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豆高效栽培要点
荷兰豆的嫩梢、嫩荚、嫩籽及干豆粒均可食用,营养价值较高,食用方法多样,生食、熟食各具风味。其嫩荚、嫩籽可清炒、荤炒和做汤等,也可腌渍,还可制作罐头或速冻供出口,我国多以嫩荚速冻方式销往国外,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荷兰豆最忌连作,一般需4~5年以上的轮作,宜选择土壤肥力较好、排灌便利、光照充足的田块种植,播种前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做到耕作层深厚,土壤疏松,并做到精细耕地,施足基肥,保证全苗和壮苗。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3000千克,深耕整平、做畦。播前浇足底水。
营养土由经过耕翻暴晒、碎土、过筛、堆积过的田园土和无害化处理的腐熟有机肥,按6∶4比例混合而成,并加入适量草木灰。营养土最好装入营养钵、育苗穴盘或营养纸钵内,有利于保护根系。播种前苗床上应浇足底水,每个营养钵或营养土块播2~3粒,播种深度2~3厘米,播种后用营养土盖土4~5厘米厚。播种后根据不同气温条件,适当覆盖保温。播种后温度应控制在10~18℃,待苗出齐后及时撤去苗床上的薄膜,及时通风降温。出苗后温度降至8~10℃,苗期气温过高时,要及时通风降温。定植前低温炼苗,苗龄22~35天,具4~6片真叶时可移栽。
3.1 温湿度管理:保护地栽培,定植后缓苗期间温度应稍高,定植后闭棚4~5天促缓苗。缓苗至始花期,白天温度保持20℃,高于25℃时开始通风降温,夜间温度在10℃以上,开花结荚期温度不宜过高,白天宜在15~20℃,夜间温度12~15℃。
3.2 中耕培土:荷兰豆在幼苗期易发生草荒,应中耕除草2~5次,同时可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一般在株高5~7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株高10~15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护苗。第三次中耕除草要根据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3.3 搭架理蔓:荷兰豆在株高30厘米时,必须搭架,否则茎蔓平卧地面,不仅田间管理和采收不便,而且下部茎叶也容易腐烂导致病害,一般架高1.5米左右。荷兰豆蔓攀缘性不强,有时要进行适当的绑蔓。有些品种生长势强,在株高30厘米时,需要摘心,以促生侧枝,增加开花数,提高结荚率。茎蔓满架时,应根据植株长势,适当摘除多余的分枝和花朵,及时清除基部黄叶、老叶。
3.4 采收贮藏:荷兰豆的荚果一般自下而上逐渐成熟,要分期采收。一般在开花后8~10天,荚已充分长大,且豆粒尚未发育时为采收时期。摘取嫩荚时要小心,不使嫩荚受伤。荷兰豆的藏适宜温度为0℃,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
(郝国华 长春市二道区英俊镇政府)
10.16627 /j.cnki.cn22-1215/s.2017.0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