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超
陶瓷山水画,是一种表现山川之妙并能为人类寻求某种精神寄托的瓷上绘画。它受传统中国画的影响并逐渐发展成熟。素有瓷上国画之美誉。中国的山水画起源甚早,翻阅史书记载,远在秦汉时期已有了山水画,其代表作《游春图》就是迄今为止我们有据可查的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山水画。因陶瓷山水画受传统山水画的影响之原因,因此陶瓷山水画处处能找到中国画的笔墨痕迹。尤其是从透视理论上分析几乎与中国画一脉相承。
所谓“透视”学在绘画上应用,即画家在创作的时候,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正确地表现出来,使之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透视”也是绘画常用到的术语,它有着一定法则和规律的。在表现客观存在的物象,即使是同样大小、高低,在一定的视域范围内也会产生视觉变化的。而西画多采用焦点透视如同相机,在固定立足点上,只能拍下视域以内所能见到的画面,视域以外的物象就不能摄入了,因而受到空间的限制。中国绘画在透视上它遵循透视的基本法则与规律,又不拘泥于一般的法则、规律。画家的观察点不像“焦点透视”固定一个地方,也不受一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移动立足点进行观察,各个不同立足点所看到的内容都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组织进画面上来,使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更全面更生动,这种透视方法叫着“散点透视”,也叫“动点透视”。山水画能够表现出“咫尺千里”的开阔画面,便是中国山水画对透视运用的要求。绘画的透视法在中国传统上称它为“远近法”。
透视法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文献上早有记载。战国时荀况在《荀子·解蔽》篇中有一段记载:“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从山下望木者,千初之木若著,而求著者不上拆也,高蔽其长也。”这段话把“近大远小”的法则论述出来了,透彻地分析了中国画的透视法则。唐代王维更进一步地总结山水画中透视关系的要诀,他在《山水论》中提出“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远水无波,高与云齐”。可见当时山水画家是重视并运用透视规律的。尤其是到了宋代,如北宋郭熙提出了“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透视法。后来韩拙又提出了“阔远、迷远、幽远”的三远论。更进一步地细分了透视的论述,从一系列的古代画家在透视散点论述中,可见他们的确花了不少的精力,作了认真的探索、尝试与论证。因此,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法在宋代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隋代展子虔所作《游春图》已能够把平远、深远的透视法结合起来表现。在当时是获得了创造性的发展,成为日后陶瓷山水绘画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点。
陶瓷山水绘画与中国画重要的区别特征是:一个是在宣纸上作画,以水墨为绘画颜料;一个是在瓷坯、釉瓷载体上进行作画,以化学成分为颜料,并在高温之后才可见分晓。尤其是陶瓷载体的造型变化多样,这也就决定陶瓷绘画创作的难度。因陶瓷载体的造型多样,这也就决定了陶瓷绘画的“透视”应用更为复杂。例如扁壶和高瓶你又怎样去在一高一低的器型上应用“透视”法则去设计创作呢?因此作为陶瓷绘画的创作者就必须修养好绘画的“透视”学。根据器型的不同,很好地运用“透视”学中的“高远、深远、平远”的透视法。
“高远”是自下向上看,是一种仰视。在绘画中主要突出雄伟、高大、气势磅礴的景物,仰视的高远,应该是远而高,达到高山仰止的艺术效果,突出“高”的形式感。汪野亭所绘浅绛彩山水纹笔筒《清江放艇》,他根据笔筒器型的高而窄,运用了“高远”透视法,完美地再现了气势宏伟的山水景观,感觉山下人一眼望去,高山连绵不断,好一派壮观景象。笔筒的另一面是依山傍水画面,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两艘华丽的高篷游艇随波荡漾,为静止的画面增添的动感与生命气息,画家在不大的卷幅上以妥善的经营、细劲的笔法和绚丽的色彩,画出了青山叠翠,花木葱茏,波光粼粼的春光佳境。
“深远”是站在山前或山上远眺的“透视”点,有移动视点的感觉,绕过前面近山,才能见到山后无穷无尽的景色,落到画面上就出现山重水复,使人望之莫穷其迹、不知其为几千万重的艺术效果。深远法所表现出的景物既有深度又有远的感觉,这种方法宜于表现幽深的意境,既是“境深要能曲”,又能“境深尤贵明”。汪野亭的《山川秀色》,它的“透视”是根据瓷板的横向来设计的画面,作品构图均采用深远与高远兼用的方法布局,空间极其开阔深远。远景奇峰高耸,层峦叠嶂,青松怪石,飞瀑流云;远山显于云雾生处,朦朦胧胧,虚实相生,山石多用折带皴及短披麻表现,并且渗入斧劈皴的擦笔技巧,主次分明,皴擦点染,深浓浅淡,形质俱佳,写苍山之巍峨雄浑。中景用线疏简,亭子、林石、水域,皆描绘的诗情画意,林木葱茏,参差错落。近景春花、垂柳、松石、人物,一派生机盎然,犹如陶潜所述桃花源。
“平远”就是在平视中所获得的远近关系。正因为视线的平,致使近大远小的差距比深远要突出得多。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平远接近于焦点透视。只是由于中国山水画在表现上具有特殊的处理方法,取近少取远,或取远少取近;又如在画面上将视平线放得很高(或在画外面)等等。《清江晓发》是汪野亭典型的“平远”之作,以近大远小来突出农舍和小桥,山间小道、小桥和水舟上都绘有来往人客,画面显得生气十足,瀑布飞流直下,大雁水面飞翔,远山被“云烟平之”。好一派风光秀色,是一幅描绘自然景色为主的青绿山水画卷,表现人们春天出游的情景。
“散点透视”可使画面变化无穷。散点透视根据内容与形式的需要,可以不受视域的限制,根据主观意图,在同一个画面上,画出几个不同视域的景物,所以有人把它称为“移动视点透视”。这种透视法是中国山水画表现上的传统特点,其中包括步步看、面面看、近推远--以大观小、远推近——以小观大、专一看、取透视、六合远。这些都是中国古今画家经过长期观察、反复实践得出的一整套传统方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透视法,它使中国画家在写生创作上获得了极大自由,丰富提高了山水画的表现力,例如《清明上河图》,它是我国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北宋著名民俗画,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为我们展现出了北宋汴京港口人们的生活习性,“散点透视构图法”是本幅画中绘画手法之一,散点透视法是画家常用的绘画手法,旨在从多个角度去表现事物特征,使得作品中的画面形象更鲜明、生动、丰满,更富立体感,《清明河上图》作者正是采用这一散点透视绘画手法从多个侧面去刻画人物的形象,画中我们可清晰看到北宋时期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各种身份地位人物形象及驴、牛、骆驼等牲畜,由点到面慢慢透出整个画面,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无一都深刻细腻地铺展于画中,散点透视法使得画面的布置更有层次感,情节的设计更为丰富,譬如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均错落有致。情节中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丰富的现实生活娓娓道来。中画,作者利用这种散点透视构图法很好地安排画中1695人物,还有60多匹各种牲畜,20多只木船,30多栋房屋楼阁,20多件推车乘轿等等,散点透视构图法使得它们每个形象都有循可见,为我们展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北宋民俗生活景象。不同人物从事不同工作,衣着各具特色,神情气质各异穿插不同活动,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完驻足难舍、回味无穷,如此形象生动记录了中国12世纪前北宋民俗生活风貌,堪称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散点透视画作。
为了使陶瓷绘画艺术具有更强的表现力,适当吸取西画透视方法中能为我所用部分,也是必要的。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一样都讲究画面透视效果,只是透视的观点和方式的不同,一幅透视感好的山水画会使观者产生跨过画框就能进入画面深处的感觉。使观者对平面景物图形产生空间意识感和立体凹凸感。所以我们要在绘画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绘画透视的表现方法,使作品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