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硕
泰山科技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从《百鸟朝凤》看民俗文化之兴衰以及未来发展之路*
谭 硕*
泰山科技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观《百鸟朝凤》,我们有的不仅是对焦三爷和游天鸣师徒情意的深切感动,更多的是对焦三爷师徒能够抵住环境的变化坚持传承唢呐技艺的深深折服以及对以唢呐技艺为代表的民间技艺未来之路的深刻担忧。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在不断进步,而这种进步仅仅只是整体,而非全部。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我们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似乎淡化或丢掉了很多根植于我们民族的东西,例如传统习俗。《百鸟朝凤》,则是突出表现了这种现象。这部电影以游天鸣学唢呐为线索,讲述了焦三爷和游天鸣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传承唢呐技艺所做的种种努力。在这里,唢呐更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而唢呐这门技艺的没落更是折射出我国民俗文化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日益衰落。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民俗文化已不复往日,那么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如何,它的未来发展之路又在哪里呢?
也许时代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旧事物的淘汰,但是绝不应该是以民俗文化、以传统文化的没落为代价,所谓的民俗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在一定程度上是主观的不作为。而针对民俗文化的没落,它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时代因素注入,我们的国家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不断汲取新元素,人们也在这一形势下接受着时代带来的变化。但我们却在前进的过程中忽略了很多东西,譬如民俗文化。在《百鸟朝凤》中,对唢呐班子不行接师礼,让唢呐班子随便吹吹就完事儿,笑言将最高级别八台的唢呐吹成十六台……这些都体现了唢呐技艺在人们心中地位的衰落。可以说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初期,对文化的传承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知,致使一些文化基因丢失,对于这一点,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可谓是最突出的。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不断涌入,我们由一开始的图热闹、看热闹到渐渐地接受甚至拿为己用。中国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蓬勃的发展着,可是这首“交响曲”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文化危机。在这方面,《百鸟朝凤》中的一个场景则十分准确地折射出了这种现象,在游家班出活儿的时候来了一批西洋乐队,人们渐渐都被吸引了过去,在焦三爷的带领下,游家班吹的更加卖力,但是却被自己的乡亲叫停,甚至对他们大打出手,把唢呐匠一直“离口不离手”的唢呐踩碎。在这一幕中,面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人们竟然亲手去抵制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流传了千百年的民俗文化,甚至不惜毁掉本土文化去捍卫外来文化,极具讽刺性和披露性。
如今,被新思想、新事物武装的年轻一代有所谓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对传统的传承越来越缺乏责任意识。渐渐地,所谓的年轻一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被定格在过去,一代又一代年轻一代渐渐登上历史舞台,于是我们的很多传统也随着时代的更迭被遗失在了过去。在《百鸟朝凤》后半部,红白喜事鲜有请唢呐班子了,出活的钱给的也越来越少了,游家班已呈现出四散瓦解之势,人们面对这种现象并没有树立起足够的危机意识。影片中有一幕,焦师傅吹百鸟朝凤时,咳出的血顺着唢呐流了出来,最后鲜血吐了一地。这一幕极具震撼力,导演借这个情节诉说了对民俗文化流失的愤懑,这更像是一场百鸟朝凤的葬礼,民俗文化的葬礼。这一方面体现了导演对民俗文化流失的无奈,但又何尝不是在控诉人民的不作为呢?民俗文化的流失给一个民族带来的伤痛是永远的,可是人们显然没有意识到这种伤痛与他们是息息相关的,所以面对这种这种现象也是听之任之,只有少数的人在为民间技艺呕心沥血但却不被认可,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像唢呐一样的民间技艺消失在了我们的身边。
这种现象,值得人们深思,那我们民俗文化的未来发展之路在哪里呢?
第一,新事物的产生不应该以旧事物的灭亡为代价。现代的一些新事物兴起得快,消亡的也快,潮起潮落中,似乎在人们掀起的涟漪也仅仅是一瞬。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立足于、根植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这种文化在中国是没有根基的,消亡也是必然。所以,新事物的产生必须有一定的根基。只有这样,新文化的成长在有根提供养分的同时还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命力,实现双赢。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
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第二,正确对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事物,保住底线,自觉传承文化。对于新事物,我们接受它,这是进步的表现,只守着传统文化,其实质也是一种“啃老”。但是我们要守住底线,始终不忘我们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以传统习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根基旺盛,才能吸收更多的养料和营养,被传统文化养育的我们的国家才会枝繁叶茂,更加旺盛。
第三,政府应发挥责任意识,建立传承民俗文化的长效机制和有效措施。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学校可以开设兴趣课程并举办相应的比赛,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觉地进行学习。第二点,充分开发民俗文化,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如今,以传统技艺为生的人越来越少,很大的原因就是无利可图,社会地位较低。但如果政府能够对这些民俗活动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使其成为一种盈利性活动或加大宣传,提高其社会地位,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自觉传承民俗文化的队伍中来。
第四,文化工作者以及民间技艺传承者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作符合时代潮流的,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俗作品。面对民俗文化的衰落,我们不能只从外界找原因,还要从内部找矛盾。民俗文化没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流行的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让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中,从事60余年戏曲工作的中国剧协主席、上海京剧院艺术指导尚长荣,就结合《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世》《廉吏于成龙》的创作实践,谈到“传统并非不创新,古典也并非不时尚。新的时期下,我们应适应观众新的文化需求,带给观众更好的艺术作品。”
第五,人们应树立起责任意识。我们目前遇到这样一种困境,传统节日受国人冷遇,洋节日备受追捧。外国人将洋节日带到了中国,那是他们身体力行的结果,是一种内在的认同感与外在的实际行动高度契合的一种表现。而我国的节日就未必会在国外造成如此大的影响,显然,我们对自身传统的认同感有待加强。所以,我们应该树立责任意识,身体力行传承传统。也许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理由不去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但还是那句话,我们所追求的不应该以牺牲传统为代价。不管我们做什么,最根本的是不能丢掉落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上的担子。
以民俗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复兴是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它的复兴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肩负起民族的责任,肩负起复兴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重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切实为复兴民俗文化做出我们应尽的努力,将我们的民族血脉一代代传承下去。
[1]李九如.“保守”的尴尬——《百鸟朝凤》的征候解读[J].当代电影,2016(07).
[2]窦兴斌.《百鸟朝凤》:多层叙事的文本建构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困境和救赎想像[J].电影评介,2016(09).
[3]王杰,周晓燕.暴虐的“乡愁”——评电影《百鸟朝凤》[J].上海艺术评论,2016(04).
*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类型: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613624013),项目名称:对当代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创新型策略研究——以驻泰高校为例。
谭硕,女,汉族,山东青岛人,泰山科技学院文法系,2014级秘书学专业学生。
J
A
1006-0049-(2017)08-0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