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麦江麦816的选育

2017-02-02 04:52:08戴传刚侯章梅毕天威
中国种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淮麦淮北纹枯病

戴传刚 侯章梅 侍 超 毕天威

(江苏省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宿迁 223800)

优质小麦江麦816的选育

戴传刚 侯章梅 侍 超 毕天威

(江苏省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宿迁 223800)

江麦816由徐954与烟2801杂交并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2010-2012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组小麦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31.8kg,较对照淮麦20增产6.3%,2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2013年参加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24.0kg,较对照淮麦20增产4.8%。2013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属于半冬性小麦品种。幼苗匍匐、株型较紧凑,株高78.1cm,分蘖力强、综合抗病性好、抗倒性强,容重高品质优,高产潜力大,在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前景广阔。

小麦品种;选育;江麦816;容重高;抗性好;高产栽培

江麦816由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以徐麦954/烟2801于2009年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1306,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该品种容重高、品质优、综合抗病性好。本文介绍江麦816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江麦816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选育经过

2001年5月以徐麦954/烟2801人工杂交,组合编号01083;2002-2003年F1种植2行,种子混收混脱;2003-2004年F2种植1400余个单株,从中选26个优异单株;2004-2005年F3从18个株系共中选84棵单株,标号01083-6中选9棵单株;2005-2006年F4中共选66棵单株,标号01083-6-8中选3棵单株;2006-2007年F5中共选52棵单株,标号01083-6-8-1中选1棵单株;2007-2008年F6中共选50棵单株,标号01083-6-8-1-1中选1棵单株;2008-2009年F7混收进入鉴定圃,系谱号01083-6-8-1-1-1;2009-2010年定名江麦816,参加江苏省淮北片早播组预试;2010-2012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片早播组区试;2012-2013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片生产试验,并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2 特征特性

2.1植物学特征 幼苗半匍匐,叶片细长,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抗寒性较好。株型较紧凑,茎秆弹性较好。穗层较整齐,长相清秀,剑叶挺,后期叶片功能期长,蜡质较重,熟相较好。穗纺锤型,穗大码稀,结实性较好。长芒、白壳、白粒,子粒硬质,千粒重高,外观品质好。株高78.1cm,每667m2有效穗数39.8万穗,每穗32.4粒,千粒重42.4g。

2.2抗病性 2011-2012年参加江苏省淮北小麦区域试验进行病害接种鉴定结果:2011年感赤霉病和白粉病,中感纹枯病,抗黄花叶病毒病。2012年中感赤霉病,感白粉病,中抗纹枯病,高抗黄花叶病毒病。

2.3品质 在江苏省区域试验中,由江苏省种子管理站统一抽样送检,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2011-2012年2年平均容重855g/L,粗蛋白含量13.7%,湿面筋含量30.4%,稳定时间6.7min。2012年容重865g/L,粗蛋白含量14.01%,湿面筋含量30.6%,稳定时间8.1min。2015年经宿迁市粮食局粮油质量监测站抽样监测:容重841g/L,湿面筋含量35.5%,粗蛋白含量17.1%,淀粉(干基)66.1%,稳定时间5.8min,最大拉伸助力400N,延伸度165mm,色度(实验出粉)75.1。

3 产量表现

2010-2012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组小麦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31.8kg,较对照淮麦20增产6.3%,2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2013年参加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24.0kg,较对照淮麦20增产4.8%。2015年参加江苏省好品种评比活动,睢宁展示基地每667m2实收产量达555.6kg;2016年宿迁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江麦816进行测产验收,实收产量达587.9kg。

4 高产栽培要点

4.1适期播种 江麦816播期弹性较大,正常年份10月初至11月下旬均可播种,配合适宜的播量可获得较高产量。最适播期为10月10-25日。

4.2精量播种 肥水条件好的地块,播种量不易过大,一般适期播种,每667m2基本苗15万株左右,播种量15kg左右;晚播、稻茬、粘壤土且肥力低的田块可适当增加播种量。播种量过多,会造成群体过大、田间郁蔽、通风透光差、茎秆细软,易发生倒伏。

4.3合理施肥 施肥原则应实行配方施肥,即施氮、增磷、补钾、添微,有机和无机相结合。中上等肥力田块,一般每667m2基施有机肥150~250kg,全生育期施无机肥纯氮15~20kg、五氧化二磷7.5~9kg、氧化钾8~10kg、硫酸锌1kg,如后期缺肥可叶面喷施。氮肥适当后移,基肥∶壮蘖肥∶拔节孕穗肥为4∶1∶5。磷、钾肥70%~80%作基肥,20%~30%在倒4叶、倒5叶叶面追施(3月中旬)。

4.4病虫草害防治 冬前喷撒“奔腾”或“巨星”除草剂除草,一般不需要喷药防治锈病,根据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流行情况,适时化学防治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4-5月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适时喷施氧化乐果或其他药剂防治蚜虫或红蜘蛛。

5 推广体会

2013-2014年经农民投票、测产评比、行业专家打分、评审专家组综合评定,江麦816被评为最受农民欢迎的“江苏好品种”小麦品种;2016年被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确认为高新技术产品。江麦816不仅产量高、抗性强,而且品质突出,深受农民和种田大户欢迎,得到省内外小麦加工企业的认可。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有利于加工企业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品牌,使优质高产小麦生产向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带动加工、流通企业发展,促进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有机连接,延长产业化链条,推进优质小麦的产业化经营。目前我国正在推动粮食供给侧改革,优质小麦品种产业化开发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满足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小麦品质的要求,加大优质多抗小麦的生产与开发是大势所趋。

[1] 孙苏阳,李海军,王永军,等.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5):83-84

[2] 夏中华,金彦刚,杨永乐,等.小麦明麦2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7):83-84

[3] 杨静.小麦新品种科伟11选育及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7(1):77-78

2017-03-17)

猜你喜欢
淮麦淮北纹枯病
睢宁地区优质小麦品种筛选
农技服务(2022年7期)2022-08-11 09:01:12
不同播期和播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淮麦44”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小麦新品种“淮麦35”基本苗数和氮肥用量及运筹试验简报
淮安农科院:“布谷鸟”走进对接点
《淮北枳》
学生天地(2016年10期)2016-04-16 05:14:49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6
淮北 去产能的黑色面孔
能源(2016年10期)2016-02-28 11: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