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媛媛,詹 旺
(1.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61;2.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18)
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
周媛媛1,詹 旺2
(1.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61;2.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18)
茶的故乡在中国,在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中国人就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大约两千年前,中国人开始把茶当作一种饮品来饮用,同时在魏晋时期“清谈之风”以及儒家、道教等宗教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文化开始形成和发展。一千多年后的大航海时代,让东方和西方开始接触并来往,而茶作为中国的特有之物,受到了西方社会特别是英国人的喜爱,并先后在英国贵族文化和英国工人阶级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与中国迥然不同的英国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和英国茶文化有着各自的文化、社会、历史背景,而两种茶文化的内涵则集中展现了茶与文化相结合后所产生的种种文化现象。
中英茶文化;物质;精神;语言
对于中国和英国的茶叶消费者而言,茶不仅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饮品,同时更蕴含了中国和英国这两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已然成为两国的标志性特征,并渗透到了中英饮茶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他们的内心和精神深处。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形态和国民性格等因素的差别,中国茶文化和英国茶文化也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因此,从文化内涵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不仅能够使我们对中英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历程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另外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西方的历史发展历程和社会文化特征。
对现在的人们来说,茶和茶文化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几乎随手就能拈来。但是茶起源于何时,茶文化又是怎样形成的,恐怕知道者就寥寥无几了。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同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原始社会的神农氏时代,人们就发现了茶叶的使用价值,但是当时仅仅将其当作一种能够解毒的中草药来使用。比如说古书记载,当时神农一日尝百草,“遇七十二种毒”,后来“得荼而解之”。这个“荼”便是现在的茶。在其它一些古书中,用来表示茶的字词还有“诧”、“瓜芦木”、“茗”等。至于现在我们通用的“茶”,是我国唐朝著名茶人陆羽所规范和统一的。在其所写的茶叶著作《茶经》中,首次把“荼”改作了“茶”。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时“茶”的叫法已经被社会所广泛认可。
与饮茶相比,我国茶文化的形成时间要延后一些。大约在一千六百多年前,也就是我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上“清谈”之风的盛行,茶叶所蕴含的清雅、幽静的自然特性,被广大的饮茶者尤其是文人所挖掘和推崇。在当时,很多人喜欢和三两朋友一起,去往远离喧嚣的青山绿水之中,一边饮茶一边“清谈”。因为茶叶可以让人的内心平静、思维敏捷,对于“清谈”大有裨益,因此在这些文人的推动下,茶叶开始从一种媒介和物质,逐渐上升到了文化和精神的领域,我国的茶文化也由此开始形成。
倘若我们把魏晋南北朝时期比喻为中国茶文化的“孩提时代”,那么紧随其后而来的唐朝,便是茶文化迅速发育并壮大的“青年时代”。唐朝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南北朝,让中国重新回到大一统的时代,政治上的统一和稳定让中国的种植业和商贸流通业得到了长足的恢复发展,这也就给茶叶的生产和流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时代背景。另外,当时的李氏家族热衷于佛教,一些政府官员和文人墨客也有较高的文化水准,诗词歌赋的造诣都比较高,这些社会背景给茶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人文环境,让我国的茶文化在唐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从精神文化的高度上升到了一种理论的范畴。尤其是茶圣陆羽所著的第一部茶叶经典《茶经》,把我国以前的采茶、饮茶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类,并加入了诸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和佛教等思想流派。同时还从艺术的角度对茶文化进行定位,这直接促使了我国茶道的形成。唐朝之后的两宋时期,则是我国茶文化的“成熟期”,两宋时期市井文化高度发达,商贸流通业也上了一个新台阶,这种独特的人文环境使得饮茶不再是过去高官贵族和文人墨客们的“专利”,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各个阶层都热衷的活动。北宋著名画家绘制的《清明上河图》,给我们呈现了一千多年前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市井生活,画中的茶肆、茶博士等元素,证明了其时茶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再来看看英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英国人真正意义上接触到茶叶,也不过五六百年的时间。十六世纪时,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具有强烈扩张意识的欧洲人尤其是葡萄牙人和荷兰人,远赴重洋来到神秘的东方世界,在我国东南沿海他们第一次认识到了我国的茶叶。当这种神奇的“东方树叶”被带回欧洲,受到了包括英国在内的诸多国家的王室和贵族们的极大喜爱,尤其是以“欢乐王”称号而广为人知的英国查理二世的王后凯瑟琳,格外喜欢饮用中国茶叶,在她的带动和推广下,饮茶之风迅速流行于英国的王室和贵族中间。加上当时茶叶不菲的价格,茶叶在英国属于一种较为奢侈的商品,一般老百姓无力购买,因此饮茶是当时英国较为高端的贵族生活方式。
到了工业革命之后,一方面英国在全世界急剧扩张,成为称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另一方面科技水平得到很快发展,种植业、运输业较之过往有了显著提升,这为茶叶的生产和运输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英国每年都能通过贸易“剪刀差”,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进口数倍于以往的茶叶,这让茶叶的价格大幅降低,成为人人都能享受得起的亲民商品。因此,英国茶文化也不再是贵族文化的代表,而是加入了英国普通群众尤其是工人阶级的浓浓色彩,成为英国真正意义上的“国饮”。
2.1 中英茶文化在社交功能上的对比
由于中国茶文化融入了大量儒家、道家以及佛教的哲学思想,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人饮茶不单单是为了饮茶,而是试图通过饮茶这种载体,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平和清澈,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宽广而深远。中国人饮茶大概分为三种,第一是一人独饮,或是在自己遇到挫折时,或是在得意时,又或是迷茫之际,都会通过一人饮茶的方式,对世间万物进行深度思考,从而让内心变得平和而稳重,用更加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得与失。第二种是和三两志同道合之人一起饮茶,并谈古论今,在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中让彼此的视野更加宽广,同时也能让彼此的感情更加亲密。第三种是普通老百姓在生活中进行的茶事活动。两宋之时,饮茶已经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国人来说,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亲友做客,都要用茶来招待邻里亲友,这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尊重。在现代,几乎每个中国家庭都会常年备有茶叶,无论谁来做客,目的为何,一壶茶是必须要最先沏好并端给客人饮用的。
在社交功能上,英国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有着相似之处,但是也有着很多不同之处。在这方面,我们重点来谈一谈英国茶文化中的“下午茶”文化。在几百年前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无论贵族还是底层群众,普遍重视早餐和晚餐,至于午餐却是寥寥草草,随便应付一下即可。因此到了下午四五点左右,很多人就会饥肠辘辘。因此,一些贵族妇女便别出心裁地“发明”了“下午茶”,也就是在下午四五点之时,邀请三两好友来到家中,一边饮用茶叶,一边品尝一些精致的小点心。下午茶的好处有二,一是可以在午餐和晚餐的空当解决容易饥饿的尴尬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手段,可以让贵族主妇之间在一种融洽而自然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后来随着茶叶在英国的普及,很多底层人民开始认可这种下午茶的形式,并很快流行开来,最终成为英国茶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2.2 中英茶文化对彼此风俗习惯的不同影响
在两千余年的历程中,我国普通群众的生活随处可见茶文化的影子。举例来讲,无论是谁家娶媳妇儿、聘闺女,都要召集亲戚朋友和邻居们一起商定各种婚礼事宜,在吃饭之前必须要围坐在一起,边喝茶边念叨具体的流程和礼仪。除此之外,像一些其它家庭大事的定夺,也都会邀请家族里有威望的成员一起饮茶讨论。这充分说明了茶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民族的社会交往、人情世故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润滑作用。
反观英国茶文化,尽管它对英国国民性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比如说著名的“绅士风度”,但是英国茶文化对本国的社会风俗影响更多的是停留在一些较为正规和严肃的场合,比如说对一些茶会和宴席的服饰选择和礼仪上面,并没有像中国茶文化一样渗透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非常流行一些大大小小的茶会和晚宴,参加这些宴会的人员多为贵族成员或是一些有威望的人群,他们非常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在服装上以严肃的黑色燕尾服为主,还要戴上象征着绅士的黑色高帽。而在言行举止上,则十分注重各种礼节,尤其是要注重对女性与会者的尊重,处处都会展现出自己的幽默和大度。一言概之,在对社会人文性的影响上,中国茶文化是“随风潜入夜”,悄然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英国茶文化有些“阳春白雪”的意思,对本国社会人文的影响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一些高端、上档次的地方,是外在的、显性的,是能够被人们看到的,而对本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小,也很少会体现在英国人生活的各种细节当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茶文化和英国茶文化因为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和社会背景,在商业发展上也呈现出不尽相同的态势。首先来说中国茶文化,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我国的茶叶生产企业大多为一些中小型企业,没有出现那种能够影响整个行业的商业“巨鳄”。深究其因,不难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制茶历史漫长,茶叶的种类也比较多,一些种类的茶叶成百上千年来都是以家庭作坊式制作为主,仍然延续着那种传统的“工匠精神”,没有一个统一的工艺和标准,因此就很难适应现代工业的标准化和流水线生产。
中国茶文化的这一特点导致了我国茶叶品牌单一的现状。从明面上看,我国茶叶种类十分繁多,但那都是茶叶在种类上的“公共品牌”,或是某个地方的“区域品牌”。很多茶企把产品的包装和重心放在公共品牌和区域品牌上,恰恰忽视了自己的品牌建设和推广,这就导致很多消费者只知道有西湖龙井、福建白茶等茶类,但是却不知道这些茶叶生产商的具体品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茶企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而英国茶文化因其没有什么历史负担,在商业竞争上是延续了工业革命时代的思维和路径,因此西方茶企有诸多优秀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首先,西方茶企十分注重品牌意识,往往是先创建一个茶叶品牌,然后品牌下面再细分为不同的产品,这样就会让消费者牢牢记住茶企的母品牌,然后再去关注这一母品牌下面不同的产品。其次,英国茶文化具有平民化和大众化的特质,因此一些英国茶企尤其是“立顿”品牌,在进行品牌定位和产品营销时,会从大众的角度和喜好出发,从广告内容、产品包装、产品类型、零售价格等方面入手,将自己包装成便捷、美味、实惠的品牌形象,从而能够快速占领市场,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这一点值得我们中国一些奢侈茶叶品牌去反思和学习。第三,是英国茶文化蕴含的工业革命精神,让英国大部分茶企十分注重茶叶生产的标准化流程和工艺,他们会先制定茶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之后再“按图索骥”,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产品。如此一来,就做到了质量和口感上的一致,无论是在世界哪个国家购买某一品牌的产品,带给消费者的感觉都是一样的,这就会极大提升消费者对茶品牌的消费忠诚度。
[1]李燕,吴玉伦.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4):146-147.
[2]张稚秀,孙云.西方茶文化溯源[J].农业考古,2004(2):327-333.
[3]张党恒.茶叶贸易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4]郑雯嫣.论维多利亚时代红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农业考古,2003(2):322-325.
[5]王金水,陶德臣.茶文化发展现状及主要趋势分析[J].农业考古,2004(2):107-111.
周媛媛(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与文化对比研究。詹 旺(1980-),男,河北保定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