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波教授辨治眼疾验案举隅

2017-02-03 07:13:52尚亚南邱波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右眼黄斑水肿

尚亚南,邱波

邱波,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眼科学科带头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张梅芳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眼科医疗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邱师辨治眼疾验案介绍如下。

1 络瘀暴盲

李某,女,47岁,自由职业者。2016年9月29日首诊,主诉右眼眼前黑影飘动1个月余。2016年8月出现眼底出血,外院诊断为玻璃体积血,9月21日外院行右眼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既往高血压病史。查裸眼视力右眼0.2,左眼1.0,矫正无变化,双眼眼压及前节正常。右眼玻璃体积血,视盘色红,边界模糊,视网膜片状出血,上方静脉迂曲怒张,呈腊肠状,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征(+),动静脉比约 1∶3,动脉血管壁反光增强,呈铜丝样改变,黄斑中心凹反光(-)。左眼视网膜动脉硬化表现,大致同右眼。患者精神紧张,痰多难喀,纳眠尚可,舌质淡,苔白微腻,脉细弦。西医诊断:右眼玻璃体积血;中医诊断:右眼络瘀暴盲(气滞血瘀)。嘱其控制血压,勿紧张动怒,心态平和。方药予生蒲黄30 g(包煎),旱莲草、生地黄、血余炭、荆芥炭、牡丹皮、郁金、仙鹤草各15 g,丹参、桃仁、红花、陈皮、法半夏、甘草各10 g。7剂,温服。二诊:查视力:右眼0.8+,右眼眼底示下方周边部玻璃体积血,后极部视网膜出血吸收。方药上方加黄芪30 g,14剂。三诊:视力:右眼1.0。眼底检查周边部积血较前吸收,予血府逐瘀口服液及益眼明口服液[1]口服。随访至2017年5月,视力稳定。

【按语】络瘀暴盲属于眼底出血范畴,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视力。《血证论》谓“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邱老师主张辨证分期治疗[2]。该患者高血压病史,加之情绪易激动,影响眼底血流循环,最终导致出血,虽已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检查眼底仍可见新鲜出血病灶。《血证论》:“凡治血者必先以祛瘀为要”,“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因此治疗上出血早期以止血为主,兼以活血祛瘀化痰。方中生蒲黄可止血行血不留瘀,荆芥炭、血余炭、仙鹤草加强止血,牡丹皮、白茅根、生地黄、旱莲草凉血止血,丹参、郁金、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且郁金可行气解郁,陈皮、法半夏理气化痰,甘草调和诸药,加用黄芪以补气摄血。待出血止,治以活血化瘀,故以血府逐瘀方,以助眼底瘀血消散;并予益眼明口服液滋补肝肾填精血明目,同时嘱其调畅身心以疗根本。

2 胞轮振跳

李某,女,43岁,医务工作者。2016年3月3日首诊,主诉双眼羞明、眼睑振跳半年余。患病后无法正常工作,曾辗转多家医院,行眼部检查及颅脑CT、MRI检查均正常,肉毒素注射等治疗症状无缓解。刻下墨镜遮面,畏光流泪,眼睑频繁振跳。查视力:右眼0.6,左眼0.8,不能矫正。双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面容憔悴,纳眠差,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弦。西医诊断:双眼眼睑痉挛;中医诊断:双眼“胞轮振跳”(肝郁脾虚证)。与之详谈,嘱其放松心情、听轻松舒缓音乐、适当运动等。方药予归脾汤加减:党参30 g,白术、黄芪、当归、酸枣仁、茯苓、伸筋草、柴胡、郁金各15 g,制远志、防风各 10 g,木香、炙甘草各 5 g。7剂。二诊:服药后纳可,夜眠仍较差,眼睑振跳未有减轻,双眉紧缩,眼眶晦暗,情绪低沉。诉病程长久,恐日后难愈累及家人。见其夫妻和睦,嘱多与家人沟通交流,方药守上方加菟丝子、枸杞子、楮实子各15 g,龙骨、牡蛎(先煎)各10 g,7剂。三至九诊:均与之耐心交谈,其诉每就诊后心情舒畅,眼睑振跳偶有好转,上方继服20剂。十诊:其笑容满面,双眼视力均1.0,诉近期振跳仅偶发数次,继服10剂,症状消除。随访至2017年5月未有复发。

【按语】《证治准绳·七窍门》:“睥轮振跳,谓目睥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也。乃气分之病,属肝脾二经络牵振之患。”结合本病,中年女性,性情内敛,加之久病,长久思虑,耗伤心脾,肝失疏泄,进一步损伤脾气,脾为诸阴之首,目者血脉之宗,脾损则游溢精血不能归明于目,且思之过则气结,气结则血聚,精血上荣输纳亦难,则筋肉失养,胞睑瞤动。故予以归脾汤加减,《医方集解·补养之剂》称其为:“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而诸症悉除矣”。方药中加柴胡、郁金以疏肝解郁;枸杞子、菟丝子、楮实子共奏养肝明目之效,龙骨、牡蛎镇静安神。《丹溪心法》:“五志之火,因七情而起,……宜以人事制之,非药石所能疗也,须诊察其由以平之。”患者思虑较重,予心理疏导,助情志条达。汤药与情志调节合用,促其郁结散去,气机调畅,助精血上荣胞睑,诸证可消。

3 瞳神紧小

朱某,女,27岁,办公室职员。2017年2月16日首诊,双眼“瞳神干缺”病史2年余,发作频繁,激素治疗好转。近日因工作繁重,再次发作,欲求中医药治疗。查视力:右眼1.0,左眼1.0(自镜)。眼压正常。右眼睫状充血(+),左眼睫状充血(++),分泌物不多,尘状 KP(+),前房闪辉(+),瞳孔约 2 mm,等大等圆,余眼前节及眼底正常。形体消瘦,面容忧虑,发热,畏风,咽痒咳嗽,纳眠尚可,舌质红,舌苔微黄,脉浮数。西医诊断:双眼虹膜睫状体炎;中医诊断:双眼瞳神紧小(外感风热)。暂不使用散瞳眼水,嘱其调整工作方式,提高效率,锻炼身体等。方药予以银翘散加减,连翘、金银花、淡竹叶、牛蒡子、淡豆豉、桔梗、柴胡、黄芩、人参叶各10 g,甘草5 g。5剂,温服。二诊:其心情愉悦,眼睛不适症状已消除,KP(-),前房闪辉(-),诉遵医嘱,调整生活方式。继服3剂,巩固疗效。2017年5月随访未有复发。

【按语】瞳神紧小临证病因病机较为复杂,《银海精微·瞳仁干缺》:“劳伤于肝,故金井不圆,上下东西如锯齿,偏缺参差。久则渐渐细小,视物蒙蒙,难辨人物,相牵俱损。治法,宜泻胆补肾之剂。”该患者体质本虚,加之工作繁重,风热之邪趁虚而入,且风邪轻扬易袭阳位,故见白睛红赤等一派风热束肺之象,且白睛属肺,患者近期过于忧虑,过忧伤肺,因而辨其病位在肺,以银翘散清解肺热。方中加柴胡以疏肝理气,黄芩苦寒入肺经,以清热凉血解毒。《本经》言人参叶“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与之详谈,解其忧虑助康复,嘱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复发。

4 视瞻昏渺

方某,女,67岁,退休干部。2015年9月24日首诊,右眼视力下降3个月,加重5 d。既往青光眼病史,右眼虹膜周切手术史,左眼白内障手术史。7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提示右眼视网膜点状出血遮蔽荧光,诊断为视网膜静脉阻塞,1个月后视力好转,未行治疗。现视力:右眼0.02,左眼1.0,不能矫正。双眼眼压及前节未见异常。双眼眼底视盘色淡白,杯盘比约0.8,右眼视网膜血管颞下支区域火焰状片状出血,后极部视网膜点状出血,黄斑区视网膜见渗出、水肿(图1),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提示黄斑水肿(图2)。患者情绪焦灼,舌暗红,苔白腻,脉滑。西医诊断:右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中医诊断:右眼视瞻昏渺(肝脾肾虚,湿瘀互结)。方药予黄芪、菟丝子、泽泻、泽兰、茯苓各15 g,白扁豆、陈皮、白术、丹参、桃仁、红花各10 g,甘草6 g。并分别在9月25日,10月24日行右眼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avastine玻璃体腔注药术,术后均服用上方14剂。11月25日复诊:右眼视力0.4,眼底出血吸收,黄斑水肿较前减轻,予明目地黄胶囊及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11月26日再次行右眼抗VEGF(avastine)玻璃体腔注药术。12月24日复诊:右眼视力0.6,眼底出血吸收(图3),复查OCT提示黄斑中心凹结构基本正常(图4),继续口服明目地黄胶囊,溴莫尼定滴眼液(阿法根)控制眼压。2017年5月复查右眼视力0.6。

【按语】本案患者青光眼病史多年,视神经血管长期受压、缺血,血流动力改变,导致出血,后出血吸收,视力提升,然初期未予系统治疗,病情迁延并发黄斑水肿,严重影响视力,中医诊断为视瞻昏渺。该病易反复且难以根治,西医治疗时效较短且昂贵,中医辨证治疗兼顾根本,故邱老师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年近七旬,肝肾渐虚,精亏血少,目失所养;脾虚不运,聚湿生痰,血运受阻成瘀。西医抗VEGF治疗消除水肿的同时,方药予以祛湿化瘀以稳固疗效。方中茯苓、白扁豆、白术健脾化湿,泽泻、泽兰、陈皮利水祛痰浊,丹参、红花、桃仁活血化瘀;恐伐太过,加黄芪补脾气以养血生血,菟丝子养肝肾以滋目;后期以治本为要,故以明目地黄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中西医结合,有效改善症状并稳定疗效。

图1 右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治疗前眼底像。视网膜颞下静脉分布区域火焰状片状出血 图2 图1患眼OCT像。黄斑中央视网膜增厚,见囊样低反射区 图3 图1患眼治疗12周后眼底像。原受累静脉区域出血吸收 图4 图1患眼治疗12周后OCT像。黄斑区中心凹结构基本正常 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5 消渴内障

陈某,女,69岁,退休人员。2015年11月16日首诊,右眼视物模糊不清2年余,糖尿病病史10余年。查视力:右眼0.4,左眼1.0,不能矫正。眼压正常及眼前节未见异常。右眼后极部视网膜见渗出、水肿及出血,左眼未见明显异常。右眼OCT提示:黄斑水肿(图5A)。平素头目昏沉,喉间痰粘难喀,夜眠较差,舌淡暗,苔微白腻,脉濡细。西医诊断:右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期),黄斑水肿;中医诊断:右眼消渴内障(脾虚湿困,痰浊瘀阻)。嘱其调整饮食,积极控制血糖,情绪乐观。中药予竹茹、泽泻、车前草、枳壳、茯苓、法半夏、菊花各15 g,陈皮、桑白皮、菟丝子、女贞子、甘草各10 g。7剂。于11月17日行右眼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术1次。12月14日复诊:诉视物较前清晰,觉周身乏力,口淡,排便不爽。予黄芪30 g,蒲公英 20 g,茯苓、泽兰、泽泻、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各15 g,丹参、白扁豆、白术、陈皮、炙甘草各10g,大黄6g。15剂。2016年1月16日复诊:视力:右眼0.6,复查OCT黄斑水肿较前减轻(图5B),予消朦灵片[3-4]及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2016年5月复查视力稳定,OCT检查显示黄斑水肿较前好转(图5C)。

【按语】本案患者糖尿病多年,黄斑区水肿,予抗VEGF治疗减轻水肿,兼以中药稳固疗效。消渴内障是在消渴素体阴虚的基础上,阴虚内热、阴损及阳进一步发展至阴阳两虚、目睛失养,治疗上主张从脾辨证治疗[5]。患者长久居住岭南湿热之地,损伤脾气,脾虚生痰湿,初诊以温胆汤除痰浊为主,加菟丝子、女贞子养阴滋目。二诊健脾祛湿兼以活血利水为法,方中黄芪、白术健脾补气,茯苓、泽泻、白扁豆、陈皮合用除湿化痰,蒲公英清解肺经热毒,大黄通腑泄热。《本草通玄》言“泽兰,芳香悦脾,可以扶气;疏利悦肝,可以行血”,丹参、泽兰合用共奏活血养血之效。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滋肝肾养阴,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健脾祛湿,改善眼底血液循环。待眼底病灶稳定,以消渴病机[6]为主,治其根本,故以消朦灵片益气养阴、祛痰化瘀。

图5 右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前后OCT像。5A.治疗前,黄斑区视网膜增厚,神经上皮层间高反射,中心凹形态消失;5B.治疗8周后,黄斑区神经上皮层间少量高反射,中心凹形态可见;5C.治疗24周后,黄斑区中心凹结构基本正常 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小结

《眼科金镜》:“目病之起因,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之伤也;外感有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伤也”。因此邱老师重视情绪因素在眼疾诊疗中的作用,调畅情志贯穿始终;对于眼底病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认为痰瘀作祟,施治时重整体,以气血为基,侧重肝脾肾的调养;疑难眼疾,强调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量体而定,临床上屡有奇效。

猜你喜欢
右眼黄斑水肿
掩其右眼
掩其右眼
视野(2023年18期)2023-10-22 14:30:13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左眼右眼
小读者(2019年24期)2020-01-19 01:51:38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裂孔在黄斑
保健医苑(2019年5期)2019-05-15 01:07:34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23:51:02
TA与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BRVO黄斑水肿的对照研究
激光治疗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