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茶学专业设置与培养模式研究

2017-02-04 02:59姬保卫
福建茶叶 2017年10期
关键词:茶艺茶文化院校

姬保卫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

高职院校茶学专业设置与培养模式研究

姬保卫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

茶文化在中国流传至今,深得许多文人墨士的喜爱。作为中华文化的构成元素之一,为了使其得到广泛传播与发扬,近年来,各个高职院校专门建立了茶文化这一专业,所以茶文化课本教程的编写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从茶文化专业的背景出发,对高职院校茶专业设置与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高职院校;茶专业;专业设置与培养

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与喜爱。2014年《中国茶业发展报告》显示,近十年来中国的茶叶产量都在连年增加,茶园建设、茶园面积以及茶叶产值也随之不断扩大。中国的茶叶总产量与出口量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茶文化,喜爱茶文化。茶在人民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

1 高职院校茶文化专业设置与培养模式概况

茶文化专业的建设主要针对各个高职院校,由于茶文化专业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专业,建立的时间较短,所以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实践进行完善,提升教学的质量。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就业为最终的教学目标,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就业率。对于茶文化专业来说,由于时间的限制,高职院校茶文化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弊端。各个院校在制定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都是按照其自身的特点与地理位置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标准课程体系建设。这就导致了茶文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缺乏统一性,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而以上的缺陷最终都会影响人才建设的整体素质培养。

2 高职院校茶学专业设置与培养原则

2.1 师资力量

对于茶文化,能够拥有更加专业的师资团队也是相当重要的,团队的素质决定培养出人才的成效。目前,各类高职院校的茶文化团队,有些是专业的茶文化技师,但有一些不是本专业的老师,这些老师都是各有其优势,但也有其不足之处。中国所拥有的独特的茶文化不是能单靠一种知识理念所能解读的,中国的茶文化,是茶艺与文化、艺术、社会学以及宗教之间的结合,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这样丰富的茶文化,也同样对所能教授课程的老师有很多的要求,要求教师不能单靠茶艺知识或是文化知识进行教授,要能够在高职院校中建造出一支茶文化的授课团队,是现在各大高职院校面临的共同难题。对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是较为重要的,一所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的特性决定了其自身能培养出实用型或是技能型的人才。

2.1 教材编写

在茶文化专业教程编写方面,高职院校大都没有完整和标准的教育教程体系。就单独的教材来进行比较,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将高职院校的教程生搬硬套,不符合自身的教育教学体系,只是盲目地跟从,不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需要编写一套符合实际情况,且具有特色,实用性强的专业教程。

2.3 培养计划及时间安排

茶文化专业大都建立在高职院校中,但是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却是沿袭本科院校。本科与专科相较,本科教育时间需要4年,而专科仅仅需要2-3年。导致了专科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但是,目前的高职教育没有寻求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只是一味地学习本科教育模式,加上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教程落后等缺陷,这都严重导致了培养人才的不适应性。教育模式作为高职院校的又一薄弱环节,要求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寻找并建立符合实际且具有特色的教育模式。

而针对于茶文化所建设的实训基地更是差异巨大,很多所高职院校都表现出了轻实践、重理论;轻实训、重课堂;轻企业实践、重校内实践的现象。这也体现出了高职院校与企业、社会之间联系的不够紧密,在培育人才时不注重社会的需求,校内实训室与企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不足以满足学生对于职业能力的需求,这也就影响了人才面临社会的职业选择,以及其专业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了。

3 高职院校茶学专业设置与培养模式

3.1 茶文化专业建设以拟定实际可行的人才培育计划为前提

高职院校专业学科的建立主要是教育与社会的一种锲合点,这也是高职院校创办的关键。因此在高职院校的茶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必须注重专业的应用性与实用性,充分调动和利用院校的自身资源与优势,经过专业的调查研究、市场分析等一系列的调研,了解行业以及社会的需求,制定相应人才培养计划,另外,与其他同类的院校进行交流,完善加强人才培养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才的培养,提高专业的实用性,促进茶文化专业特色与发展。

以福建艺术学院职业院校为例,牢牢把握和充分利用专业知识结构,规划艺术院校专业结构,突出文化内涵的艺术内涵,在茶文化产业上,坚持茶文化培训的艺术特征。目前,该学院的茶文化专业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创意策划和才艺表演。创意策划方向目的是使该专业学生具备完善的茶文化的基础知识,同时具备能够进行优秀的茶艺编创与表演能力,设计茶席,培养对茶会组织、茶店管理、茶叶的审评和营销、茶文化推广宣传等技能,在茶文化产业和企事业单位方面能够匹配的职业岗位群,从事管理服务职业,且享有自主创业本领的高素质技能型的茶文化人才。

3.2 对精品课程和教材加强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部分

3.2.1 精品课程的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的重要内容,通过建设精品课程,提升教学品质,促进茶文化的建设。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注重建设“茶艺表演”与“茶艺编创”这两门精品课程。

“茶艺表演”的课程。“茶艺表演”的课程定位是: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很多方面。因此,茶文化专业中茶艺表演方面必须与传统的茶文化相接轨,融入现代的一些科学技术,注重时代性,与国际、社会接轨,趋向现代化。教师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应该通过一些多媒体设备再加上教师亲自的演示,让课堂生动活泼,从而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培训,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基本的一些茶类的基础演示。通过长期的训练、培训,要求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各种茶类的冲泡技术,从而显示出茶艺的科学与艺术,也是对学生艺术的熏陶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本课程共180学时,在三个学期内完成。“茶艺表演”课程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重视实践性知识和技能组织结构。本课程分为七章,包括绪论、茶道茶,茶,仿古的当代民间艺术、宗教艺术、外国茶等基本性能的程序和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图形和视频演示和实践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技能的中国茶道。

“茶艺编创”的课程。“茶艺编创”作为核心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帮助发展职业本领,共128小时,在两个学期内完成。课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设计为茶艺表演做一些拓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灵感,从艺术的灵感与材料上为茶艺表演增加更多的艺术气息与新意。这就需要学生不仅学好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动手以及实践,生活经验与观察能力等。在教授学生编创理论知识的同时,更侧重挑选参赛过的优秀创意茶艺表演节目作为例子。这不仅是对学生茶艺表演基本功的考验,对学生拓宽视野,更好地学习掌握茶艺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帮助,也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茶艺编创做铺垫。

茶艺编创课程的授课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编创手法,作品分析和编创实践。茶艺编创的原则是编创者要同时考虑茶艺表演的舞台与大众的审美能力,以此为标准为茶艺的表演增加更多的内容及文化内涵。所以,茶艺编创主要是要尊重茶性,从而掌握科学合理的冲泡方法,促进传承创新。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一些图片的鉴赏分析、观看视频资料以及穿插理论知识的讲解,为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做一些步骤指导。首先,以茶叶为主体,以茶为原则,传承传统的技艺,以传统的文化为依托,为其注入灵魂;其次,尊重文化,融入时代文化,开拓创新,为茶文化打开世界的大门。在艺术的内涵中普及茶文化知识。应该有创意的主题,让观众看到里面蕴含的思想;第三,创造更多的茶艺术,特别是展现艺术魅力,这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好看”的感觉,不是机械的表现技巧,更应该追求更高的思想内涵,树立人的思维艺术境界。

3.2.2 教材的建设

调查显示,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一些专业课程教学没有教材可依,市场上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不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因而应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认真准备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则,体现职业特点,突出重点,准备实用的教学材料,并提供更好的服务,适应茶文化人才的社会需求和特点。茶文化专业的教育应根据市场导向,充分利用企业、科研,高校等的资源,把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生产活动相结合。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的接轨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校对于社会需求人才的培养的差距,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产学结合这一教学模式密切关注教育与社会、市场的关系,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所以,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办学模式,在茶文化这种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上,可以密切茶与社会、市场的关系,进一步加强茶文化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关系。

3.3 职业教育设计

顶岗实习:茶文化的学习与注重实践,为此在课程设计时应当积极地引入实践课程。目前大部分的职业院校在茶文化专业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均安排有半年的时间进行实习,安排学生从事相关的行业,一般是采取外派到实践基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等方式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锻炼,同时进行考核。对毕业生而言,这种实习过程是对自身技能运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锻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可以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岗位职责。对学校、企业来说,通过这样的互动可以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反馈给学校,可以使学校更好地完善教学方式,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项目驱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举办各种茶事活动。这种交流活动可以扩大整个茶文化的建设,同时对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之间的联动也更有利。如2012年学院与福建九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联合举办“九峰杯”茶文化创意比赛活动,2014年与三和茶业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了“三和杯”茶艺比赛活动。这些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通过这些活动,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学生与企业的联系,并以项目驱动的方式推进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合作开发课程:以茶文化为基础的相关产业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需要高职院校转变原有的发展和课程建设方式,应以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作为课程建设的指标,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企业资源,加强教学内容,在共同开发课程上将一些企业的实际经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加强学生们的学习经验,为步入社会就职做好铺垫。这样便可以极大地提升整个课程的对口性,学生可以将自身学习到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更好地运用到日后的工作中,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于产业,也更好地传承和创新弘扬传统文化。

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并对合作的企业进行筛选,同时依托企业的相关资源建立平台。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教师提供了实践平台,为培养技能与理论的双型性人才提供了相对固定的、便利的、先进的场所,对专业的发展创新有了很大程度的帮助。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以企业生产为依托,为学校的教学方式上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1]孙慕芳,张洁,郭桂义.茶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的分析与思考[J].信阳高档职业学院学报,2014(2):128-131.

[2]杨晓萍.产学研合作教育与茶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实验室科学,2015(1):1-4.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2015SJD697)。

姬保卫(1972-),男,江苏淮安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茶艺茶文化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茶文化的“办案经”
茶艺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声乐作品在茶艺表演中的艺术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