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赋能授权理论视角下智慧养老的发展

2017-02-01 07:15李新帝胡燕王燕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赋权养老老年人

●李新帝 胡燕 王燕

浅谈赋能授权理论视角下智慧养老的发展

●李新帝 胡燕 王燕

赋能授权是指通过挖掘或激发个体的潜能,以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应用赋权授能理论,开发智慧养老产品,提高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接受度,使老年人开发自身潜力,实现“自助养老”。

赋能授权;智慧养老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议题。我国政府提出构建“9073”模式,即90%的老年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7%在社区养老。通过应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该体系延伸传统养老服务的服务范围,打破传统养老服务的时间和空间束缚,弥补了养老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1]。本文章从赋能授权理论角度探讨智慧养老的发展问题。

1 智慧养老的内涵

智慧养老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提出,又被称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2]。智慧养老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社交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将老人、社区、医护人员、医疗机构、政府、服务机构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老人提供医疗保健、娱乐休闲、学习交流等全方位、综合性、线上线下、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同时对涉老信息进行监测、上传、分析、处置,实现智能交互[3,4]。这种“没有围墙的虚拟养老院”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为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提供了更多的条件。

2 赋能授权理论的内涵

赋能授权,又称为“赋权”、“赋能”,是指通过挖掘或激发个体的潜能,以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赋能授权”的定义根据其在个人、组织或社区中的不同,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解释。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赋能授权指让人们能够增加对自身技能的控制力并改善自身技能,增强人们自我保健和保持健康的能力[5]。赋能授权理论的应用为患者健康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个人层面,赋能授权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个人有能力、有机会为自己的生活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其核心是通过利用资源,培养知识和能力,是个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把握,来提高自我掌控的能力[6]。在慢性病老年人群中,赋能授权指人们积极发展并应用必要的知识、能力、增强信心,以达到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自我满足感、自我效能感、生活掌控感和健康促进的目的。赋能授权使老年病人积极参与其治疗和计划,了解重要信息,参与决策[7]。

在人际交往层面,赋能授权指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提升个体的能力及权力。在社会参与层面,赋能授权强调社会群体的整体性活动对社会政策的影响[8]。

3 赋能授权理论在智慧养老中的应用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而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的趋势进一步加重了老年人照护的压力。目前我国的养老资源紧缺,且长期照护服务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当前的老龄化需求,因此要求老年人充分发掘自身潜力,利用外部资源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照护[9]。通过对老年人赋能授权,肯定其内在力量,激发其参与社会生活、进行自我生活与疾病等各方面管理的自信心,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3.1 通过赋能授权教育,提高老年人对智慧产品的接受度

智慧养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社交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老人提供医疗保健、娱乐休闲、学习交流等服务,使老年人获取信息的途径、信息量增多,增强其参与决策的意愿。且智慧养老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引导老年人主动地去认知疾病、参与社会生活。

智慧养老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老年人对互联网、社交网等智能化产品的接受度和使用度。一项对城市老年人的调查发现,有67%的老人从未了解过智能产品的使用,33%的老年人只使用过手机、电视、电脑及简单医疗设备。而呼叫系统、智能手环、跌倒报警器等的使用率低于6%[10]。分析使用率较低的原因有:智能设备操作复杂,难以学会;老年人经济收入减少,难以担负智能产品的费用;受限于地区与生活年代的条件限制,老年人文化水平不高,对智能产品有畏惧和抵触心理[10]。

基于这样的现状,要积极对老年人进行赋能授权教育,激发老年人的潜力,培养其对知识的渴求度,并为其提供智能产品的使用知识。使老年人克服畏惧感,对智能产品的使用建立信心,主动去探索智能产品。同时要为老年人建立更多的知识获取途径,并且提高智慧产品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使老年人能够接受智慧产品。

3.2 为推进智慧养老的赋能授权建立良好的社会资源

赋能授权在智慧养老中的顺利开展,需要足够的支持和充实的资源。目前智慧养老的发展受到限制,与智慧养老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政策落地不顺利有很大关系[11]。

从市场化方面,智慧养老并没有完全做到市场化经营,智慧养老产品单一,缺乏对老年人的需求做精细化的分析,养老服务产品研发缺乏个性化,因此要从老年人个体需求出发,通过网站、自助服务终端、无线终端设备等,为老年人及家属提供家政、医疗保健、教育、娱乐等个性化服务。且智慧产品的价格大多较为昂贵,企业要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智慧产品的费用,政府在智慧产品的购买上能够提供补助。

从养老产业发展发面,智慧养老产品及系统推广不够,主要靠政府推进,惠及的范围小[11]。政府要为智慧养老企业提供科技支撑及服务支撑,开放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产业的智慧升级。对优质的智慧养老项目加大推广,政府在政策上要支持企业自主研发的优质产品,提高企业的研发积极性。

3.3 智慧养老产品及服务设计要体现对老人的赋能授权

智慧产品的设计应以老年人为中心,注重赋能授权给老年人带来的效果和影响。设计者要真正站在老年人的角度,以老年人的需求为中心进行设计。为老年人提供各项服务时,要有意识地让老年人参与进来,让他们成为服务的主动驱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同时,服务提供者要尊重老年人,承认他们有自我照护的能力,相信他们能够进行自我决策,并鼓励老人积极获取各项信息。服务者要为老人提供有效的方法,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使老年人实现自我赋权。

3.4 将对老人的赋能授权与智慧养老理念相结合,实现老人居家“自助”养老

以居家养老作为主要的养老方式,不仅是我国政府大力提倡的,也是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理念。居家养老因其成本较低,且能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与家人共同度过晚年,深受老年人的欢迎。通过智慧养老,为老年人提供可以居家接受养老服务的便利条件。通过对老人的赋能授权,让老人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使居家老人用自己的能力和经济实力,实现自主养老、定制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并且借助智慧养老的平台,满足健康、娱乐、教育等多方面的需求。这种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助”养老方式,其实现离不开对老年人赋能授权,肯定其内在力量,使其增加知识与技能,增加对资源的利用度。老年人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照护,从而减轻家庭的养老负担和社会的养老压力。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赋能授权理论,对老年人进行赋能授权的教育与引导,使老年人能够增加对自身技能的控制力并改善自身技能,达到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自我满足感、自我效能感、和健康促进的目的。同时在智慧养老资源的建立、智慧产品的开发中,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使老年人能够对智慧养老的接纳度增强、使用率增加,最大限度发挥智慧养老的作用。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1]袁小良.“互联网+”智慧养老的实践反思——基于X市Z平台的调研分析[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6,(02):56-60.

[2]席恒,任行,翟绍果.智慧养老:以信息化技术创新养老服务[J].老龄科学研究,2014,(07):12-20.

[3]贾伟,王思惠,刘力然.我国智慧养老的运行困境与解决对策[J].中国信息界,2014,(11):56-60.

[4]左美云.智慧养老的内涵、模式与机遇[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4,(10):48-50.

[5]Hermansson E,Mårtensson L. Empowerment in the midwifery context—a concept analysis[J]. Midwifery,2011,27(6): 811-816.

[6]李霜,李涛,李朝林.赋权理论在工作场所健康促进领域应用现状及展望[J].中国职业医学,2012,39(2):166-169.

[7] Z F,Fm S,Mf K,et al. Concept analysis of empowerment in old people with chronic diseases using a hybrid model.[J]. Asian Nursing Research,2014,8(2): 118-127.

[8]章啸天.赋权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对城市孤寡老人养老的介入[J].商,2015,(46):36-37.

[9]杨阳,曾铁英.健康赋权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6):737-741.

[10]雷沁怡.从老年人生活品质需求调查看智慧养老服务[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6,30(2):61-65.

[11]孙艳玲,付际强.成都市智慧养老现状及发展建议[J].四川劳动障,2016(S1):138-140.

李新帝,硕士。

胡燕,讲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老年护理。

天津市科委课题:基于有效需求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策略研究(编号15ZLZLZF0068)

猜你喜欢
赋权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试论新媒体赋权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