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琴
(吉林省东丰县农业局植保站 吉林 东丰 136300)
大豆病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杨丽琴
(吉林省东丰县农业局植保站 吉林 东丰 136300)
大豆种植生产中由于气候变化、管理不善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感染各种类型的病害,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常见病害的发生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从而保障了大豆的优质和高产。
大豆栽培;常见病害;发生特点;防治技术
大豆具有丰富的价值,除了食用、饲用外,也是甘油、人造橡胶、高级润滑油等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材料。如果大豆种植过程中受到病害影响,一方面是会造成减产,另一方面则是降低大豆品质,这些都会影响大豆种植收益。
根腐病多见于大豆植株的幼苗期,主要的致病细菌以腐霉菌、疫霉菌为主,在春季低温或田间有积水的情况下,大豆植株根部呼吸作用受阻,容易受到病菌侵害而染病。患病的大豆植株根部及根部以上5 cm左右会出现褐色的病斑,病情严重时会出现根、茎腐烂。上部叶片因得不到营养、水分供给而出现枯黄现象。大豆根腐病一般不会导致植株完全枯死,但是由于营养不良,大豆植株的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俗称白腐病,多发于大豆植株的幼苗期,如果防治不及时,在成株期也会发病。大豆菌核病的主要治病因子是核盘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菌大量繁殖。大豆菌核病发病初期,茎部靠近地面的部分出现墨绿色的病斑,随后病斑逐渐向上扩散。此时如果田间湿度较大,病菌还会形成白色的菌丝体或霉层,进一步加速大豆植株茎秆的死亡。由于茎秆腐烂,田间会出现大面积的倒伏现象,大豆减产严重。
又称褐斑病、蛙眼病,是我国发病面积最为广泛的病害之一。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大豆植株的叶片,严重情况下也会对茎秆、豆荚产生影响。大豆植株染病后,首先在幼苗的叶片上出现深色的圆形斑点,随后病斑面积逐渐扩大,最后整个叶片全部枯死。在田间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这些斑点的边缘区域还会出现霉层。
针对大豆根腐病的治病原因和病害发生特点,可以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以确保防治取得良好效果。其一是农业防治措施,在大豆种植前做好种子的优选处理,挑选适合本地环境、抗病能力较强的种子品种。选择晴朗天气进行田块深耕,利用阳光杀死土壤中残存的病菌;如果田间有积水或是遇到连续性降雨天气,还应当进行晾田。其二是化学防治措施,对于已经出现根腐病的地块,可以使用对应的化学农药兑水浇灌。常用的农药有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浇灌次数,一般2~3次即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
大豆菌核病的防治也可以分为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农业防治:结合往年本地大豆种植经验,确定田间种植结构。选择株型紧凑、叶片上举的抗病品种,可以保证田间透光、通风性能良好,有效抑制菌核病菌的滋生。如果往年该地块发生过菌核病,则要深耕、翻晒以清除病残体。化学防治:在田间刚刚出现大豆菌核病时,应当立即使用40%的多硫悬浮剂800倍液进行浇灌,可以起到有效的控制效果;后期发生并且较为严重,可以使用15%的治萎灵500倍液、50%的复方菌核净800倍液防治,效果显著。
首先,选育抗病品种利用耐病品种。不同地区的适用品种也有一定差异,常见的抗病品种有鲁豆10号、绥农8号、合丰26号等。其次,实施有效的耕作栽培措施。合理轮作,收获后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在生长期间若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建立无病田留种或过筛法严格选种,种田与周围病原隔离。播前可药剂拌种。再次,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40%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多菌灵胶悬剂、70%甲基托布津、50%退菌特和75%百菌清等。最后,切断病毒病媒介。蚜虫是病毒病主要媒介,所以防蚜虫是防治大豆病毒病害主要技术之一,应将蚜虫消灭在点片阶段,才能取得防病效果。
[1]韩晓增,何志鸿,张增敏.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大豆重迎茬减产控制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专题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J].大豆科技,1998(06):7~8.
[2]沈建鹏,杨峰,周玲,等.黑龙江省拜泉试区大豆重迎茬减产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报告 [J].大豆科技, 2001(04):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