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我们青岛见!
站在水产行业的产业视角看,目前,饲料的工业化程度很高了,种苗和水产动保两块依然是战国时代,然而,这两块在整个水产的养殖中,对整个养殖的成败和效益举足轻重。
20年前,饲料产业的格局也是如此,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特种饲料,比如说虾料已经高度整合,四国鼎立。目前展现在养殖户面前,饲料有好有坏,养殖户是分得清的。因为他们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饵料系数。饵料系数代表的就是转化率、营养配比的平衡。
饲料产业在经历了多年的野蛮发展之后,一个简单通俗的标准,就完成了整个产业的整合和饲料品质的整体提升。整个饲料行业的格局因此奠定,几大饲料巨头诞生,行业步入有序、持续的发展阶段。
回过头看水产动保,面对同样的困境、同样的困惑,我们是否能够从中整理出一些业态标准,加速水产动保的良性整合。面对如此纷杂的市场,我们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引导,打造产品生命力,树立标杆企业,从而达到让一批优秀企业迅速脱颖而出,做强品牌,做大企业,这样一定会迅速淘汰一批规模小,缺乏管理的小微企业。把用户对产品的认知浓缩到这些优秀企业上,那么这些优秀的企业一定是行业的雏形和标准。
既然生在一个无法达到产品标准化的行业,我们只能向行业标杆看齐,把目光投向这些产品标准化的企业,亦步亦趋,这个行业整体的竞争方向会越来越清晰且良性。
但是这还不足够。我们这个行业还应提出一个产业思维:水产动保规模化、产品显性化、行业标准化。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平台聚集众多水产动保精英,共同探讨这个产业的方向。在这个平台上,有一流的水产动保企业的掌舵人,能长期走一线的渔药研发专家、还有各企业实战经验丰富的动保配方师,大家在一起分享新成果、探讨新方向。最终,学术界的科研成果转化和市场应用的融合,将给我们动保的产业思维提供强劲的推动力。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聚会,它将决定未来5年、甚至10年中国水产动保的格局和大方向。
10月,我们青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