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琳琳,宁玉兰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社科部,海南海口 571100)
海南传统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研究
詹琳琳,宁玉兰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社科部,海南海口 571100)
传承中国的茶文化,可以继承与发扬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海南的传统茶文化,自身不但具有平等富足的理念与朴素的思想,还可以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早日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目标,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继承与发扬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正是对海南传统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海南茶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
众所周知,茶文化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尤其是海南的茶文化,不但继承与发扬了中国的茶文化,还在一定意义上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学内涵,进而促进了我国的发展。若想在本质上掌握海南文化的发展历程、传承特征以及海南人们的心理特点,必须对海南茶文化发展、继承以及时间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还要在继承传统茶文化的同时与当下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继承与发扬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 茶叶生产有深厚的基础
海南茶叶的生产有深厚的基础,现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在清代时期,就将“水满茶”定位贡品。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海南更加注重茶叶的生产,与此同时,我国在海南构建了主要的货源基地——红茶出口,到1993年为止,海南已有50多个大小不一的农场,茶园面积在12万亩左右,年产干茶总量大约为8000多t[1]。
1.2 茶叶质量高、产量高
海南在我国的最南端,因此,茶叶的收获季节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早1-3个月,海南生产的明前茶被誉为“华夏第一早春茶”。海南属于热带地区,无冬长夏,因此,茶叶生长较快、采摘期较长、产量较高。对于内地的茶园而言,年采摘菜次数为4-5轮,而海南的茶园采摘次数高达7-8轮。由此可见,若在投入相同的情况下,海南茶园的产量会比其他地区多30%左右[2]。
1.3 茶叶生产具有自身的优势
对于茶叶的生产而言,获得的经济效益与热带水果相比也毫不逊色。荔枝每亩平均产400kg,按6元/kg计算,每亩共收入2400元;胡椒每亩平均产100kg,按32元/kg计算,每亩共收入3200元;然而,海南的茶叶每亩平均总收入为5000元左右。但是,热带水果的市场价格一直是剧烈起伏,相比之下,海南茶叶一直呈稳定状态上升。
2.1 海南传统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异曲同工之处——“和”
海南传统茶文化中的“和”指的是人们内心的“和”,如内心的平静、内心的平和等,进而形成一种思想境界。当下,饮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海南传统的茶文化中“和”的理念已经逐渐转化为一种特色茶文化中的“和”。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用各种动植物的品质来形容人们的精神,尤其是海南人,不但崇拜梅兰竹菊的高尚情操,还特别喜爱茶清香与清澈,在悠闲自在饮茶的同时,既可以体会茶的名贵,还可以感受茶文化,陶冶情操[3]。对于海南的传统茶文化而言,不但是一种“待客之道”的体现,更是一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表现出来的“友善”,尤其是在人们的人际交往中,意义非凡,并且已经形成一种和谐理念,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海南传统茶文化中的“和”,其思想更是在寓意着人与自然的相处规律,也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一切都源于和谐相处的内涵。
2.2 海南传统茶文化的文化意境——我国的富强与大一统
文化并非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需要在传承与发展文化中才更有生命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发扬与宣传中,更加需要传统茶文化的的辅助,由此可知,茶文化与我国的内在精神存在密切联系,然而在判别我国个人基本价值的同时,更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的了解。传统茶文化一直在追求平等富强,并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下,一直具有生命力,海南传统茶文化中的“和”就一直在促进我国富强与大统一的发展,希望可以早日实现目标[4]。与此同时,海南传统茶文化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紧密相连的纽带,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一种精神文明,文化的兴盛和物质文明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基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的富强与大一统。传统茶文化正逐渐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之中,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1 提供了实践借鉴与理论基础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中,已经将个人、集体、国家这三者的关系进行适当的定位,充分意识到自由发展的必要性。传统茶文化不但形象的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还提高了国家的道德水平。文化的传播需要教育的辅助,传统茶文化的实践性就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将道德教育融入到茶德、茶道、茶仪、茶艺以及茶文化之中,海南人们可以在饮茶中通过其独有的方式提高教化育人的作用[5]。茶文化充分体现出我国发展对道德水平的关注,茶的独特文化也正是代表着人类道德追求的基本理念,进而促进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茶文化中的道德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主张不谋而合,都是在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其原因是海南传统茶文化在道德水平的培育中已经积累出很丰富的经验,不但在人们的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还促进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
3.2 利于人类尊重自然规律,并形成正确的关系
茶文化在不断的实践中,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论证,不但在人们的心中对大自然形成了敬畏之心,还立于人类最终自然规律的培育。大自然与人类只有和谐的相处,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由此可知,任何文化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更是对自然规律的服从与探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中,和大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既是文化本质的属性,又是全球环境逐渐恶化的必然趋势,在人们对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关系进行探索时,不但可以更深刻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体现出对大自然发展规律的一种尊重,进而形成正确的关系。只有对海南传统茶文化进行深入的剖析,才更加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进而在自然与人类正确关系的形成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开辟了路径。
4.1 利于培育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海南传统茶文化的交流已经成为中外交流的重要桥梁,更加有利于培育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将海南传统茶文化进行输出,可以使其他国家通过海南传统茶文化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茶文化与发展方向,各国家可以在不断的交流中,更深刻的领悟茶文化的内涵,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7]。我国领导人曾说过,只有更好的交流借鉴,才能使其文明更加富有生命力,而海南传统茶文化的发展正是在践行这句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中必须要不断的对资本主义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并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以及其它文明形成正确的关系,才能在不断的发展中发扬传统茶文化。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的交流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不断的借鉴与融合也是我国发展之本,也更加利于培育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2 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路径
我国在进行国际的交流与发展时,传统茶文化起到媒介的作用,只有不断的继承与发扬传统茶文化,才能培育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初,茶只是海南人们用来招待客人的饮品,随着不断的发展,已经在海南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海南传统茶文化中的媒介正不断的被发掘,既是用来招待贵宾的上乘饮品,又是亲朋好友馈赠的重要礼物。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继承与发展中更要适当引进传统茶文化的媒介作用,只有通过媒介的不断宣传,才能使人们在真正意义上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作用,也只有不断的进行媒介宣传,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最简单的形式转化成人们的基本道德标准[8]。对海南传统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发挥出媒介的最大作用,进而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拓展路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茶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对茶文化的传承、交流以及实践等特征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继承与发扬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传承与践行海南的传统文化,才能发扬我国的传统茶文化,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发扬光大。
[1]周斌.实现传统家训创造性转化的原则与策略——基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J].探索,2016(8):160-165.
[2]刘先春,柳宝军.家训家风: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根基与有效载体[J].思想教育研究,2016(6):30-34.
[3]顾萍,袁久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与路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73-75.
[4]肖贵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5-12.
[5]胡凤飞,陈燕秋.传统文化法治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的关联探析——学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6):92-96.
[6]林贤彪,颜燕燕,闵庆文等.农业文化遗产非使用价值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遗产为例[J].资源科学,2014(7):1089-1097.
[7]冯卫英,朱世桂,黎星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以江苏宜兴阳羡茶文化博览园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7-134.
[8]任洪昌,林贤彪,王纯等.地方认同视角下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及保护态度——以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为例 [J].生态学报,2015(3):6806-6813.
海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2016年课题(《海南地方文化视域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课题号(Hnsz2016-64))
詹琳琳(1977-),女,黑龙江五常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宁玉兰(1981-),女,湖南醴陵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