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民歌歌词的内涵分析

2017-01-31 21:28:54徐富平柴建忠
北方音乐 2017年20期
关键词:秦州天水市流传

徐富平 王 芳 柴建忠

(天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天水市五中,甘肃 天水 741001)

天水民歌歌词的内涵分析

徐富平 王 芳 柴建忠

(天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天水市五中,甘肃 天水 741001)

天水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千百年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天水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蕴藏深刻内涵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如今的天水,到处都有丰富的民歌流传,天水民歌旋律优美,形式多样,在歌词内容上更是题材丰富、内涵深刻。本文在对天水文化局编辑的《天水民歌集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仅从天水民歌的歌词内容着手对其研究,希望能对天水民歌的文化内涵有更好的理解。

天水;民歌;文化;内涵

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岭西北,渭水上游,大约有7000年的悠久历史。这里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是羲皇、娲皇、轩辕故里,甘肃省第二大城市,这里有举世闻名的“东方雕塑艺术馆”。自汉代以后,这里更成为“丝绸之路”南端通道的必经之地和历史民族交融、中西经济文化汇合的要冲。这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千百年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天水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蕴藏深刻内涵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天水民歌在这块神奇花园里绚丽夺目。

天水地辖两区五县,即秦州区、麦积区、秦安县、甘谷县、清水县、武山县、张家川县。到处都有丰富的民歌流传,“流行在两区五县的山歌主要归属于陇中花儿和介乎洮岷花儿之间的两种类型。陇中花儿主要包括在秦安、甘谷、清水、武山等县流行的山歌,歌词句式以七字句为基础,较自由,每首四句,基本曲调有快慢两种。而流行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山歌则在曲调和旋律韵味上接近河州花儿。”

天水民歌旋律优美,形式多样,而在歌词内容上更是题材丰富、内涵深刻。从现有资料看,天水民歌歌词内容所体现的内涵可大概有以下五个主要方面:

一、表现男女恋爱、对爱情的渴望、对心上人思恋之情的民歌在天水民歌中占数量最多

流传于张川县的花儿《骡子带着马的铃》《好像朵绽开的牡丹》《把人想成病汉哩》《这山看见那山高》《想你着转了两天》《二细的草帽双飘带》等,流传于秦州的《站在高山梁顶里》《双眼儿又掉泪了》等,流传于武山的《一碗凉水半碗蜜》《沙柳县在沙柳滩》等,流传于清水的《五更鸟》《十更里燕》等都从不同角度反映着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表现方式有的含蓄,有的直接。例如在秦州民歌《站在高山梁顶里》唱到:

站在高山梁顶里,我十年八年阔等哩,我茶么酒着晾冷里!

镢头挖了草草根,就没疼肠我的人,就没疼心我的人!

鹁鸽盘着梁顶里,我茶么酒着晾冷里!我茶么酒着晾冷里!

而在在张川花儿《骡子带着马的铃》里唱到:

骡子带着马的铃,隔山看见我的人!

立轮磨里水旋里,你不来了我缠里!

世就的婚缘你不要缠,牛娃渴了自奔泉!

显然,同样是表现对爱情和对心上人的渴望、思恋,前一首表现的非常含蓄悲观,而后者则表现的既积极乐观,又诙谐逗趣,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二、表现淳朴民风、朴素淡雅、恬淡的田园生活为内容的天水民歌为数不少

如前所述,自汉代以后,天水便成为“丝绸之路”南端通道的必经之地和历史民族交融、中西经济文化汇合的要冲。近年来天水市政府所倡导的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等天水五大文化系统彰显着这座魅力名城的悠久与繁荣。然而我们却发现在天水民歌中反映商贾贸易内容的数量,远远不及表现淳朴民风和恬淡朴素的田园生活民歌。比如流传于武山《大务农》《务农忙》《摘棉花》流传于张家川的《上了梁梁缓着里》《四个姐》等,流传于甘谷的《牧牛》《小姑贤》《桂香女担水》《太平调》流传于秦州的《跑马调》《采茶》等都包涵着农村生活的文化元素。流传于秦州区大门乡的《务农田》是这样唱的:

三月里来三清明,洋镐创了田苗生,洋镐创了田苗生,放羊娃娃闹乾坤。四月里来四月八,大小麦子撵老鸦,大小麦子撵老鸦,单等麦子早扬花。五月里来五端阳,大麦子青来小麦子黄,一把弯镰拿到手,连割带抜收上场……

这类民歌中实际上大量的内容都并没有多么深刻的含义, 仅仅表现了节令、自然现象、民俗等恬淡朴素的生活,当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欣赏它的平淡时,却又看到了最真实的生活和最古朴的艺术之美。

三、表现历史故事的民歌在天水民歌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流传于武山的《四方观灯》《盗仙草》等,流传于秦安的《打河州》《孟姜女》等流传于甘谷的《十二将》流传于张川的《进张川》流传于秦州的《十二月花》《王祥卧冰》等。这些民歌的歌词大都能精练的唱出历史,描摹历史人物形象,体现精神思想。秦州的《十二月花》如此唱:

正月里看灯笼开花打头开,鸟为食来人为财,鸟为食来人为财,梁山伯为的祝英台。二月里柳木子开花喜新春,沙僧挑挑担担猪八戒一路逍遥了孙悟空。三月里菜籽开花铺地黄,太祖千里送京娘,左手拿着盘龙棍,右手拿着马缰绳。四月里豌豆开花叶儿圆,喜看吕布戏貂禅,老爷斩了貂禅女,吕布哭的泪涟涟……

可以看到,这类民歌的歌词像一本史书的目录或提纲,把历史的精髓,人物的特点概括的淋漓尽致。它不再赘述历史故事的细节,像一幅巨幅写意画,勾勒着历史人物最本质的特征。

四、表现人生哲理的天水民歌数量不算很多

用民歌方式唱深刻的哲理,能把深刻的哲理用寥寥数字表现的通俗易懂,广泛流传,使我们不得不提及它。流传于武山的《转娘家》、《割韭菜》,流传于张川的《山上青松山下花》,流传于秦州的《上的山来山又青》、《你要为娘争刚长》等都表现着一定的人生哲理。麦积区的《一棵松柏一枝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棵松柏一枝花,花笑青松比如它,有朝一日黄风刮,只见青松不见花。一河石头一河沙,沙笑石头不如它,有朝一日起大水,只见石头不见沙。一窝老鸦一窝鸭,鸭笑老鸦不如它,黄莺过来抓一抓,只见老鸦不见鸭。一支香来一支蜡,蜡笑香来不如它,有朝一日黄风刮,只见香来不见蜡。

这首山歌表现了这样一种思想或哲理,即暂时性与持久性,短暂与永恒,心理的虚荣性和认识中的盲目乐观性,但它能找到很多不同的很恰当的例子,从中归纳相同的特性,既满足了山歌反复歌唱的特点,又加深了人们对道理的理解。

五、天水民歌中表现对封建社会、地主、日本帝国主义反抗的内容

例如流传于张川县《跑壮丁》、《骂媒人》等,流传于秦州《我在川里忙着里》,流传于麦积区《长工诉苦》、《送夫参军》等,流传于清水的《长工愁》都有这方面的内容,有些是痛斥黑暗旧社会的,有些是反对小日本帝国主义的,有的则是诅咒封建地主的。 张川县民歌《骂媒人》就是其中的典范:

扁豆子开花麦穗子黄,我娘把我嫁到远路上,人家的女婿老大汉,我的女婿二尺半!放着羊来门背后站,凳子一拉抱上床来,鞋袜脱在脚踏板,帽子一抹鼻涕满脸!衣裳放在衣架上,花花枕头放一双!软软的毛毯铺满炕,墨绿的被子放上一床!睡哩睡哩要馍馍,馍馍拿来又睡着!睡里睡里尿湿床,我揭起被子打上两巴掌!打的轻了叫嫂嫂,打的重了叫亲娘,我不是你嫂来不是你娘,七岁十八配成了一双!我不怨你爸不怨你妈,单怨媒人男盗女娼!他穿我媒鞋脚害疮,喝了我媒茶患嗓黄!穿了我媒衣浑身烂,戴了我媒帽害秃疮!

这首山歌描述了一个年龄相差悬殊而不和谐的婚姻关系,通过女主人公对媒人的诅咒表现了人们对包办婚姻的愤慨、对苦难生活的无奈,也是对黑暗的旧社会的鞭挞。

总之,天水民歌在歌词内容上体现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了天水人民在漫长岁月中的历史真实,也体现着天水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风格特点,包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细细咀嚼,回味悠长。

[1]天水文化局.天水民歌集成[Z].天水新华印刷厂印刷,1987.

[2]天水市北道区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辑部[Z].中国歌谣集成甘肃卷天水市北道区民间歌谣集(资料卷),1990(03).

[3]天水县文化馆编印[Z].天水县民歌一百首.

J642

A

201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陇东南民间音乐文化研究》(项目号:YB129)阶段性成果。

徐富平(1973—),男,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王芳(1975—),女,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柴建忠(1974—),男,甘肃天水人,天水市五中教师。

猜你喜欢
秦州天水市流传
明代秦州卫考略
地方志的继承与创新论议*
——以清代与民国“秦州志”编纂为例
上海地方志(2022年1期)2022-04-16 08:10:20
中国画《杜甫秦州杂诗-七》
经典“咏”流传
幼儿园(2021年9期)2021-08-23 01:08:16
包装设计创意在流通领域的品牌溢出效应分析
——评《产品包装设计( 第2 版)》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学生天地(2020年5期)2020-08-25 09:08:56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中小学校长(2020年6期)2020-08-07 10:54:36
革命先烈精神永远流传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5:10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 08:24:22
央视《经典咏流传》回文诗辩正
中华诗词(2019年6期)2019-11-25 01: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