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课堂上如何开展课题教学

2017-02-04 15:00李建平郭仕荣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课题研究教师

李建平+郭仕荣

高中地理课题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新的最有成效的教学手段。

一、地理课题教学的内涵

地理课题教学是指地理教师在围绕课程纲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要求而所做的具体工作——即对课堂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合作学习团队,通过理论学习、案例研究、实践探索等研究行动进行的教学活动。

(一)地理课题教学的原则

1.评价原则

学生对于地理课题的习惯反应是“会”与“不会”,地理教师对学生的试卷、作业、练习和课题研究则总以“对”“错”来评判。地理课题教学要求是在问题研究上对于不同学生的区分不是会不会做,也不是做对还是做错,而是表现在所作研究的不同深度以及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过程和表现。例如,“学生能够发现这一点,已经很不简单;如果还能自己收集一些资料,学习一点课本上没有的新知识并能正确分析这一现象,那就很了不起”。这样的地理课题研究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同时又给各种程度学生的发展留出了很大的空间。针对研究课题的这种特点,对学生所做工作的评价要有新的标准。对学生的工作应该给予总体的评价,指出其特点与不足,不能只给一个简单的分数或者“对”或“错”,需建立一个既考核过程又重视结果,全新的多元化的地理课题教学评估、评价体系与标准。

2.自主选择原则

首先课题的选定是自由的,无需受课本进度、内容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爱好、兴趣选择研究课题。课题组参与的学生也是自己选择组合的,一个研究小组人数可多可少,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不干预。但一个班的研究课题不得少于4个,这样可以让大部分学生有活动可参与,还能照顾到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需要,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课题科学探索的机会和体验,以获得成功的快乐!

3.内外结合原则

课题研究应以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内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为例,每个章节后都有一节问题研究教学,其实它就是一个课题研究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起来,并在课堂上给学生留足时间用于学生的汇报和交流。课外组织好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地理课题研究活动,使课内、课外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教学体系。

(二)地理课题教学的特点

1.价值观

高中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重要阶段,课题教学有助于达成这一目标。如:臭氧层的保护涉及无氟冰箱的推广,但是无氟冰箱比氟利昂制冷的冰箱成本高,消费者花较多的钱但本人并不直接受益,对这个问题应该采取什么宣传策略?许多报导说,臭氧层的破坏使皮肤癌的发病率上升,其实皮肤癌主要是白色人种生的病,黄种人很少有这种病,黑种人更是与它无缘。当今世界上的医学资料大部分来源于西方国家,国际传播媒体也基本上由他们控制,事情的严重性会不会被夸大了?这里是否也有某种形式的种族偏见:研究课题为这类问题的深入讨论留出了很大的空间。

2.多视角

实践中的地理问题大多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只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需要权衡利弊进行评价。我们过去的地理知识教育却把这样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要么对,要么错,没有选择。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脱离实际,思想绝对化,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现行地理课程标准和高考有意识地选取了一些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课题进行组题,目的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过去我们认为,科学界没有定论的内容不应在中学地理课程中涉及,其实不能一概而论。让高中学生接触一些目前还有不同认识的课题,有助于学生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探索的热情,培养创新精神,避免思维的片面化。

3.实践性

中学地理教育一直重视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和解释自然现象中的应用,但是仍然存在某些脱离实际的倾向,表现之一是对于地理规律、量的认识的绝对化、理想化。实际上,地理学中的一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近似规律。例如,教科书一直说风的大小跟地转偏向力之间无关,与地面摩擦力有关,但是通过“研究风的成因”这个课题就会看到,实际情况与这种说法是有较大偏差的。而且要复杂得多,学生可以体会到理论和实际的差距。

二、地理课题教学类型

1.知识的应用型

也称为验证性实践型:这类课题研究的前提是认为学生已经掌握所涉及的知识,因此教学的目的不是探索新的知识,而是在学过相应的知识之后通过地理实践进行验证。研究者首先对知识进行学习理解,然后移植到自己的实践中。重点是验证该知识对学习者的自身的适用性,可锻炼思辨能力。此类课题是站在先人已有的成果基础上,研究难度较小,学生易进入角色,比较适合中学生。

2.技能培训型

此类课题研究目的是通过学生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课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一些基本技能:简易地图制作、社会调查、自然现象的观察、简单地理实验的操作等等。注重现实性和实用性,操作面一般很广,除了某些单纯的技能训练性实践外,同时也注重学生综合技能的

获得。

3.探索性实践型

这类课题实践是为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由部分地理教师借鉴其他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引进地理课堂的,和传统的地理实践课题相比,实践内容可能相似,但是按照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去设计,学生的心理活动大不一样,得到的训练结果也不一样。探索性地理实践所用的方法却是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学会这个方法将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教师有意安排这类实践活动,目的是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而不是为了多学一个知识点。课题研究重点是强调发现新方法、发现新规律。它对教师和学生要求比较高,需要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教师去指导。

课题研究教学类型还有很多,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同时运用多种方法。

三、地理课题教学实践

1.课题的选择

以探索天长园丁新村社区地理环境为例:首先社区地理不同于课本的区域地理,它是地理和社会的结合与交叉,教师提醒学生:首先地理课题研究的内容不要只限定在地理学的基本要素范围内,还要扩大眼界,可以选取与居民生活有关、与社区文化、发展有关的方方面面。其次,制订完整的课题研究计划:如,安全、时间、器材等要求,调查、记录表格制定、研究者个人日记、感悟记录本等。

2.实施研究

在确定好社区地理探索课题后,定好小组成员并进行科学分工,同时对社区环境具体情况列出细化表:如,植被覆盖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主要植物和植被特点、垃圾处理情况、污染情况、水体情况、噪声情况、气候状况。对各项列出的材料再进一步细化,如污染情况可分为:名称、分布、污染类型、群众反映、处理情况等。探索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与知识背景和技能相结合,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课题对社区有用、有意义,又可以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或指导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科学设备,为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提供条件。在学生进行观察时,一定要利用先进科学设备对一些稍纵即逝的地理、社会现象进行拍摄,留下珍贵资料。探索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教师要对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和解决,要多肯定,少一些负面话语。活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比课堂说教强得多,而且,课堂上无法做到合作、团结、友爱,在活动中都可以得到深刻体会。

猜你喜欢
课题研究教师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最美教师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第一次写课题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