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强 李彬彬 周梦珠
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44
理工类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调查
——以北方工业大学为例
程 强 李彬彬 周梦珠
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44
现代大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参差不齐,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根据这些差异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对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着重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总结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去做等因素,让当代大学生去自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他们更深一步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做一个新时代的拥有完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在社会上引起激烈的探讨,社会各界对于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目前在我国对于大学生给予了殷切的希望,他们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后盾,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保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在天灾人祸、国家荣誉、城市名片等项目中都出现在第一线,在社会中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积极地传递正能量,在生活中、群众中发挥自己的力量。但社会中还存在另外一些不和谐的大学生,每天过着纸醉金迷、骄奢淫逸的生活,只会玩乐享受,不懂得珍惜青春,努力学习提升自己。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加快,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加深,在新时代下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去以及把握好学生三观思想的根源、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最核心的工作之一。
大学生能够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最核心的因素之一就是认同。而大学生通常都是以价值的认知、评价和选择为出发点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后经过自身的理解和领悟再来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信仰,然后在现实生活中成功地运用和实践。想要调查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从心理的认同和社会实践程度,所以选择从量的角度来取得数据,因此笔者一般都选取得是学生和专家学者的访谈。继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即12个关键词来作为文件调查的关键词,以此来观察在大学生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一)问卷设计方案
在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工作时一般按照下面的顺序,首先依据参考文献、学生和专家的访谈以及学者的研究来进行整体的假设,继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方针中的12个关键词为引导,然后形成5个调查点,将基本信息和李克特量表整合为本次的调查问卷,然后对当代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当拥有基本的调查问卷表后,先北方工业大学大学生进行了试验性调查。然后对于问卷调查中的不足进行修改和分析,最终形成定稿。
(二)研究样本
我们在北方工业大学中,由教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课题组的成员对在校所有大学生以年级和专业为分类,随机抽取800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然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这项工作,此问卷调查是现场填写并现场收回的。本次调查共收回77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743份,有效回收率为96.2%。
(三)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我们借助SPSSl7.0对收回的问卷进行专业的统计分析和处理,得出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的排序为:爱国、平等、自由、民主、敬业、富强、友善、法洽、文明、诚信、公正、和谐。根据回归分析得出的偏相关系数,对于影响因素最高的就是其政治面貌,城乡差异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其次才是专业、年级、性别。
1.北方工业大学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认同水平较高
在对调查分析得出的结果中可以表现出,大学生在李克特量表的平均得分为240分,很接近总分300分,说明大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都是积极进取的,对自身的发展都有较高的要求,并乐于创新,爱国情怀也可以体现得到,也证明了大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较高的认同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进行排序,从高至低依次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所以自觉性对于价值观来说尤为重要。而认知、认同、践行三个层面又分别涵盖了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公民价值准则,每一项又包含四个关键词,所以大学生对于这些层面的认知多或少,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在大学生的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贡献力度的排名中,自己占据大部分力量,占总比重的55.3%,其次才是校园文化活动、社会、思想政治老师、父母和专业科老师,这也就表明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共同树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不同的大学生对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所差异
上文也说过,大学生作为价值观认同的主体,其所在的层次和所受家庭教育不同,对于价值观的认知程度也会造成差异。本文对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的结论是,文科生对于价值观的认同度是最高的,其次是工科学生,然后是理科生,其他专业排在最后。所以,不难看出,所学专业对于价值观有着极大的影响效果,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于价值观有不同的看法,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总量表和各个因子间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抛开专业不谈,即使是不同年级和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对于价值观总量表还有不同维度上的认同也有所不同,不同年级的排序是三年级、一年级、二年级、四年级;不同政治面貌的排序是学生党员、学生团员、学生群众。但是,城镇差异在这里对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上没有显著地区别,仅仅是在国家层面上来看,城镇的学生要比农村的认知程度要高出一些。然而,性别也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原因,因为当代社会对于男女价值和男女地位评价的影响比较大,男女大学生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的特性不同,所以追求的自身价值和对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的T检验可以看出,男生的价值观总量表所有因子的成绩明显高于女生测试的成绩,但是在爱国情感因子上来说,男生要远远低于女生。
3.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现象
因为被试者是在学校中选取于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所以调查结果中多个项目制定的标准差别也比较大,这就可以看出,在一些问题上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现象。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发现了有许多学生还存在着知行脱节、政治信仰迷茫、社会和谐认可程度不高、社会诚信质疑等问题。举个例子说明:绝大部分学生是坚决拥护共产党,向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积极进取。但在这部分学生中,有46.9%的学生把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汇在一起,但还有42%的同学对于入党的初衷是自私的,他们认为可以为他们入党起到便利的工作就是一份好工作,他们缺乏对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表现的自私自利,特别现实。
本人认为,在理工类院校中,因为男生占据较大的比例,所以就要根据男生认知率低的因子,对理工类的大学生进行目的明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策略是要加强爱国爱党教育,重点引导大学生讲文明讲诚信,促进同学之间和谐相处,使大学生之间进行公平竞争,创新型培育和践行,这样才能使价值观教育行之有效。
(一)加强爱国爱党教育
信仰可以说是一种意识形态,大学生把信仰作为成长的动力和其追求的价值。自改革开放以来,从人民艰苦奋斗、保卫国家安全,到实现社会主义,爱国拥党使人们坚持下来并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的大学生教育就是让大学生了解和认识到这一过程,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了更具体的让大学生了解,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优秀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大学生充分了解国家,热爱国家,并自愿的继承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我们应该在中华历史长河中提炼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中值得借鉴的爱国教育元素,将其融会贯通到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大学生可以全身心的去感悟传统文化,自觉地去宣扬传统爱国情怀并继承传统,实现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然后,利用社团纳新等各种校园活动,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加入并成为其中的一员,然后进行统一的党课培训,选取优秀党员,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其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领头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去积极的带动和影响周围的同学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促进同学之间和谐相处
国家的安定需要国民之间和谐友善,国家才能发展的更强大,才能更好的为国民服务。但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掌中宝,家庭里的宝贝,打不得骂不得,这就形成了大学生个性明显,但不够独立的特点,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自私,不善与人交往等不利因素。在SPSSl7.0的分析结果中,“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认同程度的排名最差,所以在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和谐友善的教育,可以开展学校社交活动或者团体比赛,加强同学对于和谐的认识,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活。
(三)引导大学生讲文明讲诚信
在现代的社会,人和人之间重要的就是诚信,这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也是一个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文明诚信不仅代表着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素质,还是社会对于大学生是否认可的衡量标准。但是,现在大学生对于考试作弊,抄袭论文等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大学生道德的缺失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比比皆是,形成了不良风气,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所以,对在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要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比如考试不作弊,自主研究写出论文,并做到诚信对人,遵守道德礼仪,使整个社会风气日益提升。
(四)大学生之间进行公平竞争
国家一直都在追求工作公正公开,人人自由平等、公平竞争,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但在大学这个小社会中,也会存在不公平,不平等的现象。但是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对于追求公平公正、自由平等有着强烈的渴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一直追求事事公平对待。所以在大学校园里,如果学生要通过自食其力来获得成功,学校就要跟随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学生实现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学习氛围。
(五)创新型培育和践行
现在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所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避免使用固定的老思维,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收集当下流行的元素或者新闻,再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教育,使学生更立体的接触到实际的例子。还可以通过在公众号或者学校内网来展现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学生自己相互讨论,树立自己的榜样,学生通过向榜样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价值观。这样可以借助舆论来引导提升学生的价值观。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价值观。现在北方工业大学就根据制定好的计划,正有条不紊的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接下来,北方工业大学就要根据目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深入了学生的需求,继续提高学生的素质,开拓更多更有价值的教育理念,并快速进行实施教育。但是在前进的脚步中,也不要忘记巩固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让学生形成习惯,从自我做起并积极地去引导身边的人。在学生步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前就已经具备良好的价值观,这样不仅对学生来说可以全面成长、快速适应社会,对于塑造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也很有帮助。
[1]牛玉欣,徐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04).
[2]程媛媛,孔国庆,方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索[J].铜陵学院学报,2014(02).
[3]郑永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理论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6).
[4]史晓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社会责任及实现路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6).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