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解毒最关键!帮对虾顺利度过“白露劫”?12种解毒方法助你轻松养虾

2017-11-02 00:24:08王维厦门科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当代水产 2017年9期
关键词:硫化氢对虾氨氮

■ 王维 (厦门科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9月解毒最关键!帮对虾顺利度过“白露劫”?12种解毒方法助你轻松养虾

■ 王维 (厦门科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9月是对虾养殖的关键时期,其中最危险的莫过于白露期间,民间有“白露劫”一说,说的就是白露期间养殖问题频繁多样,难防难治。9月期间白天水温还很高,但到夜间水温就会明显回落,昼夜温差明显加大。此时的水温已不像之前那么高,渐渐开始适合各种微生物的繁殖。而除少数冬棚区域的多数区域,对虾养殖已进入中后期也是水质底质容易出问题的时期,各种毒素开始渐渐积累到阈值。所以这段时间,容易出现各种中毒症状。既然是中毒,就需要及时有效的解毒,那么了解解毒药物及其用法用量用时用忌就自然是非常必要的事情。

解毒,是很早之前就提出的一个概念。虽一开始不是从对虾养殖得来,但却是在对虾这个品种的养殖发展中逐渐流行起来并发扬光大的,最近几年进而又逐渐用回到其它品种的养殖管理中。解毒,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养虾究竟需要解哪些毒?快20年了,从一开始的酸、碱、药残,到接下来的重金属、氨氮、亚硝酸、硫化氢,再到藻毒、霉毒、菌毒,再到现在业界不时提起的药毒、水毒和底毒,这里我们一项项来做分析。

单一藻相-碱性偏高

藻中毒-黑斑加重软壳肝萎缩

可溶性有机物被氧化之后形成大量泡沫

底泥黑臭,底毒严重

三角罾-扒查残饵底泥情况

藻中毒-黑斑加重软壳肝萎缩

1 碱毒

对于对虾而言,pH值长期超过8.9或短期超过10.5就会出现碱中毒。

症状表现为:肌体渗透障碍(肌肉发白发硬,抽筋坏死),诱发气泡病,易感染病菌或直接因肌肉坏死导致死亡;表皮黏膜组织(鳃、肠)被腐蚀,导致其功能障碍甚至局部坏死,时间一长就会出现生长缓慢和缺氧死亡。处理碱性问题有个原则:水清的把水培浓(依靠大量藻类的呼吸作用来平衡);水浓的把水调清(降低藻相的光合作用);不清也不浓的遮光(常用腐植酸钠调黑水色,降低水体微生态的光合作用水平)补菌(通过菌相的呼吸作用和代谢产物来平衡pH值,早期一般用耗氧型芽孢,中后期一般选择乳酸菌)。

2 酸毒

酸性水质对于对虾来说一般没有较强的毒性,但却有一些隐性影响。长期pH值低于7.7,对虾会出现软壳、红体、褐斑、白浊等症状。虽致死率很低,但必然会影响生长,而且小毛病不断,烦不胜烦。

处理倒是简单:水清的肥水即可(若是难肥,可先进点新水之后先补矿再补氨基酸起藻);水浓的用石灰(没虾用生石灰、有虾的用熟石灰或风化石灰)。多次使用即可。

3 药残

对虾养殖常见药残有:消毒剂、杀虫剂、除草剂、杀鱼药、抗生素等等。以常见药物而言,消毒剂、杀虫剂都可以用大苏打配合有机酸(柠檬酸或EDTA)处理;杀鱼药、除草剂都属于农药,大多数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很难降解,不能通过前面说的方法来处理,常规的办法是用大剂量的氧化剂(二氧化氯、漂白粉、生石灰、过硫、高铁酸钾、高锰酸钾等)氧化之后再用菌相藻相来慢慢分解(过程很长所以要么不用,要么留出较长时间来处理药残);最难搞的就是抗生素,现在很多高密度养殖区域滥用抗生素成为行业无奈,整个养殖区域水质恶性循环越来越难养成为必然。要想处理,不仅要像上面处理农药残留一样氧化分解,还得从机体营养代谢角度通过大量的外用内服多维、微量元素、活菌等药物促进机体内抗生素的代谢排出,哪怕这样仍不能完全避免一些抗生素的继后影响。

4 重金属

重金属离子主要是在苗期影响虾苗的放苗存活率,过了15d到1个月的适应期之后就仅限于对肠胃肝脏的慢性伤害和对藻相菌相的影响。重金属中毒会出现黑色体斑加重(严重时体色会明显发黑)、肌肉发白、抽筋、烂鳃黑鳃等明显症状。处理药物就是我们熟悉的有机酸(柠檬酸或EDTA)。只是使用时要注意,剂量不是说明书上标的那么一点点而是反复多次使用,直到中毒症状减轻为止。

5 氨氮

氨氮的毒性算是各种毒物里排在前面的,它对大虾小虾都有明显的毒害效果。症状体现是:烂鳃、黑鳃、黄鳃、肌肉发白、抽筋等,呈现急性大批量死亡现象,淡水养殖超过0.6g/m3时就具有很强毒性,哪怕是盐水养殖超过1.5g/m3也会出现零星死亡。除此之外,只要是长期存在0.4g/m3左右的氨氮也会对肠道、肝脏有慢性影响,导致后期吸收障碍、生长缓慢、肠炎白便几率增加。处理氨氮有个通用的手法:没虾时可以用漂白粉配合二氧化氯氧化沉淀,之后在肥水时搭配适量的芽孢和光合菌或乳酸菌来慢慢分解;若是养殖过程中就只能用沸石粉+芽孢+光合菌或乳酸菌来慢慢分解。注意处理要保证优良藻相为前提,同时注意底部增氧。另外,若是遇到氨氮突升急性中毒的,也可以泼洒有机酸来短时间缓解一下。最近几年也有一些厂家通过高铁酸钾或高碘酸铁等高价铁的氧化剂配合光合菌来处理氨氮突升的情况,据说效果来得非常快。

6 亚硝酸

主要是在养殖中后期体现毒性,大多数呈现缓慢升高的情况,这种不用太过担心,加勤改底补菌,氧化水体配合营养搭配就能缓解危机。怕的是一些倒藻、泛底或高密度池塘反硝化作用引起的亚硝酸盐突升,这种情况对于盐度不高的池塘简直是致命的。若是高盐度高密度的池塘处理莫过于换水或转塘。紧急解毒则可以用多维、微量元素、多矿、虾青素等药物来暂时缓解,质量好的甚至可以用来硬顶1周到15d时间,当然这个成本非常高,但在一些价格飙升的特殊时期还是值得一试。

7 硫化氢

这个指标其实很早就提出来,但不知为何一直没有得到养殖户的重视,直到近3、4年好几个主养区域出现大面积硫化氢中毒问题,这才让该指标在此浮出水面。硫化氢对于机体是麻痹性中毒,只有中毒很深的虾才会游到池边区域,剧烈弹跳直至死亡(俗称跳跳死)。若是撬起底泥能闻到硫化氢特殊的臭鸡蛋味的恶臭。

解该毒倒是不难:生石灰1亩3~5斤敲碎成小块,均匀干撒到饲喂和污染严重区域即可,既可通过提高碱性降低硫化氢毒性,又可利用生石灰的氧化性处理少量硫化氢。用完后注意检测pH值,只要pH值不超过8.8即可。注意缓解之后还得连续改底处理硫化氢的来源——恶化的底质,才能治标治本。

8 藻毒

不仅一些有毒藻类(大多数甲藻、部分蓝藻、部分裸藻、极少数绿藻金藻等),其实大多数的藻类(哪怕是完全无害的藻类)在死亡之后都会产生少量的毒素。若是出现大量死藻,这些毒素就会成倍增加,自然鱼虾就会中毒,这就是这几年提得越来越多的藻毒素。藻中毒一般虾体会有明显的发黑、发蓝、发绿等现象,同时会有鳃部问题(黄、黑、烂)、红腿、褐斑出现。解藻毒,一些藻毒较容易处理,但一些藻毒却非常缓慢而困难。大致来讲一般依靠4方面处理:氧化,藻毒属于有机毒素的一种,用强氧化剂可促进藻毒降解;分解,与处理农药一样,通过大剂量的芽孢菌或乳酸菌来加快藻毒的分解速度;沉淀,通过沸石粉、活性炭、絮凝剂等有沉淀效果的药物将藻毒吸附沉底,但要记住一定要抽排出池塘;代谢,和抗生素处理一样,通过内服外用营养药物加快机体代谢速度,促进机体排毒。

9 霉毒

这个概念很早就在说,但真正关注得多还是这几年的事。毕竟随着养殖的不景气,越来越多的人已把对虾慢大、肠胃肝脏、早期偷死等问题的症结指向饲料。但笔者认为霉菌毒素虽确有剧毒,但饲料生产过程中一般都会有相关的处理,虽不一定能处理得多干净,但不会导致对虾直接死亡,影响肝肠发育和生长速度确实是可能的。尤其是这几年的白便高发确实很多案例表明与之有关。缓解该毒素其实不太难,交替内外兼用各种活菌(常用是耗氧型芽孢、酵母、乳酸菌、粪链球菌、屎肠球菌、蛭弧菌、光合菌等)同时间插拌喂微量元素、新鲜生姜、大蒜、小苏打等。严重的后面拌喂的也可外泼。这些日常用药操作对于缓解霉菌及霉菌产物(黄曲霉素、赭曲毒素、烟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等)还是有明显功效。另外若要预防饲料霉变,还有个土办法:定期用妇炎洁等妇科洗液药物喷洒在饲料仓库中,严重时和饲料先后泼洒进池塘也可一试。

10 菌毒

随着现在消毒杀菌概念的渐渐弱化,这个概念已慢慢淡出人们视线。而且与病菌的致病性相比,其产生毒素的危害似乎就显得微乎其微。但笔者分析这几年一线养殖问题,却感觉致病菌的致死极可能来源于菌毒对机体的影响。当然这只是推测无法考证,大多数的病菌还是可通过杀菌消毒来处理,从而得到缓解。但一些明显还是病菌影响,消毒杀菌后仍没有缓解好转的池塘,笔者建议不妨从菌毒方向去处理试试,和处理藻毒基本相同。

11 药毒

这个概念很容易和药残混淆,但其实不同。随着对虾养殖用药越来越多、越复杂,很多药物使用之后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多少会一些是有毒有害的。这就需要我们注意看清楚问清楚所用药物的成分和注意事项;尽量少用不熟悉不明确的产品;不熟的产品在前面几次使用时尽量不要加量。这种情况较复杂多样,笔者也只能建议养殖户随时准备着颗粒氧、维C或虾青素、多维、微量元素、粪链球菌、乳酸菌等解毒排毒产品以防万一。

12 水毒和底毒

这几年偶有厂家提及水毒底毒这两个概念。其实就是饲料、粪便、死亡微生物等产生的有机污染积累转化而成。水毒底毒来源一样,区别只在于水毒是溶解在水中的有机毒素(可溶性有机物),而底毒则是不能溶解那部分有机毒素。这在高密度的高位池养殖模式里会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因为很多养殖户发现这几年能排出去的发黑的污水居然不如前几年那么多,哪怕到了高产池塘的后期也一样!而即使是每天加大量换水,池水一样如污水一般的发粘发臭。这就是可溶性有机污染的一个典型现象。土塘养殖户也发现这几年底泥会比前几年更早更快更容易发黑发臭,而这也是不溶性有机物集聚之后不完全氧化的一个明显特征。这两个毒素都属有机毒素,都会令对虾体色发黑,身体发软,肌肉发白,出现抽筋,红腿黑鳃、甚至褐斑毛壳等症状。处理这类毒素无非就是氧化和分解而已,区别在于水毒一般用粉剂的氧化剂或水剂(化水泼也一样),而底毒则是用颗粒的氧化剂。氧化之后都得配上活菌慢慢分解。另外要注意得经常换不同成份的氧化剂,这样不会造成某种氧化产物过多的情况,也能同时防止产生耐药性影响药效。

从上述描述来看,我们平时用得最多的有机酸类的解毒产品实际上在上述各种毒素处理时使用得非常有限。这不是这个东西没有用了,而是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其实我们处理毒素的方案已有很大的发展变化,而随着养殖的发展,各类毒素的纷繁花样层出不穷,这类络合型解毒产品的使用就显得越来越局限。

最后,我再次重复介绍一下塘头简单检查应激、中毒、病菌的建议方法——静置实验:将数尾体色异常的虾放入装有5~10cm原池表层水的白色桶盆中,静置观察30min。若1~3min体色恢复正常,属于应激;若3~30min体色恢复正常属于中毒(恢复时间越长,中毒越深)或轻微的病菌感染;若是30min体色依旧或对虾死亡则是严重中毒(已严重到无法解救)或病菌感染。解毒与消毒是两回事,所用药物往往也会互相影响拮抗。所以检查清楚原因再来对症下药,这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一种负责。

猜你喜欢
硫化氢对虾氨氮
悬浮物对水质氨氮测定的影响
化工管理(2022年14期)2022-12-02 11:43:52
对虾养殖弱势群体的管理
当代水产(2022年8期)2022-09-20 06:46:22
对虾吃料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46
改进型T-S模糊神经网络的出水氨氮预测
云南化工(2021年8期)2021-12-21 06:37:36
沥青中硫化氢脱除工艺研究
石油沥青(2021年5期)2021-12-02 03:21:12
对虾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9:04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当代水产(2021年4期)2021-07-20 08:10:54
硫化氢下铈锰改性TiO2的煤气脱汞和再生研究
能源工程(2021年1期)2021-04-13 02:05:54
干法测定电石中硫化氢含量的探讨
中国盐业(2018年12期)2018-09-21 07:14:08
氧化絮凝技术处理高盐高氨氮废水的实验研究
环境科技(2016年6期)2016-11-10 05: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