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木(乡镇)图书室的建设与发展

2017-02-04 14:37孟根其其格
中文信息 2016年9期
关键词:图书馆社区服务

孟根其其格

摘 要: 苏木(乡镇)图书室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生物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浅析了苏木(乡镇)图书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可持续发展中的策略。

关键词:社区 图书馆 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9-0036-01

苏木(乡镇)图书室是公共图书馆在牧区的发展和延伸,是牧区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旗(县)、苏木(苏木)、嘎查(村)三级图书馆网络建设的重要环节。苏木(乡镇)图书室作为衡量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步伐。因此,探讨苏木(乡镇)图书室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木(乡镇)图书室的定位

目前,苏木(乡镇)图书室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相对落后;二是对其发展定位不足。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对其,政府部门重视不够,投入太少,使得苏木(乡镇)图书室发展受到限制,其建设与发展要么原地踏步。要么功能萎缩。尤其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客观上给苏木(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带来了冲击和挑战。面对苏木(乡镇)图书室发展中的内外部环境,每一位基层图书馆的管理者都会感到茫然。确切地说。工作压力、心理压力也大。图书馆史学家约翰逊在《西方图书馆史》中指出:“在书籍和图书馆的历史中,人的因素始终是重要的。”从某种意义讲,馆长的水平,代表着一个图书馆的办馆水平,图书馆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馆长。作为基层图书馆的工作者,在压力面前。我们要静下心来,好好滴反思,我们为何不调动人为因素呢?我们的确应该改变自己,改变传统守旧的思维方式,要与时俱进,做一个社会活动家,游说政府,争取政府、社会对图书馆事业的支持,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逃避,更不能怨天尤人。要用新思维去考虑问题。只有勇于面对,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不懈努力,我们的图书馆就一定会兴旺起来、因此图书馆的管理者应当高瞻远瞩,找准自己的定位,打破传统的思维与工作模式,开拓创新,主动出击,发挥人为因素,为图书馆赢得自身的生存机会和发展空间。

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

苏木(乡镇)图书室建设发展面临着分布不平衡的现实问题,苏木(乡镇)图书室是先进文化的载体,是苏木(乡镇)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文化、学习科学、获得生产、生活信息的重要场所。苏木(乡镇)图书室的建立对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整体进程中,苏木(镇)图书室建设史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在西部和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苏木(乡镇)图书室存在着“数量太少,设施简陋、人员素质低、办馆效益差:的问题,更有甚者。有些旗县至今还没有苏木(乡镇)图书室。

苏木(乡镇)图书馆的建设跌宕起伏,兴办较容易,生存很困难,持续发展更难。中央电视台曾播过一个乡镇图书室兴办与消亡的历程:开始集中了万册书,建起图书室;一年后无人问津,关闭了;三年后村民把书分了,这则报道中的现象在我国农村牧区较为普遍。从目前的现状分析,苏木(乡乡镇)存在二个难点:

1.苏木(乡镇)图书室法律地位没有确定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省(自治区)、市(地)、县、区、苏木(乡镇)文化站、社区、村文化室,没有设置苏木(乡镇)图书室建制,这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苏木(镇)图书室的建设与发展。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其中关于“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也只是要求“到2010年,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没有提到苏木(乡镇)图书室建设。目前,只是在文化部《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关于省、地县公共图书馆的评估条件中有一条“社区乡镇图书馆(室)建设”,明确提出了社区乡镇(苏木)图书馆的问题,但是很不具体。在目前七个省市(自治区)的公共图书馆地方法规中,都没有提到乡镇(苏木)图书馆建设的问题;只有三个地方法规中使用了“鼓励社区乡镇图书馆建设”的提法;但在北京、上海的相关法规中明确规定了街道、乡镇图书馆建设的面积和阅览座位。

2.没有单独建制

目前所有的图书室仅仅是设在街道、苏木(乡镇)文化站或社区、村文化室内,不是独立的机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到:“组建图书阅览、广播影视......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意见》中叶提出将苏木(乡镇)图书室作为单独的机构。本人考察了许多苏木(乡镇)图书室,绝大多数图书室是设置在文化站内,而非独立建制单位,这种状况在短期内很难改变。

三、苏木(乡镇)建设与发展途径

1.提高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

提高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是苏木(乡镇)图书室发展的有力保证。苏木(乡镇)图书室建设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政府的支持是实现苏木(乡镇)图书室事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同时,苏木(乡镇)图书室也应该积极想办法,使其产生社会效益,通过社会效益证明苏木(乡镇)图书室建设在创建学习型社区、和谐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赢得各级领导的重视,争取国家财政拨款,为苏木(乡镇)图书室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充分应用现代化技术,加速网络化建设

苏木(乡镇)图书室由于馆藏数量少,应该借助现代化建设手段,借助网络资源,突破传统的借阅模式,为读者提供快捷、方便的网络化服务,在家中或在社区内,点击鼠标就能查到所需的信息。还可以加入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馆藏的网络中,利用资源共享,弥补自身馆藏的不足。积极开展阵地服务、对特定对象的信息服务,同时在社区内增设服务网点,形成服务网络,拓宽服务的内容与范围,实现资料信息的传递。

3.积极开发苏木(乡镇)图书室各项功能,促进苏木(乡镇)图书室的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苏木(乡镇)图书室及时应以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信息需求、知识需求、休闲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传递、校外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是社区成员从社区图书室中获益。苏木(乡镇)图书室及时的成功与否,与苏木(乡镇)图书室的功能定位有极大关系,定位明确就会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提升苏木(乡镇)图书室的地位,引起各方重视,从而促进苏木(乡镇)图书室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熙.学习型社会与图书馆关系研究.中国教育导刊,2008(12)

[2]黄祖祥.新时期“农家书屋”发展探析.图书馆杂志,2010(2)

[3]刘丽,王宝芝.社区图书馆建设实践与思考.图书馆学刊,2010(2)

猜你喜欢
图书馆社区服务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