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浩然
江苏大学,江苏 镇江 212013
关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
倪浩然*
江苏大学,江苏 镇江 212013
心理教育是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养方面的教育,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让学生能够用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挫折。网络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已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资讯,也容易被不良信息影响,在心理上出现偏差。所以心理教育需要着眼于网络的发展,对教育模式做出调整,确保能够消除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因素,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脱离实际
脱离实际是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的最显著的问题,网络的普及使得大学生在互联网上的活动越来越多,心理健康受到网络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在心理教育当中,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思想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一些表层化的心理教育活动。这些表层化的心理教育已经被大学生所熟知,不能发挥出太大的教育作用。此外,心理教学的方式脱离了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特征,利用学生没有兴趣的方式展开教育活动,不可避免的导致学生参与度低下,不能取得可观的教育效果。
(二)教育面窄
大学生心理教育目前着重于心理健康这一方面,即更多集中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层面。但是心理教育除了心理健康教育之外,还包含了心理素质教育,而后者才是心理教育的重点所在。大学生本身在思想道德和心理水平方面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可以在学习生活中分辨出哪些好,哪些不好。但仍有学生被不好的因素吸引,其根本原因在于心理素质不过硬,而并非心理不健康。所以,大学生心理教育需要从健康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三)脱离学科
心理教育虽然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素养进行教育,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专业学科,只有二者融合起来,才能为学生构建一个整体性的教学框架。目前大学生心理教育基本上是独立展开,依托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老师进行,和专业学科教学基本上没有产生联系。结果使得心理教育较为薄弱,容易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冲击,也会让学生对其认识产生误差,形成不重视的心态,不利于心理教育的开展。
根据前文阐述的三点不足,已知心理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心理状况还是处在不容乐观的状态。根据相关媒体的统计资料显示,从2010年到2015年的5年时间内,我国大学生自杀数量相较前一个5年上升了接近3成,大学生校园暴力事件也明显增加。这些现象均说明大学生心理素质还不够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四点,一是心理教育未对网络进行充分利用,缺乏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心理教育水平不高。二是心理教育在大学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不论是学院还是学校,对于心理教育大多处于一种忽视的状态中,其更加关注专业学科的教学。三是心理教育工作者自身不够重视,工作思想上较为被动,缺乏主动做好心理教育的观念,往往是上级下达了任务之后才展开相关工作。四是心理教育难以得到各方的支持,导致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容易遭到一些限制和阻碍,不能实现心理教育的彻底落实。
(一)利用网络提高心理教育针对性
网络是一种非常便利的教学工具,可以从中获得很多需要的资源。在心理教育中,就可以使用网络加强教育针对性,使心理教育贴合学生需求,获得学生支持。首先,可以从网络上查找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文献资料,通过这些资料文献,可以由彼及此分析本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为心理教育铺垫基础。其次,根据学生依赖网络的特征,可以实现网络化的心理教育。例如可以建立心理教育微信公众号,并建立心理教育讨论群组,由此营造一个基于网络的私密空间,实现一对多或一对一的心理教育辅导,落实心理教育活动。
(二)利用网络拓宽心理教育覆盖面
心理教育面窄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实现有效解决。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心理教育资源范围的拓宽。互联网上各类资源丰富,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收集一些比较新颖的资料作为心理教育的素材。也可以根据教育内容,从网络上收集对应的素材,这样就大大扩宽了心理教育的资源覆盖面。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心理教育学生覆盖的扩大。比如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作推广,吸引更多学生关注心理教育;可以建立专门的心理教育网站,作为心理教育的网络立足点;可以开设心理教育微博,发布一些关于心理素质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此,不断扩大的覆盖范围将会让更多的大学生接受心理教育,促进教育效果的提升。
(三)利用网络实现心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
心理教育不能脱离学生专业而单独存在,这样达不到较好的效果。所以可以借助网络,实现心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首先,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院系网页和心理教育网页的连接,共同开辟一块学科专业心理教育的专栏,实现二者在形式上的结合。其次,在学科专业教学中,教师也应当适当渗透心理教育。比如在学生学习中,可以设置一些超出学生水平的问题,让学生遭遇挫折,由此磨练学生的挫折意识,增强心理素质。最后,心理教育工作者要和专业学科教师加强交流沟通,就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时交换信息,并且就教育手段进行协商,确保能够推动学生心理建设发展。
大学生心理教育目前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更显突出。对此,需要对网络进行合理利用,提高心理教育针对性、扩大心理教育覆盖面以及实现与专业学科教学的结合,促进心理教育水平提高。
[1]何华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的构建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2]冯帆.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
[3]沈承春.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毕节学院学报,2014(12).
倪浩然,男,江苏镇江人,硕士,江苏大学,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
B
A
1006-0049-(2017)08-01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