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伟
(扬州市第一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0)
从扬州城区民间丧礼音乐的演奏曲目看音乐的演化现象
刘德伟
(扬州市第一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0)
扬州城区民间丧礼音乐本身不是一个封闭的固定体系。根据音乐的风格及体裁我们将吹手演奏曲目分类为五类:鼓乐班固有的曲牌、由民歌曲调转化成的曲牌、来自扬剧与扬州清曲的曲牌、来自佛教和道教音乐的曲牌、创作类的亲情歌曲和流行歌曲五种曲牌。从中看出民间音乐在礼仪活动中的融合衍变,这种融合衍变使传统曲目拥有新的生命与活力。
丧礼音乐;曲牌;音乐演化
鼓乐班固有的曲牌:《十八省》《荡湖船》《十杯酒》《下盘棋》《大摆队》等;由民歌曲调转化成的曲牌:《茉莉花》《杨柳青》《拔根芦柴花》《孟姜女》《绣荷包》等;来自扬剧与扬州清曲的曲牌:《板桥道情》《风花雪月》《种大麦》《八段锦》《花八段锦》等;来自佛教和道教音乐的曲牌:《南无阿弥陀佛》《十方念佛》《一声佛号一声心》《西方赞》等;创作类的亲情歌曲和流行歌曲:《人间第一情》《父亲》《母亲》《儿行千里》《家乡》等。这里有必要指出:第五类主要为主流歌曲及流行歌曲的融合。如在扬建宿舍录音的套曲是《党啊,亲爱的妈妈》《母亲》《月亮代表我的心》《挥挥手》等。
怎么样看待曲目融合这一客观的现象?这些被融合进来的歌曲,笔者认为,作为音乐的符号一旦被用于民间丧礼音乐,其音乐对原有歌曲题材的指向已完全被转化为新的情感指向——优美的音乐语言告慰死者,激励亲人,赞美和延续亲情,起到了凝聚家族的情感,弘扬孝道,增进家庭社会和谐的作用。更有利于后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珍惜生活的每一天,继续乐观、积极向上地生活。这也正体现了民俗音乐的时代性变迁。很明显,民俗音乐的这种变迁也适应了礼乐功能的时代性要求。
扬州城区民间丧礼中的声乐是由民间小调、扬剧与清曲,创作类的亲情歌曲和流行歌曲三类组成。民间小调:《茉莉花》《杨柳青》《拔根芦柴花》《一根丝线牵过河》等;扬剧与清曲:《迎新娘》《霓虹灯》《牙痕记》《戏秋香》《陈世美新传》等;创作类的亲情歌曲和流行歌曲:《党啊亲爱的妈妈》《父亲》《母亲》《送别》《人间第一情》等。
在考察中发现歌手演唱曲目非常丰富,正常是一天丧事中演唱的曲目不会重复。歌曲正常都是以套曲的形式演唱,乐队为歌手伴奏。
演奏演唱的这些曲牌正常是吹手通过套曲的形式来演奏的。曲牌的搭配与选择主要根据唢呐上手来决定,唢呐领奏,乐队合奏,默契配合。
通过对扬州城区民间丧礼音乐的构成与常见曲目的观察,可以明显地发现其中演奏演唱的曲目很多是来自扬州的地方民歌和地方戏曲与曲艺。这也很好地体现了扬州丧礼音乐的地方风格与多元性。
在扬州城区的丧礼活动中,乐手们的演奏或演唱大大丰富了原始的曲谱。他们以生活在扬州城的音乐积累和吹手的默契配合成功推动民间音乐的发展。下面是根据在扬州史可法路杨建宿舍丧礼活动中吹手演奏的录音整理的一个由四个乐段组成的组曲谱例:
这首组曲的第一乐段是由江苏民歌《孟姜女》少许加花而成,与原谱(以吴岫明《中国民歌赏析》中《孟姜女》)相比较可以看出,变化之处主要是乐手在原谱第三、五、九、十、十一、十二小节的音符添音、减音、改变节奏的加花。
对于这首组曲的第二乐段由来,笔者请教了著名扬剧作曲家杭文杰老先生,杭老认为是由扬州地方小调《泗州调》的曲牌【手扶栏杆】演变而来。但根据笔者分析认为第二乐段是由第一乐段保留骨干音基础上的延伸和变奏而来。调式由第一乐段加变宫的六声调式转到第二乐段后八小节的五声徵调式。
这首组曲的第三乐段主要是由《四季歌》衍变而来。乐曲前四小节与《四季歌》前四小节除个别音变化外,其余基本相同。第五、六、七、八小节是将原谱提高八度演奏,并作了少许添音变化。因为旋律中添加了偏音变宫,所以调式也由原谱的五声徵调式变为六声调式。
这首组曲的第四乐段吹手说是来自扬剧里的曲牌,为了搞清此曲调的来源笔者再次请教了著名扬剧作曲家、扬剧团的组织者杭文杰老先生,杭老断言:“此曲肯定不是扬剧里的。”乐段除第一小节和《四季歌》相似外,其余曲调到底来自哪里?作者在这里认为,是民间乐手们长期演奏中音乐融合与积累的创作。
这个套曲从纵向来看曲式为A1-A2-B-C,旋律线起伏波动,音乐朴质无华。四个乐段都是民族调式,第四个乐段是F雅乐宫调式。第四乐段由六声调式转变到七声调式,加入了偏音变徵,使音乐在情绪上也有了一种升华。从第四乐段的的演化可以看出:民间音乐在礼仪活动中的融合衍变!这种融合衍变使传统曲目拥有新的生命与活力。
在这里值得提出的是,如果将吴岫明记录的《孟姜女》与《中国民歌》中根据艺人侯莉君演唱记录的江苏民歌《孟姜女》相比较,可以发现前者在后者基础之上有很多的加花变奏。如果再将前三种《孟姜女》(包括笔者记录的第一乐段)与刘智勇编的《世界民歌》中记录的《孟姜女》相比较,我们会发现前三种与后者变化更大。这也进一步说明民间艺人的音乐活动对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扬州丧礼音乐与丧礼活动不但紧密结合、共生同存,而且还遵循了艺术发展的规律——在融合中加以发展。歌手与吹手在丧礼活动中传承了本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民间音乐,同时吸收了流行音乐、主流音乐以及他们有可能接触到的其他音乐,包括国外音乐。丧乐在不断地吸收和传承中保持了民间音乐活力,使得民间音乐在人们心灵与情感的空间中不断地滋生下去。
J60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