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三历史复习的一些思考
——初三历史三轮复习模式的优化研究

2017-02-02 20:29:31梁建芹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考试题史料针对性

梁建芹 王 红

(山东省潍坊第八中学 山东 潍坊 261000)

对初三历史复习的一些思考
——初三历史三轮复习模式的优化研究

梁建芹 王 红

(山东省潍坊第八中学 山东 潍坊 261000)

历史中考复习模式的改革,要有清晰的复习思路,要精心设计并上好复习课;时刻关注中考命题走向,确保复习方向的正确性;注重试题研究,提升试题训练的针对性,特别要加大对史料题的解题训练。

历史复习;模式改革;关注中考;注重研究;确保效果

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历史中考已从应试型考试转向能力型考查。在此,笔者就历史中考复习中的一些问题谈几点体会。

1 教学模式和复习模式都要有改革的思路

传统的历史复习课大多以串讲、练习、背诵为主。新的历史教学模式倡导素质教育,充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历史知识和感悟历史的魅力,提高历史素养。从历史考试的关注点来看教学模式的改革轨迹是:从八十年代的知识本位到九十年代的能力本位再到新世纪的问题意识。

长期以来,历史学科尤其是初中历史学科的地位不高,学生兴趣不大,导致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情况比较普遍。所以,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是千方百计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让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断建构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形成学习历史的能力,拓展了视野,进而提高历史素养。在复习过程中,要从拓展学生视野的角度去梳理历史知识,从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角度设计课堂活动,从引发学生思考的角度设计问题。

2 精心设计并上好复习课

提高历史复习课的效率,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中考的教学效率。复习课是通过比较、归纳,形成知识的网络化、系统化,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锻炼学生解读历史信息、总结归纳、迁移历史知识的能力。上好历史复习课是搞好复习的基础。首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复习课既要有基础知识的复习,又要有适当的拓展和延伸。适当提升复习课的深度与广度,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时间安排要合理,训练时间要充足,复习课的训练尤其关键。训练要突出基础、紧扣重点、锻炼能力、形式多样。其次,教学形式要活泼多样。比如用多媒体教学或学案教学等,教学中使用表格式、比较法、讨论法等。

3 时刻关注中考命题走向 确保复习方向的正确性

考试题改革,给持证复习备考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研究考纲和题型将有助于我们的复习备考工作。从目前的中考历史的命题走向看:一是单纯考查学生记忆能力的题目明显减少,而对时间段的考察模式改成结合具体的情景进行考查,减轻了学生死记硬背的负担。二是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化。不仅有文字,还有实物、图片、图表、遗址、影像、视频等各种形式,所以近些年的中考试题在这些方面做出许多有益的尝试,特别是以图片、图表、漫画、诗词、歌曲和关键词提炼等形式呈现的历史试题增多,不仅选择题有涉及,材料题中亦有涉及。

4 注重试题研究 提升试题训练的针对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中考历史试题呈现出整体稳定,渐进创新的特点,试题注重对过程的考察,对史料的应用,对长时段历史趋势考察,把中外历史事件进行对比考查,加大了理解、判断甚至评价层次考查,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化等等特点。如果我们还固守“背多分”这个法宝,不做相应的分析、研究和有针对性训练,估计不会出现太乐观结果。因此,要注重考试试题的研究,提升中考试题训练的针对性。

5 加大对史料题的解题训练

对史料题考查是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历史素养的重要方法。史料是学习历史的基础,当前中考试题中不仅仅是材料分析题有史料,越来越多的选择题也引入史料,并且引入的史料种类繁杂,除传统的史籍、当代著作、论文外,结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还引用了大量的图片、诗词、歌曲、时代流行语等史料,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归纳、整理、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这类题型很容易丢分。因此,针对史料题,我们备考策略是要注意收集相关史料,并且进行专题训练,指导学生做题步骤,解题技巧,通过训练让学生形成解读此类史料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一要注意训练的层次性,从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再到运用信息,最后利用信息做出合理评价,切不可颠倒顺序,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二要注重方法指导,从如何寻找关键词,如何理解史料信息,如何利用信息进行相关评价等等;三要坚持经常性的训练,如果可以,每节课都要做相关训练;另外,对于开放类和半开放性题目要训练学生如何提炼关键词,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猜你喜欢
考试题史料针对性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一道集训队选拔考试题的推广
中等数学(2020年4期)2020-08-24 08:08:40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史料二则
郭沫若学刊(2019年3期)2019-10-12 08:10:00
例谈几道2018年高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