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企业困局待解
近日,记者梳理在A股、H股上市的7家内地奶牛养殖企业今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后发现,除庄园牧业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持平外,其余多以净利润大幅下滑或亏损收场。
“奶牛养殖企业目前恶劣的形势,主要由三方面导致,其一是整个乳品消费市场需求放缓,从而抑制对原奶的需求;其二是进口大包奶粉低价冲击;其三是大规模养殖企业经营成本在行业低迷时有集中被释放现象。”资深乳业分析师宋亮对记者分析表示。不过,在乳业专家王丁棉看来,目前国内奶牛养殖企业的困境,由市场竞争压力大、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等诸多原因所致,但就算国外奶源价格提高,也不一定能反映到中国市场来。
“这样的‘怪胎’现象,跟大型企业“玩法”脱不开关系。过去大型乳企倾向于在本土生产,现在则是倾向于在国外加工,再从国外拉到国内市场销售。这样的做法无疑加剧了本土乳品市场竞争压力。有些企业迫于生存,转而使用进口低价奶源,而放弃使用本土原奶。”王丁棉分析道。
从整个乳品行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上下游跷跷板行情加剧。上游养殖亏损一片,下游成品奶企尚能维持稳定增长。为纾解经营困境,有不少奶牛养殖企业试图往下游成品奶突围,但突围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整个奶牛养殖行业何时能脱离困境呢?这是市场最为关心的话题。然而,目前多数人的预判仍不是很乐观。
行业要走出低谷,可能还有一两年的时间,王丁棉表示:“去年国家对蒙牛、伊利这些大型乳企的财政补贴累计达到20亿元以上。如果把这些资金作为饲料补贴,转移到上游民营奶牛养殖企业身上,不仅有助于减轻奶农的经营负担;而且对整个行业的提振效果更加明显。”
“国内奶牛养殖成本偏高带来的奶价偏贵问题,导致原奶不具备竞争优势。如果国家在相关产品标准不进行严格设限的话,这种进口原料奶粉对国内原奶的替代现象,短期难以改变。”宋亮表示,其也建议国家要对现行的乳品以及原奶标准进行修订升级,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同时大力推进以巴氏奶为代表的低温奶的发展。
(林志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