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肖斯塔科维奇“米开朗基罗之歌”的音乐概念的分析
——以霍沃斯托夫斯基·阿卡迪耶夫版《米开朗基罗的十四行诗》为例

2017-01-30 14:22
北方音乐 2017年21期
关键词:肖斯塔科维奇四重奏米开朗基罗

刘 宁

(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音乐学院)

米开朗基罗在老年时期写了十四行诗,告诉世界他寻求的真谛,生命与死亡的哲学主题需要道德反思,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基督教文化的精神空间中,反思性诗歌和音乐的解读要求表演者在精神层面的思想和感觉上有强烈的个人意志,并创作新的声乐风格——命名为哲学思考。肖斯塔科维奇在莫斯科(1974年)演出之后,对反思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即作曲家应有勇气反思、谈论永恒的生命价值观,不害怕面对真相。肖斯塔科维奇在声乐作品中反思表达比在交响乐《第五交响曲》中出现的要晚,在《第十四交响曲》和《布洛克七首诗》之后,肖斯塔科维奇认为反思的方法是作者的话语方法。作曲家给予11首十四行诗意蕴丰富的哲学化诗意性名字,图像语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共同循环形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交响戏剧艺术。

NO.1《真理》是肖斯塔科维奇对十四行诗的主题表达,其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语义表达不仅反映在语言上,还包括钢琴和器乐音色,它们均作为音乐对话中的平等参与元素的体现:声乐和乐器。例如 NO.1《真理》中包含了所有文章的语言的“内核”,作曲家在写作中的主题对比十分突出但表达的却不留痕迹,在高音色调中,赫沃斯托夫斯基的旋律就是米开朗基罗自己的形象,具有鲜明的表现力,其声音柔软且庄重,而乐器的变音“游移”组合,二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两个主题都构成了形象的整体,即它们的语义相互作用类似于复音的对立和比较。作者依靠听力理解法则:戏剧心理发展中的主题形象的表现,以及带有戏剧化的元素和生动的动态表现,表达了冥想语义和旋律的组合,所以这对于语调的理解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我们细心聆听、比较才能体会;减少四重奏在作品中的运用是肖斯塔科维奇语调及风格体系的最喜欢标志——代表肖斯塔科维奇情感体验的心理学的研究。在钢琴演奏和调式运用中,他减少了五重奏的运用(他认为这是怀疑的标志,代表人性的“黑暗面”),结合令人感到遗憾情感的“语调”——低音,这种崭新的调式预示着人类生活历史的悲剧性终结;在后面的作品中我们会看到,在相反的“语义”标志下,例如NO.10《死亡》中重复钢琴主题“真理”是完全自然的,因为以前的肖斯塔科维奇作品(第14号交响曲,第13号,第15号四重奏曲)已经出现过对死亡描述的语义,因此,肖斯塔科维奇对十四首诗的创作产生了“作者的反思”为文本的方法,文本中以“折叠”形式存储着作品统一视野的其他文本的底层语义层,相互呼应相辅相成,这一切均产生自作者的意志和直觉,而这又是作曲家的个性的鲜明体现,正是作者的这种“存在效应”在听众心中产生了对赫沃斯托夫斯基——阿卡迪耶夫的准确理解和完美阐释。

NO.2《早晨》——十四行诗的副部展示,描绘了为得到光而面临的“生存或死亡”的两难境地。基于钢琴中三重奏大调的平行走向,和弦踏板创造了一种特殊的音乐表达方式;声乐以快速的方式表达,反思则不露声色的表露在旋律中,声乐的微妙细微对比(p和pp)与双重低音中的旋律副本交替出现完美展示了语义,此时语义符号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下三个主题:a)诗歌;b)“泪水主题”;c)高声部四度音的运用(节拍从3/2到4/4到3/4到5/4的变化),使得《早晨》的平静旋律在恋爱表白演奏的整体性质上形成了一丝悲伤,在早晨的明亮色彩中引入了一个细微的“阴影”,这样为后面主题的理解埋下了巧妙的伏笔。

NO.3《爱》与NO.2《早晨》和NO.9《夜》形成了一个双重抒情的对立,即在节奏琶音Allegretto的节奏中,二者优雅的编织了一个温柔的谈话,并且这两部分准确地体现了十四行诗的组成形式(即АА1BА2)。

No.4《分离》和NO.7《流亡者》是采取“内部独白”的风格处理,《分离》先由自由宣叙调开始,首先是认识到“沉闷的心”和死亡的预感,其次在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半终止和弦(D7),它表现了一个偏执的形象(原文歌词为 Ho чтобы рок моё служенье изгнать из вашей памяти не мог),以突出主题中关于“礼物”的表达。事实证明,这个礼物不仅是给“心爱的宝贝”,而且是给所有后代的(原文为:в тихом нюансе!)。

NO.5《愤怒》(开创了托卡塔曲风格),作品来源于将商人从寺庙驱逐出境的油画(原文为:«и кровь Христову продают на вес»的油画)。钢琴和调式的植入,灵敏地将发展过程“凝结”成三种形式,在声乐部分,我们可以听到一个快速发音的吟唱表达方式,通过极快的速度音获得了负面情感表达并且持续在一个很小的范围。

NO.6《但丁》——主题摆脱了悲剧性英雄的崩溃和紧张,十四行诗的语义更新了三合奏曲主要为铜管乐音色中的“易逝的荣耀”精神主题,及大量减少的四重奏(即出现的怀疑的主题)。主要表现为与歌颂米开朗基罗的伟大诗人的“对话”,由肖斯塔科维奇以典型的“哈姆雷特”精神维持,其中钢琴和声音(A + B)的比喻对立面上的三部分组合在展览中具有多项主题(a + b + c + d),中间部分对变体复调作品进行更新,并与形象动态化相结合(“我在谈论但丁”)。作为前苏联听众的精神食粮,对入地狱的诗人的基督徒形象的描写是肖斯塔科维奇在精神层面的大胆尝试!

NO.7《流亡》——独白片段,反映了作者对政治流亡话题的态度,在男中音歌唱家赫霍拉斯托夫斯基的表演中,独白完美地体现了诗人和作曲家的“镜像”,听众被带入二者对话的内心世界一样,整个主题的综合体是指诗人,即代表了肖斯塔科维奇的反思。广泛的声乐主题听起来无任何伴奏,从低到高的升调cis2,在上升的同时带有咏叹和哀悼的四重奏主题,并通过两个向下的半音下降到g-moll(d-g),整个乐章体现三个特点:节奏不稳定——从基础调式调性开始——旋律覆盖全音阶,并且在升调纯四度音的后续三个环节(第4部分)上集中加强;钢琴在重低音的协调移动中吸收了canto的主题元素——在最后的环节(声乐演唱的哼哼声)高声部演唱的三个上升部分以及同样的“哼哼”声音中的五度音的出现,独奏家的旋律变化风格类似于诵吟和演唱,接近“真理”的风格。在故事发展章节的高潮中(C音调主题),来自钢琴演奏的主题即“回归”主题,赋予了整个发展线索一个戏剧性的整体,文中对“安静”的表述包含了对家乡流亡者的一些暗示,这些流亡者即指当时的俄罗斯的音乐家。合奏中最复杂的地方之一是高音域(des2-as1)中ff在四度音调动态移动中的高潮部,个别音调的节奏增加的声音就像切开石头时的敲击声音,钢琴和弦与歌手完全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伟大的内心世界的精神主题,在最后高潮部分响起但丁的赞歌,成为创造力不朽的象征,成为人对造物主的回应。

NO.8《创意》是乐器创作形象图画的体现,主要体现在嘶嘶声(在发音中加强sf)与交叉琶音(如雕刻石头产生的火花)交替;表现声乐主题的差异不仅在于声音声调(确认的四重奏;下降的五重奏——“救赎”的主题),还在于器乐演奏风格上的新元素——三重奏节奏、垂直的四重奏、和减少八度音的演奏,“创意”的钢琴风格在此也得到了加强,如:4/4和3/2米的交替,大量停顿的节奏,不规则的重音,大量三度音手指单元的“联合”等。

NO.9《夜》——具有夜曲的流派风格即在最后的“平静”高潮的主题对比中,突出了情节形象发展的悲剧性高峰——NO.10《死亡》。雕塑作品“夜”,是米开朗基罗为美第奇的坟墓制作的,在十四行诗的第二部分有一个对话,好像是在解释为什么成为石头更好,而不是醒来?在这里,我们再次遇到了寓言,暗示着权力,精神上的贫穷和世界的崇拜专制,诗人只有一条出路——死亡。通过主题重复NO.10《死亡》(这个主题在NO.1《真理》中出现过),就表明了这部作品主题在结尾处的戏剧化的再现,有趣的是所有的“死亡人物”都是可演奏的,死亡的间隔音色标志揭示为:三全音——代表了“空虚的脸”;帕萨卡里亚舞曲风格(低音色的八倍音阶,以basso-ostinato的形式);葬礼游行的点缀节奏;四重奏链等。在声乐部分(自由形式ABCD)与器乐插曲的具体类型(葬礼游行、伴奏、哀乐)相交替,声乐部分的音调范围围绕中心cis旋转,而帕萨卡利亚舞以10步为基础舞步而产生的一种与地面支撑的相互呼应的踢踏舞节奏,将“死亡”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的NO.11《不朽》是一个具有奇迹的结尾。在最高音域响起的水晶铃声模拟了一个时间的圆圈图案,清晰的铃声和踩踏风格的声音(如同高处降下来的雪花的“簌簌”响声)表明了另一个现实,那里没有死亡!声乐主题——赞美诗使主题在鲜明度和增强度上表现出不同的听觉差异(通过提升语气的节奏的手段)。

肖斯塔科维奇对《米开朗基罗的十四行诗》语言戏剧中的语义标记的识别鲜明指出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艺术中人文主义的客观性和基督教价值观的悲观性,反思是人类精神教育的一种方式,作为一个人的心灵力量(包含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功能)的客观精神力量,不仅能够体现出思维的个性,而且通过创造力来概括、容纳社会文化存在的意图。

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并未受到即将到来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影响,恰恰相反,成为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自由精神主义斗争的积极开始,而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则体现了二十世纪的音乐文化精神之路——对真理—— 爱 ——永恒的迷失和重获的重要代表作品。

[1]Уилсон Элизабет. Жизнь Шостаковича, рассказанная современниками [пер. с англ. О. Манулкиной; ред. А. Митрофанова].– СПб. : Композитор, 2006.-536с.

[2]Шаповалова Л. Музыка как аналог личности. К проблеме рефлексивного сознания: докторская диссертация.– Киев:Национальная музыкальная академия Украины имени П.И. Чайковского, 2008.-404с.

猜你喜欢
肖斯塔科维奇四重奏米开朗基罗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肖斯塔科维奇第四首赋格曲音乐分析
未来人居“空间四重奏”——ArtPark9室内建筑实验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
红场上的癫僧读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见证》
直面抑或逃离:肖斯塔科维奇的一生
浅析大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的多种“角色”
为何见证
——给肖斯塔科维奇
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