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玉莹
(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辽宁 抚顺 113122)
遗传学是植物生产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随着科技的进步,遗传学在授课过程中面临着内容更新快、信息量大和教学效果提高不明显等问题。本文采用“慕课”和“翻转课堂”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对《遗传学》进行了全面改革,意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课程的理论深度,提高学生的实践性和创造性。
教育信息化具有的开放、共享及交互的特点,使慕课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新宠儿,不仅具有资源共享的功能,还能设置激励策略、课后习题交流平台、评分系统等,从而实现优质资源的反复应用及共享。此种教学模式将优质的资源与大家分享,不仅对参与学习的学习者不设任何限制,任何层次的人都可以参与学习,而且课程的覆盖面较广,能够满足课程信息量大、更新快的特点[1]。
对于一些普通学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仅通过慕课不能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好解决这一问题。所谓翻转课堂即颠倒教与学的过程,学生先通过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及布置的思考题传递新知识,然后,老师在课堂上通过讨论探究思考题,完成知识的内化。这种教学模式的颠倒虽然大幅度改变了教学环节过程,但在教学中的优势很明显,一方面,学习视频及资料可以重复的使用;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全程互动,增强了学生间及师生间的协作互动[1]。
依托“互联网+”,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将线下教学转至线上,打破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2]。教师可先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慕课自主学习并完成任务,解决课上时间不足和学生基础不均匀的问题。同时,课程辽宁省精品视频课《遗传学》在超星平台中设置的习题区、讨论区等,同学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在线上通过超星平台进行提问及讨论,加强知识的内化[3]。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颠倒了教学过程,即先学后教,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下,通过慕课资源主动学习、完成作业。例如“性连锁”这一章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布置一个案例“雄蚕吐的丝又白又亮,那么,桑农如何养蚕才能节省成本呢?”这样学生通过慕课的学习,理解性连锁的基本概念及特点,然后通过分析完成本实例[2]。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随时遇到的问题可以在线讨论,也可以做成PPT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并研讨,教师则继续设置引导题,引发学生思考,如导入的基因应如何选择?如何导入?以引导学生思考,达到知识点完全掌握。
本次教学改革采用的慕课系统中课程的设置主要分为四个模块:(1)课程目录,显示主要章节,并每个章节都配有知识点导学、教学视频、章节测验,可以帮助学生疏导知识点,反复学习。(2)讨论区,主要是针对章节中对应的一些遗传现象及难点提出的遗传问题。(3)资料区,主要是上传一些学习相关资料供学生阅读。(4)作业区,对重点章节额外布置作业。具体模式如下: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反馈,学生对遗传学的新教学模式较满意,尤其是超星平台设置的成绩评价系统,能真实反应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鉴于此,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以积极开展这种多维互动的模式,既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拓展了新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了教学质量。可见,有机融合慕课与翻转课堂能有效解决教学资源不均的现象,缩短不同等级学校间的差距,共享名师资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3]。
1 姜艳玲,国荣,付婷婷.翻转课堂与慕课融合促进教学资源均衡研究[J].2015(4)
2 陈吉荣.国外慕课研究最新发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1)
3 李碧春,徐琪,张亚妮等“.互联网+”背景下《动物遗传学》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家畜生态学报,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