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分析

2017-01-30 19:56尹昌平湖南省安乡县文化馆
艺术家 2017年6期
关键词:文学创作文学作品书法

□尹昌平 湖南省安乡县文化馆

一、书法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关联特征分析

1.字核衍化特征

书法是通过书写进行创作的艺术,而文学是基于语言进行创作的艺术。书法与文学相结合,则是由文字到文学的融合与创新过程,在近现代文坛中比比皆是。他们的手稿包括有意为之的书法创作,大抵都是各有其味道,却又连在一体,充盈着生趣妙味和人文气息。如果说文心与书道的关系皆由字始,那么字便凝结着中国文学与书法的许多秘密。书法家的写字和作家的码字的结合,可谓是人间非常值得重视的文化创造行为。

字核衍化是书法与文学创作的基础,这种将书法和写作融合起来的手法在古代运用得较为普遍,在近现代作家创作中同样可以发现其“身影”。即使在当代文学作品中,部分作家刻意与古典文学相区别而追求现代化文学艺术作品,仍然可以运用书法与文字的结合,以传递两者结合带来的艺术感。

2.求美审美特征

书法和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是作者个人情感、价值观、审美观等多种意识融合创作而成。就书法造诣而言,近现代作家与古代文人墨客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不可否认,近现代作家将书法与文学创作相融合所得出来的审美价值,文学修养、书法艺术、情感意境提炼等对书法创作或文学创作的价值毋庸置疑。在艺术审美范畴,作家书法与文学的关系较之专业书法家更为紧密。诗文、对联、哲言、妙语,不仅是作家书法中最重要的表现内容,而且作家会更率性、更真挚、更不拘形式地将情感内容外化到书法的情感线条符号中,将情意和线条融合为内外皆美的意象。

3.互动共生特征

书法与文学自古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诸多层面上具有充分的展现。作家可以把艺术灵感、意象带入文学文本,也可以带入书法艺术世界;而书法审美经验和创作体验也可以化为文学写作的营养。例如,书法讲究的灵动、布局、意象、虚实、疏密、浓淡、直曲、节奏以及优美、豪放、龙飞凤舞等,其实也为作家所追求。近现代文学中出现了诸多享誉中外的作家以及文学作品或书法作品。这种盛况的出现,既有传统文化的基础,又得益于西方文化的涌入,在各家文化交融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思想的解放和创作方法的创新[1]。

例如,近代知名诗人苏曼殊,集书法和文学创作能力于一身,在短暂的35载春秋中,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基于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影响,在近现代社会中,如苏曼殊类具备书法和文学创作能力或创作意识的人物较多。即使是非书法文化艺术领域内的人物,也可能采用书法与文学融合一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纵观近现代社会环境充满战争、动荡、混乱,但就是在这种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艺术并未就此停步。书法与文字创作在战火和混乱之中奋力生存,向社会传达着作者情绪、救国思绪、政治见解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旅程”之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二、书法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的发展

1.手稿“书法”改变了近现代文学的呈现方式

从某种程度来说,在个人电脑未曾流行的时代,作家手稿可以理解为除书法和印刷体之外的“第三种文本”,是作家个人书法与文学的结合体,从作家手稿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作家创作过程中的细节,并据此可知:作家书法的总体优势或最大优势及特色,其实就在于手稿书法、书札艺术,而非一般书法家所精通的中堂、对联、条幅、斗方、横幅等特别讲究的书法艺术形式[2]。

从传播与接受的角度看,读者通常关注铅字印刷的文学文本,书家通常看到的是线条墨色构成的书法文本,这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就宏观层面而言,不论是作家的书法作品还是文学作品,均是社会文化和文明的历史传承见证物,可作为社会历史持续化发展的文化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量;就微观层面而言,近现代作家将书法融入文学,借助书法之力推动文学发展,不失为一种历史传承和创新。

2.书法文化提升近现代文学的品质

诗人陆游在《示子遹》中曾说:“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3]胡适也说过,读书要博大,多一份知识也就多一个参照系,由此可见打通学问、人生的重要性。我们虽不能说精通书法一定能创造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但通过习作书法或学习书法文化能够帮助作家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得以提升,熏陶书法艺术来提升文学创作艺术。排开书法字体,单从所书写的字词而言,何尝不是一种文学作品?运用书法之妙来撰写文学之品,达到字如其人,文表其字。在近现代作家创作中,依然可以发现对书法和文学相结合的艺术手法的传承。将书法融入文学作品创造,能够起到辅助提升文学作品艺术品位、格调的作用,而在书法中书写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在欣赏书法中感知文学的魅力,彼此相得益彰。

3.书法装帧成就近现代文学书刊载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版业或印刷业十分发达,各类装帧技术层出不穷,提升了文学作品出版装帧的美感,直接改变了文学作品的出刊形式。但是在近现代诸多文学作品的封面装帧设计上,直接采用作者题写或其他书法家题写的书名,如鲁迅的《呐喊》、胡适的《尝试集》、陈衡哲的《小雨点》、闻一多的《浅草》《宇宙风》《太白》《匕月》《希望》《诗创造》等。这些作品都曾用书法题名来寄托某种文化寓意,或求锋芒,或求稳重,或求创造,或表自谦,或寄希望。当前印刷方式众多,电脑字体众多,能够基于科技发展在视觉美感和冲击力上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相比传统书法而言,却难以起到展现文字意境或作者情绪的作用。

书法创作过程中,同一作者在不同的心境下所书写出来的作品会截然不同。观字如见人,文学作品更能展现作者的心境。例如,《野草》在封面设计上采用的是鲁迅亲笔题写的书名,运用隶书与篆书相结合的手法,既遵循传统又进行了创新,体现了他对文化传承的态度和心境,是文学与书法相结合的代表之一[4]。

结 语

对于出版的文学作品,书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作者名片的作用。运用书法进行诠释,不仅能够起到装帧的作用,而且能够与文学融为一体,在提升文学刊体视觉上美观度的基础上,又赋予了其艺术上的美感。

[1] 王岳川,武春河.书法的文化性[J].中国书画,2014,(9):35-36.

[2] 任艳.当代西安文化与作家书法文化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1.

[3] 李继凯,白芳.试论白先勇文艺生涯与书法文化[J].华文文学,2016,(4):61-66.

[4] 李志军.漫议书法与文学的关系[J].华章,2014,(2):25-26.

猜你喜欢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书法
书法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书法欣赏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书法
梅卓文学创作论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