶曲唱腔的音乐价值观教育策略;基于茶曲唱腔的生活化教育策略;基于茶曲唱腔的音乐艺术作品融合创新策略。
茶曲唱腔;音乐教学;茶文化;音乐
“茶为国饮”。我国茶文化是世界上内容体系最为健全、茶文化艺术形式最为丰富的茶文化。在几千年的茶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我国茶文化不仅仅在“生活世界”得到了人们的继承,还在“艺术世界”当中绽出了美丽的花朵,产生了诸如采茶歌、采茶曲、采茶戏、茶道表演、茶文化系列音乐等相关的衍生艺术形式。用“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视角来看,在我国传统的茶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例如,“茶曲唱腔”这种艺术形式就对我们的音乐教学具有生动的借鉴价值,它身上带有的“以乐教和”导向的音乐教育价值观、音乐形态、表演艺术特征等对于现代性流传下、抹杀民族艺术特色的教学现状具有重要的矫正作用。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来看,将一个共同体传承下来的那种传统艺术立场融入到最新的时代命题当中去,既是一种审美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过程,也是对于音乐艺术实践者的一种必然要求。西方美学中的审美现代性充满了对传统的反叛,其背后遵循的“主客体二元论”是导致这种结局的终极原因。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主客体统一论”和“天人合一”这种音乐哲学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现代性提供了一种区别于西方的发展路径。
因循着儒家思想倡导的“天人合一”、道家思想的“道法自然”之类的终极价值理念,我国茶文化本身提倡人的自我修行,提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内心的和谐宁静。因此,当人们在茶文化实践中创造出茶艺术、茶音乐之后也实际上是在通过这些艺术形式来实现这种终极价值理念。茶曲,泛指与茶文化有关的任何民族音乐作品,其唱腔因循着一定的特殊规律和模式:
2.1 唱腔审美形态的乡土性和即兴性
茶文化音乐艺术的整体基调是民间音乐,它所代表的是劳动者阶级在长期的采茶、制茶、品茶等实践中形成的特殊审美立场,也区别于士大夫艺术、宫廷艺术或者特定的艺术形式的唱腔。在审美形态上,由于茶曲主要是源于茶文化生活世界,因此,作为一种反映生活实践的艺术形式,代表着民间劳动者的乡土气息;同时由于茶曲本身融合了地方戏曲(如黄梅戏等)、民歌等地域性的文化,创作者大多是在劳作中即兴发挥产生的,带有一种“集体加工”的特点,正是这种即兴发挥的特点导致我国茶曲的唱腔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流变、不断变异、不断发展的艺术表达形式。
2.2 唱腔多以花腔、平词为主
在我国传统的音乐艺术范畴中,“唱腔”主要指的是与有关的戏曲表达有关的腔调。从我国几大著名的“唱腔”源流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京剧唱腔”、“黄梅戏唱腔”、“秦腔唱腔”等类型。茶曲本身的产生就是融合了上述三种唱腔的产物,具体来说就是以花腔和平词为主。所谓的“花腔”也被称为“花腔小戏”,音调涵盖了宫、商、角、徵、羽五大类,但是以“征调式”最为常见,羽、宫次之,商、角再次。“平词”则指的是一种抒情式的、相对柔和平缓式的唱腔,是一种叙事方式。
2.3 唱腔的小调旋律性
我国茶曲的唱腔表达多采用“小调”这种民歌惯于使用的歌唱形式,所谓的“小调”也被称为“小曲”、“丝弦小唱”等,其特点主要包括节奏规整,节奏型丰富多变、衬词的多样性等,多借助于山歌、民歌等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江西赣南地区的采茶曲将广泛地运用了小调和大调相结合的方式,将平和的节奏用一种方言表达出来,更人一种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代表着生活在茶文化中的劳作者特殊的审美情趣。
音乐归根到底是一种艺术形式,代表着人的审美享受和情感体验,是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范畴。音乐教学近些年来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取向,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3.1 音乐教学的生活化取向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音乐艺术也是如此。因此,从生活世界中寻找相关的教学资源、教学理念等是一种重要的变革取向,它所取代的是那种课堂教育模式下的形式化教育、理论化教育、灌输式教育等。用一种教育系统论的视角来看,音乐教学的生活化取向主要包括音乐教学材料的生活化取材、教学过程的生活化嵌入、教学评价的生活化拓展等方面。总起来看,音乐教育的生活化主要是向那种应试教育、课堂教育、理论教育、过于强调西方式的音乐艺术教育等宣战,旨在通过向我国传统文化、现实生活、当前实际等寻找音乐教学的最新灵感,由于这些教学资源集中体现了我国时代性、阶段性发展的面貌,因此更加有利于调动起年轻学生的音乐学习使命感和效能感。
3.2 音乐教学的价值观教育取向
音乐教育价值观指的是隐藏在教育者内心深处的一种用于指导其开展音乐教育的价值理念体系,这些理念价值是评判和指导、规范音乐教学实践的主要基准规范,代表着教育什么样的学生、如何教育学生、如何创新音乐教育、如何开展音乐教学等根本的方向性问题。当前,在我国素质教育、全面育人教育改革深入的背景下,作为教育基础环节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创新成为教育界一个重要的关注领域,形成了诸如“努力传承中华文化,借鉴国外音乐文化”、“坚持以审美为核心,旨在塑造美好心灵”、“面向全体学生施教,关注个性鼓励创新”、“倡导综合评价机制,培养全面发展新人”这样的共识性主张。
3.3 音乐教学的传统化取向
我国作为世界上文明延续、未曾断绝的少数国家之一,在音乐艺术的传承上也有自己的特殊个性和特色。茶文化音乐作为我国传统的音乐艺术的一种代表,多年以来一直借助于人们的茶道实践、茶文化实践在“集体创作”中进行着代际传承。对于音乐教学来讲,积极地从传统的文化基因中寻找借鉴的灵感和素材,是节约教学资源、节约创新成本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这方面,比如我们看到音乐教学主题思想的民族化、艺术风格的民族化等都是这种取向的具体表现形式。
茶曲唱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属于一种带有民歌属性、戏曲属性、小调属性的艺术形式,集艺术性和民俗性于一体,在当前民族音乐现代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音乐教学的创新中,茶曲的唱腔之引入可以采取这样几个策略:
4.1 基于茶曲唱腔的音乐价值观教育策略
对于音乐教学的“价值观”部分来讲,求知和审美是其两项基本的职能,是引导学生开展艺术境界实践、音乐艺术方向把握的基础环节。茶曲唱腔无论是原生态的传统音乐元素还是其背后隐藏的审美立场、音乐价值观等,对于当前的音乐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们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开展茶曲唱腔方面的专题探索,让学生们借助于茶曲唱腔磨练自己对于传统艺术的亲近感;也可以开设相关的茶文化音乐方面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围绕着“基础音乐”、“音乐哲学”、“审美立场”等开展深度的哲思,拓展其艺术境界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确立起茶曲唱腔在“陶冶性情”、“寓教于乐”、“助人伦,成教化”、陶冶情操等方面的作用。
4.2 基于茶曲唱腔的生活化教育策略
作为一种生活化的艺术,茶曲唱腔本身就是一种依赖于生活实践的艺术,它深刻地扎根于茶文化实践当中。当音乐教育的“生活化趋势”成为触动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催化剂的时候,我们不妨倡导教师们带领学生充分借助于各种生活化的教育场景、教育资源,比如说茶曲论坛、茶文化论坛、茶腔研习班等生活化场景,开展基于生活世界的音乐教育,让学生真正在茶文化背景、茶文化场景中学习传统艺术的精华。
4.3 基于茶曲唱腔的音乐艺术作品融合创新策略
音乐教学本身并不仅仅包括对音乐知识的传授和技艺的习练,还体现在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创新上。茶腔本身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代表着传统社会的音乐艺术风格,但是在当前这样一个快节奏、城市化、工业化、数字化的消费社会,这种带有慢生活节奏性质的艺术形式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对此,可以尝试基于茶曲唱腔的艺术融合创新策略,例如可以在流行音乐的专题教学中融入传统的茶曲唱腔,用这种带有传统元素的艺术形式感染当代年轻人。活跃在当前舞台上的凤凰传奇组合、玖月奇迹组合、女子十二乐坊组合等都是在这方面开展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融合的重要践行者。
[1]赖俊才.桂南客家采茶唱腔浅析及其在戏剧中的应用[J].艺术探索,2007(6):12-13.
[2]曾竹娥.浅议音乐教学的生活化取向——以赣南采茶戏教学为例[J].群文天地,2012(11):203.
[3]邰乐.论我国民族音乐创作的时代性和创新性[J].大舞台,2009(10):126.
[4]郑颜文,杨仲华.不可或缺的“价值观”理念—音乐教师教育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研究[J].中国音乐(季刊),2007(4):139-141.
[5]黄小惠.求知与美育:同根共生的藤——关于音乐教育价值的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9(3):136.
方倩(1980-),女,天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