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钟伟 武 帅 牟锋丽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32
微信舆论引导对文化安全构建影响*
孙钟伟**武 帅**牟锋丽*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32
言论自由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更是扩大了公民言论自由的途径,但是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在国际和国内公认的权利体系都默认在尊重个人尊严和民族价值的基础上的言论自由限制。这也就要求在发挥微信舆论积极作用的同时,加强对微信舆论的监控[1]。根据201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互联网使用规模达6.49亿。而以自媒体方式接入的即时通信软件用户成为第一大上网应用,使用比例高达90.6%。
完善监督制度首先就是要完善微信舆论“把关人”的制度。首先,就是政府重视自身舆论引导主体地位,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微信舆论传播的大方向,在大方向的指导下,对微信传播内容进行监控,做好微信传播的第一道防线。其次,重视对微信运营商以及微信内容供应商的技术监控,强化微信后台对微信舆论的监控,设置相关自动审核制度,如关键字监测等,直接将检测到的涉及关键字的不合理传播内容过滤。做好微信传播的事前控制,自动审核传播内容,规范微信传播内容。再次,加强对用户的管理,制定更加严格的用户注册审核机制,对于微信传播内容实行实名制传播制度,确保每一条传播内容都能直接检测到传播者,方便简化舆论检测程序。最后,加强全体公众传播信息的责任意识以及判断舆论信息的辨别能力,尤其是对不同的文化和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理性代替感性,坚持正确的观点意识,摒弃错误的看法,防止负面舆论的盲目扩散,做好微信舆论监控的最后一道防线,即“自我把关”。
对于任何一种媒体而言,其发展的法宝就是内容。因此在传播社会文化的过程中,在坚持“内容至上”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微信平台的传播优势,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传播主体正确的传播道德,增强信息传播者的信息发布责任心,增强对虚假信息的监控度,真正净化微信媒体的传播环境。确保微信舆论信息的真实度、可靠性和透明性,实现微信舆论传播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宣传主流文化,传统媒介要充分借助微信媒体的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例如央视这一权威政府信息发布平台,在2013年4月1号正式成立《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及时准确发布真实权威信息,而且对事件的进展展开深入报道,加入专家以及相关部门的评论指导,保证发送新闻信息的权威性以及深刻性。实现新闻报道公开透明,以权威机构的发言抵制流言,引导舆论的走向。央视微信公众账号已经逐渐成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公众账号之一,而且订户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
“舆论领导者”指的是在微信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大众普遍认同的主流微信言论发布者。舆论领导者影响着舆论的走向,因此,对于微信舆论传播过程中的舆论引导者,应该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对自己的角色有明确的认识。具体来说,就是自觉对于信息进行简单筛选,对于不了解事件真相的信息不滥发,对于没有把握的信息不转发,在对负面现象进行点评时,谨记自身舆论领导者的身份,切当表述观点,不能将微信作为个人发泄情绪的垃圾桶,造成严重舆论影响。对公众进行舆论交流时,以劝导为主,引导公众舆论走向。
就目前微信中存在的舆论领导者而言,主要以个体为主,自身道德约束有限,就必须加强对舆论领导者的监督制度。建立和完善微信管理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对微信舆论领导者的责罚力度,从法律上规范舆论领导者的言行。并且加大对微信研发中心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微信舆论领导者的身份考核,并且对舆论领导者所发言论从更高层次上进行检测,防止舆论领导者发表不当言论。
微信传播在网络传播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由于微信的隐秘性和强影响力,使得微信备受大众欢迎,在重大事件传播中也都有微信的身影。微信是新兴高科技产物,在发展阶段,对微信的监管严重不到位,导致微信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造成很多的现实问题,解决微信现存问题需要政府、主流媒体、运营商以及用户积极配合、共同鼓励,实现微信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实现微信对构建文化安全的重要意义。
[1]李菲.和谐社会构建与网络舆情引导[J].理论专刊,2009(7).
[2]陈燕.重大事件中微信传播的舆论引导[J].新闻界,2014(13).
[3]朱尖.微信时代舆论引导与舆论管理[J].西部广播电视,2014(10).
[4]赵云泽.微信舆论特点及其带来的监管挑战[J].红旗文稿,2014(9).
[5]姜胜洪,殷俊.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特点及对网络舆论场的影响[J].理论前沿,2014(4).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课题“微信舆情与大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导研究”(15JK1356);陕西省高教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思政课生态化教学模式研究”(XGH1631);2016陕西省高等教育管理重大问题研究课题“陕西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研究”;西安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项目“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XGS2015018)。
孙钟伟,男,西安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武帅,西安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牟锋丽,西安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G647;G
A
1006-0049-(2017)08-00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