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菊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声乐教学要在现代声乐教学普遍性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多样性的教学探索,以期更好地完善和发展我国声乐教学体系。
大多数院校仍采用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并处于“琴房歌唱家”“琴房式”的教学,师师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呈现出较少的现象。声乐教学是一种个性很强的教学实践活动,强调因材施教的原则,但不少声乐老师习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代替学生的想法,于是教学中总是教师讲,学生唱;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显然,只会用一种方法教会所有学生的声乐教师也让所有的学生演唱风格、演唱效果都跟老师一样。近年来,随着院校扩大招生政策的不断施行,一些院校招收的学生多了,但也只是改为“一对几”或“一对十几”的教学模式,出现集体练声同唱一首歌的现象,实际上这既不能突出声乐课的特殊性,也难以突破教学质量关。显然,这样的艺术“人才”一毕业就会面临着失业。这就正要求声乐进行多样性教学,如进行声乐小组课、集体课、个别课、必修课、选修课、合唱、重唱或独唱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形式相结合。因此,“一对一”的传统声乐教学显然已经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改革势在必行,多样性教学也是必然的。
中国传统声乐有着丰厚悠长的历史,声乐艺术理论也日益完善。一方面,虽然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可以借鉴我国丰硕的中国民族文化底蕴于新型声乐教学中。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西方的声乐唱法以及科学发声体系的研究。艺术的道路是无尽无体的,这是时代发展的规律。由于反映内容的需要,在唱腔和唱法上必须要守格、破格、闯格,要有新的探索与突破。我国和西方各国在语言规律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为此在咬字吐字部位,用气方式、发声惯式、共鸣方式、演唱气质和口型大小等方面具有一些差异。但是西方唱法在理论上与我们有相同之处,他们对发生器官的生理、物理、音响上的科学分析,我们应当很好的学习借鉴。在发声方法上也有相似的地方,借助于点滴的相似也是对我们有参考价值的。西方唱法以美声唱法为主,其历史源远流长。和中国民族唱法相比较,除了语言和音乐风格有不同点之外,在嗓音训练和声乐美学方面也有着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过去曾有人说,美声唱法以洪亮、浑厚、宽广的艺术特征见长,不适合表现中国的民族声乐作品,事实上并非如此。所以,在学习、融化、借鉴、发展、提高的问题上,还是要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不要抱残守缺,保守固执,停滞不前。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掌握对不同条件的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本领。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天生具备的嗓音条件、歌唱的水平、所具备的音乐基础知识、思想文化素养、艺术的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年龄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的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情形,尽可能的区分对待,制订出形式各异的进程要求和教学形式,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即所谓因材施教。如有的学生比较适合成为歌唱演员,这就需要把词曲蕴含的“意”和“情”进行重点分析和理解,进一步感受曲目的思想主题,进而联想曲目的情景意境,形成清晰的内心视觉及形体运动较剧烈时如何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和表演等方面的培养。对适合成为教师的学生,重点引导加强他们对声乐教学方法,解决不同问题的各种手段,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各个不同民族、各种不同类型曲目的风格的分析以及如何撰写教学日历、教案等方面的学习,鼓励他们多观摩其他声乐教师上课,学习这些声乐教师的长处,为将来从事声乐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对适合做理论和评论的学生,则应侧重培养他们逻辑思维的能力,促进他们提高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
声乐多样性教学的实质是在正确的教学理想和教学要求基础上,知识、技能和经验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双向的往返交流。声乐教学要在新的形势下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1]吴艳.新型教学理念与声乐教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3.
[2]许潇尹.论高校多样性声乐教学理念与方法[J].大众文艺,2015(13).
[3]唐芳.论我国高师声乐教学手段单一性和多样性的利弊[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01).
[4]马秋华.中国声乐教学与实践多样化的探索与创新[J].歌唱艺术,2012(12).
[5]姜乐虹.浅谈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多样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