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臣,耿潇潇
(1.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116;2.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工程与商学院,河北邯郸056038;
3.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邯郸056038)
基于茶叶绿色供应链下构建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
王英臣1,2,耿潇潇*,3
(1.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116;2.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工程与商学院,河北邯郸056038;
3.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邯郸056038)
随着养生意识及环保意识的逐步培养,人们对产品的绿色、天然与原生态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人们更是对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关注。由于我国茶叶多产于交通不便、略为偏僻的山区,因此对茶叶产品的物流管理造成了较大的困扰。本文主要以茶叶为例,研究了茶叶在长途物流运输期间质量安全问题,以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理论为指导,分析了茶叶绿色供应链下构建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并论证了其可行性及价值。
茶叶;绿色供应链;物流系统;优化设计
茶叶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问题的探讨,十分契合现代人们追求绿色健康标准的生活理念。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现阶段,由于茶叶企业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及水平发展还不够成熟,故茶叶产品的质量还不能满足大众的市场需求。基于茶叶绿色供应链下构建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不仅可以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水平,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还有助于创立企业品牌,赢得产品竞争力,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目标。
我国茶叶基本生产设施和物流运输设备相对滞后。由于茶产业尚处于绿色供应链生产管理的初步尝试阶段,各方面技术和水平都还不够成熟,尤其是过于落后的生产设施及物流运输设备,不能跟进新式绿色供应链系统的发展速度,造成茶叶生产管理系统运行效率低下、物流运输环节衔接不紧、资源大量浪费的现象,严重影响茶企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措施的实施。
1.1 茶叶绿色供应链系统概念
绿色供应链的基本理念是保证产品,在整个供应系统中始终坚持资源与环境的统一。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指导方针,包括茶叶供应商、茶叶生产商、茶叶销售商、消费者在内的各个环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确保生态环保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尽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最大化目标。绿色供应链系统应用,在茶叶生产上大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证茶树种植培养过程中的环保问题;第二,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低碳生产;第三,以节能环保材料作为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原料;第四,合理选择物流运输方式,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第五,消费者消费过后,需对茶叶残渣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例如:回收利用、分类扔至垃圾桶等,各环节环环相扣,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绿色生态、保护环境的目标。
1.2 我国茶叶绿色供应链模式
绿色供应链系统对我国农产品企业来说还是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我国相关产品企业目前所掌握的技能和达到的水平还不够,总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企业绿色建设的实现和进行,以我国茶产业为例,对这些问题一一列举并加以分析解决。物流网络技术水平较低。关于茶产业的物流管理,需时刻掌握相关茶产品的市场动态消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采取或调整物流运输方式及路线,尽可能避免不合理物流对茶产品质量造成的损失,节省运输成本。但是,由于物流网络技术水平过低,造成产品市场信息更新不完善,影响企业物流政策的制定,使得我国茶叶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处于落后水平。
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和技术,因此,构建茶叶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并非易事,需从其基本构成着手分析。茶叶的绿色存储和运输。茶叶最重要的饮用价值在于其产自自然的醇香,要保留这份天然清香,需要采取合理的存储和运输技术,尽可能避免因储存不当或物流运输时间过长而破环了茶叶的味道。
2.1 茶叶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
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中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绿色保鲜技术,能够帮助延长茶叶的清香,为茶产品的远距离输送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另外,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非常注重产品物流运输方式和路线的选取,尽量少走“冤枉路”,缩短运输时间,保证茶叶的最佳质量。茶叶的绿色包装及加工技术。茶叶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的建设,要求精确到各环节的方方面面,小到茶叶的包装设计,大到整个物流运输系统的设计,都要以绿色生态为基本原则,确保绿色建设目标的实现。茶叶的绿色包装是指包装材料、包装技术,以及后续茶叶包装的回收处理的统称。整个过程都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宗旨,推动茶叶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的快速建设。除绿色包装外,流水集中化生产加工可以尽量减少边角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这也对茶企业的绿色建设目标有所贡献。绿色逆向物流技术的实施。所谓“逆向物流”就是对茶叶产品的整个生产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废弃物质及污染物质进行回收处理和循环利用。例如:茶叶包装材料的边角料、茶叶外包装,以及消费者饮用过后的残余茶渣、茶梗,都可作为企业绿色逆向物流运输的重要对象。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技术的配合使用,有助于茶产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优化。
2.2 建立绿色供应链对茶叶企业物流管理价值
茶叶企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的建设。不仅仅局限于其所表现出来的对实现企业绿色建设目标的推动作用,为企业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等,更深层次上的价值,还有待继续挖掘和分析。首先,茶产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的建立,有利于绿色环保意识的传播和普及。构建茶叶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不能一蹴而就,只有靠茶叶种植培育、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宣传及消费处理的整个流程环节的密切配合,才能最终得以实现。系统创建过程中,绿色环保意识在人们心中已根深蒂固,因此茶产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帮助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建立,让群众从思想方式上进行转变,不仅实现了茶产业的绿色建设,更能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起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后,可以帮助茶产业进行合理的物流运输计划的设计和管理,大力推行逆向物流政策,回收产业废弃物,既保护了环境,还能充分利用废弃材料中的残存能量,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减少能源损失。此外,茶企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的建立和推广,有助于打造企业的绿色品牌,创立起企业本身的信誉度,营造竞争优势,在消费群众中赢得较好的口碑,成为企业茶产品市场营销的重要策略。
3.1 茶叶绿色供应链物流系统的建设
现阶段,基于茶叶绿色供应链下的物流系统的设计正逐渐走向成熟阶段,目前已有的茶产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系统包括如下内容:茶叶原料的绿色选取、茶叶产品加工制造技术的绿色设计、供货商及茶产品物流计划的建设、茶叶生产的绿色工艺、产品加工包装及废弃物回收。我国茶叶企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已初步成型,但离发展成熟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就目前我国已建立绿色供应链物流系统的几家茶叶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不信任,正是由于“共同富裕”意识的不深入,造成企业之间无法进行更深一步的合作与共赢,限制了茶叶企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系统建设规模的扩大。初期系统的建设造成的利益亏损,削减了企业建设绿色供应链物流系统的热情,影响进一步工作的开展和实施。除此之外,企业所掌握的技术和理念还有所欠缺,相关技术理论和管理思想还有待改善和优化。
3.2 茶叶绿色供应链对构建物流系统的优化
汲取先进经验,实现我国茶叶企业基础设施的更新与设计。我国茶叶企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系统水平较低的根本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及技术的落后。因此,要想摆脱我国的落后局面,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改进和更新我国茶叶企业的基础生产设施和技术。在这方面,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处于明显优势,企业可派遣优秀专业人士前往国外企业研究学习,进而引进新思想、新技术,实现我国茶产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建立高效健全的物流网络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物流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茶叶生产商、茶叶供货商、茶叶销售商及消费人群紧密的联系起来,以数据的形式及时将茶叶市场销售状况,反馈给企业物流管理部门,从而采取相应的调整和改善措施,实现茶产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信息一体化管理,以高科技的手段帮助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减少利润损失。
3.3 茶叶绿色供应链物流系统设计实例
逆向物流技术的出现是绿色供应链,对构建物流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的创新点。该技术也正是最能表明绿色供应链下,物流系统设计优化过程中绿色理念的亮点之一。逆向物流政策的提出,是茶叶企业基于绿色供应链对物流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改革的一次大胆创新,也算是完成茶叶企业绿色建设目标的最后一步。逆向物流的实施,推动了基于茶叶绿色供应链下构建物流系统优化设计的圆满完成。中国茶都电子商务平台—茶多网,就是茶叶绿色供应链物流系统优化设计的一个成功事例,这一案例曾经出现在APEC的数字经济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论坛的开幕式上,可见其在国际上的影响程度。茶多网作为一个网上虚拟交易平台,建设了一系列茶产品的绿色供应链,确保了茶叶产品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绿色生态,由此创立了其自身的绿色茶叶品牌,走向致富之路。
为迎合现代社会“生态”、“绿色”的话题展开讨论,就我国茶产业的绿色物流系统发展现状,探讨基于茶叶绿色供应链下构建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以推动我国茶叶企业物流系统的创新建设,促进企业绿色生态建设目标的实现,茶多网的实例也证明了该优化措施的可行性,为我国茶企业绿色供应链下构建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1]李晋中,徐仲溪.我国茶叶产业化发展综述[J].茶叶通讯.2009(4):37-40.
[2]田洪武.当前茶企业生产经营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茶叶.2015(4):47-49.
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基于全产业链的河北省住宅产业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601212)
王英臣(1980-),男,河北邯郸人,在读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建筑经济与管理。
*通讯作者:耿潇潇(1980-),女,河北邯郸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