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伟
浅谈鱼类安全越冬的饲养管理技术
吕 伟
进入冬季,池塘中养殖的鱼类由于受到严寒低温,水面长期冰封水中少氧,光照时间短等多种应激因素的刺激影响,常导致鱼类体质瘦弱,抗病力差,易患病,鱼体重损耗大,甚至引起死亡。为此,鱼类的安全越冬是我场近两年来重点研究探讨的技术问题。我们研究的宗旨是:增强鱼类体质和抗病力,把损耗降到最低,充分发挥生长潜力,提高养殖效益。
(1)防止优势种群藻类死亡造成的水质恶化。每年初冬之时,由于寒流的直接作用,鱼塘的水温会出现骤然下降的现象。温度骤降极易引起一些利于鱼类生长的优势种群藻类大量死亡,使水质不可避免的急剧恶化。而一些小型冷水性的藻类则会逐渐增加,如三毛金藻等,会引起鱼类中毒死亡。我们总结出的防治方法是从防止藻类死亡入手,尽快恢复水体中藻类的含量。所以冬季要经常加注新水,天晴时少量多批次施些有机肥,使总氨稳定在0.25~1mg/L,即可达到预防效果。
(2)保持水体充足溶氧含量,满足鱼类呼吸需要。冬季鱼类耗氧量较低,一般不会出现急性缺氧死亡事故(泛塘)。但在鱼种越冬池和成鱼暂养池中,因鱼群密度较大仍可发生缺氧死鱼的现象。冬季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数量较少,也不宜使用增氧机,保持充足溶氧的唯一有效措施是减少耗氧。冬季暂养鱼池应注意合理密度。我们认为一般保水性好的越冬池,每亩放养10cm左右的鱼种2~3万尾,每亩放成鱼1000~1500kg。但具体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面积、鱼种的大小、鱼的种类、越冬池保水性能和管理技术水平等条件而定。如果冬季鱼池水面结冰时间较长,还需破冰增氧,在冰上打洞,以保证水中的鱼有足够的氧气,防止鱼缺氧死亡。
传统的养殖方式是鱼类在越冬期的3~4个月时间里不投喂食料,鱼类生命活动的能量得不到补充,靠消耗体内营养物质维持生命。随着我场养殖规模逐渐扩大,每年初冬都要囤积大量鱼种和成鱼越冬。据近两年试验,越冬后一般成鱼体重减轻6%~8%,死亡率3%~5%;鱼种因个体小而忍受不良环境的能力比成鱼差,体重减轻10%以上,死亡率为7%~10%;特别是一些体质瘦弱的鱼种,越冬期的死亡率高达30%以上。还因鱼类长期断食,抗病力差,开春后需要较长时间恢复体质,直接影响成活率和养殖产量。
在越冬期适时补充投喂精饲料,不仅鱼体丰满度、体组织和血液等主要生理指标保持越冬前的正常水平,而且平均增重率能达到10%左右,鱼种在冬季摄食和增重的情况与规格密切相关,规格越小摄食越强烈。从整体情况来看,鱼种冬季的摄食强度和增重率略高于成鱼。冬季水温较低,投喂量根据水温情况而定,水温5℃以上时,3~5天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0.5%~1%;连续晴天,水温上升到8℃以上时,鱼类活动增强,应适当增加投喂量。
鱼类越冬并塘的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可因地制宜。一般在鱼类停止摄食,当水温为8~9℃时进行。过早并塘,鱼类还没有完全停食,鱼的摄食量会减少或提早停食,易造成膘鱼体掉,不利于越冬;另外过早并塘水温较高,拉网时易使鱼体受伤。太晚并塘,水温过低,搬运时易冻伤鱼体导致出血,入池后易感染水霉病而死亡。目前多采用引水诱捕方法,这样就减少了因多次拉网造成的鱼体机械损伤。
(通联:221300,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蚕桑指导所 电话:13952277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