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晚报》记者 张登军
几天前,纪念《剑南文学》创刊四十周年“我和《剑南文学》”有奖征文获奖名单出炉。在来自四面八方的征文中,作者们用一篇篇文字,回忆起《剑南文学》在他们的文学与人生路上的相伴情景。
四十年,对《剑南文学》而言,是一段历经波折的岁月。四十年,对绵阳乃至绵阳外的文学写作者而言,《剑南文学》则是一方激发文学情怀的净土。
四十年来,《剑南文学》一直是绵阳作家群进军中国文坛的出发点和根据地。在纪念《剑南文学》创刊四十周年“我和《剑南文学》”有奖征文里,作者们用饱含情感的文字,回忆了与《剑南文学》相知、相识并相伴成长的故事。
1981年,张怀理还是大凉山的一名军人,投稿没有定向,无意之间知道故乡绵阳有一本《剑南文学》杂志,便投上组诗《我是一座山》的诗歌,没想到居然发表了,“这是我与《剑南文学》的第一次交集,一回眸就擦出了火花”。
初识《剑南文学》,冯小涓还是三台县的一名医务工作者。她并没有想到,一首诗歌竟然会将《剑南》的编辑吸引到三台与她当面交流。作为一名基层作者,冯小涓当时认为 “有些天方夜谭”的味道。就在当年,她获邀参加绵阳地区青年作者诗歌创作研讨会。这次参会,让她 “极大地开阔了视野”,此后在文学路上一直稳步前行。
2010年3月,青年诗人雨然的诗歌处女作《人在绵阳》在《剑南文学》发表。当时在他的眼里,《剑南文学》只能仰视,但就是从那一次发表后,他融入了绵阳诗群的队伍。
在绵阳乃至省内的作家群中,还有很多作家诗人是通过《剑南文学》的发现和扶持成长起来的。四十年过去了,他们用一段段文字,来回忆与《剑南文学》之间的点滴,太多的生活细节,都被作者们在征文中重新翻出来。
《剑南文学》主编王德宝说,征文中说的很多事情自己都是在场者,很多细节都忘记了,但是他们还记得,“这是《剑南文学》带给他们的温暖”。他认为,那些关于文学的细节“是他们年轻时的故事,也是我们年轻时经历的故事”。
作家张怀理在征文中写到,他当年在《剑南文学》发表的组诗《我是一座山》,后来获得成都军区文学创作奖。
著名作家、《剑南文学》原副主编郁小萍回忆,她当年是在自由来稿中发现张怀理的这组诗歌的。但直到三十多年后她才知道,那组诗是张怀理的处女作,而作者还“从此改变了命运”。
还有更多的人,因为通过《剑南文学》结下的文学情缘,最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著名诗人雨田,早年有不少诗歌作品在《剑南文学》发表,并以此为起点走向全国,后来,因为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调入绵阳市文联,并担任《剑南文学》诗歌编辑;著名作家冯小涓,因为在《剑南文学》发表的一首诗歌与文学结缘,多年的坚持与努力,让她走进绵阳,先是在报纸做记者、编辑,后来调入《剑南文学》做编辑、主编。
北川作家郭志武,最初是北川山乡的一名普通教师,因为文学创作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作为人才选拔从政,但他对文学的情结、对《剑南文学》的感情一直没有丢弃;三台诗人布衣,1990年在 《剑南文学》发表诗歌处女作后,“仿佛握住了一把勇闯天涯的剑”,受此鼓励一直坚持诗歌写作,并“一次次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江油作家刘术云初次走进 《剑南文学》编辑部,收到编辑郁小萍给的“5斤粮票”,他一直舍不得用,因为这是“一位编辑对一位普通作者浓浓的关爱之情”,这份情让他坚持至今,守望在“文学的边沿”。
在《剑南文学》主编王德宝看来,文学爱好者的人生改变,正是来自文学的力量。这份力量,不仅是现实的,更多的是对精神和灵魂的铸造和影响,也因此成就了绵阳作家群的今天。
青年作家钟锦钰在征文中写到,《剑南文学》“不光带给我一片生命得以幽慢生长的美好土壤,还带给我生命之中最重要、最温暖的朋友体系”。
钟锦钰的这番话,在王德宝看来,其实是对《剑南文学》难以割舍的情感。因为在作者眼里,“《剑南文学》就是文学写作者心中的净地”,他们在用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去呵护、守卫,与刊物一起坚守。
“办刊的辛苦、艰难,我们以为只有编辑自己才清楚,没想到作者们早就看在眼里的。”王德宝说,在绵阳及绵阳以远的地方,和很多作者和读者一说起《剑南文学》,他们都“显得亲切而熟悉”,作为编辑,他觉得“过去的青春与热血没有白费”。
2015年,《剑南文学》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被撤销,《剑南文学》改制为企业。文学期刊改制,这在全省属于首例,引起了本地和省内很多作家关注。
《剑南文学》改制后,对版面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实力作家作品的版面。同时利用平台资源,不断开展行业间、读者与作者间的文学交流活动。2015年底,《剑南文学》邀请《四川文学》《草地》《贡嘎山》等省内综合性文学期刊,在平武开展采风创作笔会。活动结束后,几家刊物都推出平武作者专辑,“开放办刊,进一步推动了地方文学创作”。
2016年开始,上半月刊突出文学性,下半月刊立足扶持新人;2017年调整为双月刊,只刊登纯文学作品,“让《剑南文学》纯粹起来、高雅起来,成为文学爱好者心中真正的文学净地”。
三台作家布衣曾比喻“《剑南文学》是一座鲜花盛开的村庄”。王德宝说,这村庄就是文学的净地,《剑南文学》愿与所有文学爱好者共同坚守,“根植绵阳,辐射全国,花繁叶茂”。
《剑南文学》的前身,是绵阳地区文教局创办的综合性文艺季刊《绵阳文艺》,其问世与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各地创作了大量欢呼粉碎“四人帮”和歌颂农业学大寨的作品。在这种背景下,《绵阳文艺》于1977年1月由绵阳地区文教局创办,从绵阳地区各县遴选出部分 “欢呼粉碎 ‘四人帮’和歌颂农业学大寨的诗歌、曲艺、歌曲”,编成试刊号,蜡纸刻写油印500册免费散发。1977年3月,《绵阳文艺》创刊号正式铅印出版,定位季刊,每期印1万册散发地区各县、地级单位及厂矿、学校。
1980年6月,四川省第二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绵阳代表团讨论如何办好《绵阳文艺》,酝酿更改刊名,使其更具文学特征和地域特色,并申请公开发行。会后,《绵阳文艺》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刊名。
1980年10月,绵阳地委宣传部领导在118件来稿中,圈定“剑南”作为《绵阳文艺》的新刊名,取意绵阳地处剑门以南,属唐时的剑南道辖区,而宋代陆游曾在绵阳生活多年,著有《剑南诗稿》。
1981年,《剑南》文艺季刊通过登记,在省内公开发行,但因多种原因,《剑南》在1986年休刊。
1987年复刊后,遇到全国报刊大调整。根据文件精神,除省会城市和少数民族地区外,其余地市一级的刊物一律停办。
当时,著名作家沙汀正在成都休养,四川省作协领导建议《剑南》派人向沙汀和四川省原副省长张秀熟汇报,希望他们“出面呼吁一下”。最终,《剑南》得以保留。期间,绵阳市文联于1986年4月成立,《剑南》编辑部划为绵阳市文联直属单位。
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登记,获国际、国内公开刊号,更名为《剑南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