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燕(南昌大学,江西南昌 330031)
区域茶产业经济影响因素的数量经济分析
张晓燕
(南昌大学,江西南昌 33003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体系的日益完善,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升使经济总量达到较高水平,但不同地区间由于自然环境、风土民情、交通水平等因素影响,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的消费情况相差较大。茶叶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饮品之一,中国人对茶叶的消费类似于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茶叶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但是,茶叶作为商品,居民对其消费受到宏观以及微观的经济状况影响较大,而经济发展和不同地区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紧密相关,因此,这些因素也深刻地影响区域茶叶消费状况,区域消费状况最终影响区域茶产业的发展。本文正是研究这些影响的联动机制,对区域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发展有影响的因素做出梳理,寻找对影响区域茶产业经济的关键因素,指导相关企业因势利导,更好更快的发展。
区域茶产业;经济影响因素;数量经济;分析
饮茶文化的长期积淀使区域茶叶产业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内销市场和海外需求,我国各级政府尽可能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鼓励性优惠政策与技术支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关注度的不断提升,茶保健理念出现并带动了茶产品多样化发展,现代白领喜欢的花果茶、中老年人喜欢的功能型保健茶等受到市场欢迎,与茶叶相关的茶艺表演、旅游、特色礼品等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对区域茶叶产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在研究过程中“先定性,再定量”通过具体的数量经济分析增强研究可行性,在明确影响区域茶叶产业发展因素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为我国区域特殊产业经济发展及茶文化传承提供具体可行途径。
1.1 区域茶叶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茶饮品是世界排名前三的大众饮品,全球有超过160个国家具有饮茶习惯。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地区间贸易联系不断密切,海内外茶叶产业空前繁荣,在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推动下,我国茶叶产业逐渐进入产销两旺状态。改革开放的深入使茶叶进出口贸易不断发展,为茶叶企业带来了全新机遇与挑战,区域茶叶处于连续增产状态。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目前有二十个产茶省,种植面积接近两百万公顷,广阔的种植区使我国茶叶品种丰富,但总体来看绿茶的种植分布最为广泛,是世界最大的绿茶生产国与出口国。国内超过三百个县市将茶产品列为当地农业支柱产业,与茶叶种植销售相关产业包括:茶园旅游、茶艺表演、特色茶具、茶会等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我国传统茶文化传承推广及茶叶品牌形成有着积极影响。随着现代医学对“茶多酚”多重功效的推崇,茶叶保健功能开始受到消费者欢迎,为茶叶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新道路。
1.2 区域茶叶产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区域茶叶产品生产过程中受到生产模式、生产技术、销售渠道及品牌影响力四大因素限制,对相关产业经济发展所影响。
第一,生产模式的不足,改革开放后各地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但茶叶资源的利用率不足,严重浪费土地资源。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茶叶生产主要以家庭作坊或小农户联合形式开展,生产的过于分散使产品规模及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大批量市场需求。区域茶叶产业发展依赖小型茶厂,但企业规模和资金限制无法实现技术改造,家族企业或夫妻店形式造成经营管理的混乱,企业组织水平较低,无法保证产品质量,难以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现阶段,茶叶产业进出口贸易缺乏监管,企业间盲目的价格战严重影响产业的发展。
第二,生产技术的落后,当前我国茶叶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产品加工水平较低,生产主要依靠传统人工,受地理条件、生产规模限制无法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与其它茶叶生产国达到半自动化甚至自动化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茶叶企业长期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对茶叶产品农药残留等条件的明确限定,我国茶叶检测标准与生产技术形成技术壁垒,受技术贸易壁垒阻隔茶叶出口量不断下降。
第三,销售渠道的单一化,我国个体茶农及小型茶厂销售主要依赖于政府收购和大经销商,产品价格受当年气候条件、市场状况等影响波动较大,由于自主销售经历的匮乏,茶厂在面对市场竞争及经销商压价时处于被动状态。
第四,品牌影响力的匮乏,鉴于上述三点因素限制我国当前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茶叶品牌,茶叶的对外出口贸易中以原材料供应为主,茶产品价格低于其他出口国,即使是国内市场也受到一些大型跨国茶叶企业冲击。在销售过程中,经营者过分依赖产品包装美化,出现过分包装、包装浪费等现象无法满足当前消费者绿色环保理念。
2.1 影响因素的数量经济分析
针对上文提到影响区域茶叶产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开展数量经济分析,首先,在生产模式方面,通过研究2014天猫双十一各类茶叶销售占比,笔者发现九种茶的占比超过1%,其中普洱茶及乌龙茶销售最多,单一化生产模式改进使茶叶产品不断丰富。
其次,在生产技术上精致茶类加工行业的不断发展使我国茶叶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笔者研究了我国1999-2015年中国精致茶类加工行业利润总额变化,了解到我国茶叶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与精制茶类利润有着密切联系,除2008及2015年外,基本处于稳步增长状态。
再次,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普及,茶叶产业的B2C销售规模逐年增加,笔者注意到了2011-214年茶类电商交易规模,可知近年来电子商务对茶叶销售的影响不断增加,线上交易额度的不断增加为普通茶农及小型茶厂提供了全新销售平台,拓宽了茶类产品销售渠道。
最后,笔者通过对2000-2013年中国品牌与非品牌茶叶市场规模及其增长情况分析,发现与非品牌茶叶相比我国品牌茶叶市场规模有限,增长速度较慢,没有形成具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的大型茶叶品牌。排名前三的大益、艺福堂、八马品牌尚处于上升阶段,对非品牌茶叶市场发展的撼动不大。
2.2 区域茶叶产业经济发展的未来展望
未来发展中,区域茶叶产业发展需要克服传统生产模式限制,组织茶农进行大范围的区域型联合生产,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生产经营模式,尽快完成茶叶生产销售的产业化、规模化。以茶叶产地划分成立具有统一性的茶商会,避免同地区间低价竞争,最大程度保障茶农利益和生产利润,积极协调茶叶企业与茶农间关系,确保双方的顺利沟通、互利共赢。由地方政府及相关科研机构“牵头”进行全面技术改革,以先进的技术提高我国茶叶生产效率,改变传统粗放式种植带来的浪费和环保问题,投资专项资金在茶树品种的培优与改良,实现区域种植优化。参照国际标准进行产品检验,量化生产过程与加工工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减小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产业的限制。利用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尝试进行线上B2C销售,迎合青年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增加产品受众。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和速度,不断扩大现有企业规模,根据茶文化精神提升企业文化内涵,打造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国际茶叶品牌,实现我国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顺利推广。
通过区域茶叶产业经济影响因素的数量经济分析验证了生产模式、生产技术、销售渠道及品牌影响对我国茶叶产业发展重要作用,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及茶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提出展望。茶叶是我国农业发展中重要经济作物,面对国际市场的不断发展,茶叶产业需要更加系统化以满足海外消费者需求,在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传统茶文化传播提供必要物质基础,实现我国特色产品及民族文化的共同推广。
[1]徐升华,吴丹.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鄱阳湖生态产业集群“产业-经济-资源”系统模拟分析[J].资源科学,2016(5):871-887.
[2]陈翔,肖序.中国工业产业循环经济效率区域差异动态演化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来自造纸及纸制品业的实证研究 [J].中国软科学,2015(1):160-171.
[3]王周伟,伏开宝,汪传江,胡德红.中国省域金融顺周期效应异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技术进步与产业调整的空间经济分析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4(11):27-41.
[4]杨德勇,田园.区域差异视角下我国金融排斥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大经济区域的划分[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81-88.
[5]邵帅,范美婷,杨莉莉.资源产业依赖如何影响经济发展效率?——有条件资源诅咒假说的检验及解释[J].管理世界,2013(2):32-63.
[6]吴燕,苏武江,齐延信.我国城市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的研究 [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5):17-24.
[7]吕超,周应恒.我国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蔬菜产业的检验和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78.
[8]朱英明.区域制造业规模经济、技术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0):3-18.
[9]覃成林,张伟丽.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检验及因素分析——基于CART的区域分组和待检影响因素信息 [J].管理世界, 2009(3):21-35.
[10]郭曦,郝蕾.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基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统计回归[J].南开经济研究,2005(4):34-40+46.
张晓燕(1991-),女,福建泉州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数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