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健身操编排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2-04 21:38沈晓东范红哲
福建茶叶 2017年4期
关键词:采茶戏赣南动作

沈晓东,范红哲

(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00)

采茶健身操编排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沈晓东,范红哲

(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00)

近年来,随着健身运动的发展,大众对健身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其中民族健身操走入高校体育教学的视野,这种将健美操科学的练习方法、时尚的气息与文化底蕴浓厚的民族舞相融合的创新运动项目顺应了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本文以采茶健身操为研究对象,以科学的健身操理论等为依据探讨其编排的要点,并对其推广给出可行性建议,旨在将采茶健身操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健身项目应用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满足高校学生健身娱乐需要的同时,充分挖掘民族文化使其得到推广和普及。

采茶健身操;高校体育教学;编排;推广

1 实际需求与采茶健身操的功能

采茶健身操,是将传统采茶戏的舞蹈动作健身操化,伴以特色音乐,经过合理编排的新式健身方式。这种新式健身操的出现得益于下面两方面的需求:

1.1 高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课以教授竞技体育中的某些运动为主,导致体育课的专业性较强,授课内容单调,对学生综合运动能力的培养有欠缺。基于此不足,《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做出了相关规定:高校体育课内容的设定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注重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

1.2 传承和推广传统文化的需求

采茶戏有数百年的历史,发端于赣南,是一种经过在茶区生活的历代艺人对劳动动作、以及动物形态进行模仿、提炼、加工而形成的载歌载舞、语言幽默、气氛活泼的采茶戏。这种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歌舞小剧种,随着客家人的迁徙,被传播到了闽、粤、湘、桂等省。2006年采茶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采茶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强烈的生活气息、鲜明的艺术个性以及传统文化内涵,在当下依然如大多数传统地方戏一样,本身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采取剧场等传播手段传承的受众有限,不利于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其功能价值的开发与利用受到限制。因此,对于有着悠久传统的采茶戏来说,为了使其得到保存,被更多的受众所接受,勇于创新,适应当下的发展势在必行。

综上,传统采茶戏为丰富高校体育教学中健美操的形式提供了素材,同时高校大学生为采茶戏的生存与推广提供了受众,这二者的结合有着广阔的前景。

2 适应高校体育教学的采茶健身操编排

面向学生群体的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诉求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兼顾满足高校校园文化表演和竞赛需要。因此,采茶健身操的编排应满足以下诉求。

2.1 着重健身性质的编排重点

特色动作的改编。采茶健身操的成套技术中应使每个动作的设计具有健身操和采茶舞的双重特征。由于采茶健身操的动作主要改编自采茶戏的采茶舞,因此,要熟悉其动作特点,选择适合健美操化的动作。采茶舞的动作有五百多种,分成几大类,各地采茶舞略有不同,但都有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的招牌动作。在挖掘采茶戏中的舞蹈动作将之健身操化和校园化的改编中要注意降低矮子步、扇子花中动作的幅度和频度,然后再移植到健身操的动作中,进行重新组合。根据大学生的生理特点,综合考虑其长期采取坐姿,导致大部分学生都有力量和脊柱的柔韧性差的问题,在编排过程中,可选取有利于锻炼身体控制的转体、跑跳、摇摆髋部等动作来改编。动作结构、数量、顺序应符合健身操的基本要求,各种动作变化组合成一种全身运动,每一个动作都应有相应的健身效果,整套操的运动强度和难度要适度,编排时基本动作可多次重复,但整体要协调对称。经过反复试验磨合,整套采茶健身操动作应设计流畅、节奏感强,通常节奏速度在每10秒18至22拍左右,运动时间长度符合授课要求。

音乐的选择和改编。音乐是健美操的重要一环,在采茶健身操的编排过程中,选择适合的采茶戏曲进行改编,使其符合健身操音乐的特点,如在传统戏曲中去除个人唱词,借助软件中的调速功能使音乐速度加快至健美操音乐的节拍速度,还可以尝试加入鼓点节奏增强效果,以适合健美操拍子的音乐方式呈现。音乐可用渐进的方式,旋律明快,随后加强节拍和力度,体现明显健身操音乐的特点。在编排中要注意动作与音乐上的协调,动作设计要充分贴合音乐,在音乐的调度下,进行动作和队形的调整,达到动作与音乐互相促进、高度统一。

需要注意的是采茶健身操以高校学生为对象,整套操的编排要以运动生理学等理论为指导,科学健身、安全健身,注意运动负荷的合理性,才能达到健身效果。编排要符合运动使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避免过度疲劳,负荷过大,或有危险动作,这样才能保证采茶健身操的安全有效。通过采茶健身操的练习,提高大学生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增强学生四肢及躯干的力量,同时锻炼学生的节奏感、耐力、灵敏和协调性。使学生在采茶健身操欢快的节奏中,既能锻炼身体,又可以平衡和放松平日学习的紧张心理。

2.2 着重表演性质的编排重点

采茶健身操不仅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手段,还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所以着重表演性质的编排应突出娱乐艺术性,同时应提高特色动作的艺术要求。

加强具有表演性质的动作。如需要服装配合的单袖筒动作,它不同于常见的水袖,在编排时要注意要领,左衣袖加长,以手腕用力为主,臂为辅。传统单袖筒动作极为丰富,在进行健身操化改编时可以选择动律性强的甩、挥、摆动作,同时不能脱离下肢步伐,上肢动作要从中心甩、挥或摆,动作幅度尽量大些,以使整体效果更加漂亮。

注意采茶健身操整体要有明显的采茶风格,同时要兼顾符合健身操的基本要求,在动作设计中寻找二者之间的动作的共性,动作编排要适当灵活,避免出现二者动作堆砌而出现不相容的情况。传统采茶戏的服装和道具扇子显然不适合健美操的整体效果,左袖筒的长度和扇子都要进行重新设计改良,使服装和道具既便于健美操运动,又带有采茶戏特点。为了增强现代感和艺术效果,音乐的选择和改编中可以提高速度、加强节拍,使音乐更加强劲,这样易于带动表演学生动作的幅度和力度,提高整套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激发观赏者的热情。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审美特征和文化素养,采茶健身操整体效果应突出年轻人的活力,在保持剧种风格的同时,反映当下时代的新面貌,这样才能获得更多学生的青睐。

3 在高校教学中的推广

健身操的质量取决于健身操的效果和动作表现力。有研究表明采茶健身操对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改善学生的耐力、灵敏、协调性。问卷调查还显示参加实验的学生绝大部分表示愿意学习并喜欢采茶健身操。那么,如何在高校中推广采茶健身操,使其得到充分利用并得到广泛传播是值得探讨与规划的重要议题。

首先,在本地有采茶戏传统的高校中开设采茶健身操课程。这些地区的高校,如赣南、江西等地的高校学生对当地采茶戏可能并不十分陌生,同时这些地区的高校对弘扬本地传统文化也较为积极,所以在这类高校和学生中推广带有健身功效和兼具文化传承的采茶健身操可行性较强,校方、教师、学生都乐于配合和接受。这样的有利条件易于采茶健身操的推广。

其次,加强对其他地区的高校中采茶健身操的宣传。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主要以西方体育项目为主,学生们可选择的体育课主要有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这些项目危险性、竞技性较高,很多女生很难掌握,即便现在越来越受到欢迎的健美操形式也较为单调。在这种情况下,以有开设采茶健身经验的高校为依托,组织教师和学生到其他高校去学习经验和表演交流,亦或欢迎其他高校来观摩指导,使全国其他院校的师生了解采茶健身操,可以起到宣传和推广的作用。在初始阶段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推广:高校现阶段体育教学的情况是,常规类体育运动如“三大球”主体都是男生在玩,女生除了少数选课,在课上学习后,很少会在业余时间进行大球类运动的练习,也极少当成娱乐。同时球类运动有场地、器材等要求,而健身操对场地要求不高,成本低,对年龄、体质、性别都没有限制,运动时间,运动量大小都灵活易控。这样,对学生多,场地器材紧张,学生身体素质参差不齐的广大高校来说,采茶健身操是兼顾各方需求的运动项目,易于被接受。

最后,可持续性发展。虽然已有高校进行实验性教学,笔者也提出了宣传和推广的简单建议,但采茶健身操属于新兴事物,为避免优秀的采茶健身操运动昙花一现,采茶健身操应该在高校中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在教学中除了不可忽视基础训练,在指导学生练习的同时,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方便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在课余和离校后依然可以练习,甚至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进行编排。在课程的设置上,除了体育必修课外,可以常设选修课,以保证采茶健身操学习锻炼的连续性,使学生真正掌握这种健身方法。学校应支持学生组织表演采茶健身操,丰富本校学生课余生活,适时组织到外校表演增进学生交流。

4 结语

综上所述,采茶健身操充分挖掘了采茶戏的动作特点,把健身操、采茶戏基本动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科学合理难度适宜,并伴以在具有采茶戏风格的健身操音乐,大学生在习练过程中有益于展现活力,增强自信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将采茶健身操引入高校,丰富了现有的体育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的质量,促进采茶戏在应用领域的发展。采茶健身操不仅增强学生体质,还有利于学生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采茶健身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应积极推广这一新兴的体育运动。

[1]郭起华,钟俊昆.30年来赣南采茶戏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5);3-4.

[2]唐锐.以采茶舞为例,探究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学的思路分析[J].福建茶叶,2016(2);175-177.

[3]刘叶.民族健身操的创编理论与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12.

[4]陈洁.浅谈江西采茶戏中采茶舞的特征[J]音乐美学.2009(7)78-80.

[5]杨艳莉.采茶健身操的创编及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以赣南教育学院为例[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3.

[6]杨艳莉.采茶健身操的创编及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以赣南教育学院为例[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3.

[7]杨艳莉.在赣南高校中开展采茶健身操的可行性研究[J]华章.2013 (2):236.

[8]余师芳,民族健身操的价值及发展策略[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0.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课题编号:12455705)。

沈晓东(1961-),男,河北石家庄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范红哲(1970-),河北石家庄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采茶戏赣南动作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动作描写要具体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浅析赣南采茶戏旅游资源的开发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