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波
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梦的关系
戴 波*
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马克思主义自从19世纪末传到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髓的基础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更深一步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在理论思想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以后,新的国家领导集体,从中国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构建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中国梦”,也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畴,是在新时期下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梦;辩证;一致性
在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理论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这片土壤,使其不仅能与中国的发展相适应,而且要推动中国的各方面建设。经过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正确的,为我国各方面建设指明了方向,是值得我们不断学习的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要坚持一切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实现民族振兴的梦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梦提出的理论依据,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从中国革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我们一直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夙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反映人民的诉求,体现人民的利益。同时要实现民族振兴,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实现国家富强,实现人民幸福。
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提出,是以中国的实际国情需要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从而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当前,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梦的关系,已显得尤为重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新的动力源泉。
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时期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世纪之交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时期新环境下形成的科学发展观,都是与时俱进的思想,都是符合中国的实际发展需要,都是推动了中国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以此为契机,“中国梦”的提出,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的需要。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梦是具有一致性的,二者联系密切。“中国梦”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进程。
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梦在本质上是具有一致性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普遍应用和深入发展的内在需求。马克思主义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了它是科学的,是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纲领,是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就要适合中国的发展现状,与中国的实际发展需要相结合,不可照搬照抄,那样就是“本本主义”了。而中国梦的提出不仅继承了先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而且还是在新的时期,对其更深入的发展。中国梦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夙愿,从毛泽东到习近平,都在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一宏伟目标而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不断奋斗前行,不断的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熟发展,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振兴中华民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最终实现中国梦。
第二,无产阶级的最高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的是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对理论发展的特殊需要。每个时期针对不同的背景、原因及条件,与之相关的理论也就不同。虽然理论不同,但都没有背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而中国梦的提出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而且在新的时期更深入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坚强壁垒,更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阶段。中国梦给当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增添了崛起的力量,中国梦是新时期下党和人民不断奋斗的力量源泉。
第三,马克思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他国文化的尊敬,体现了文化相交融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和借鉴他国的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实现文化创新,而且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而中国梦的提出也是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真实反映。中国梦反映的是全体中国人民对振兴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中国梦的实现,就是要脚踏实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制定方针政策,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方针政策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梦是在新时期、新形势、新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产物,符合中国当前的实际发展需要,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梦在本质上是具有一致性的,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梦是辩证的关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第一,人和人的具体的历史实践,是中国梦形成思想体系的本质特征,也是其质的规定性。人,是一切历史的哲学范畴。梦,是所有生命的意识范畴。人和梦是必然的联系,梦和人是自然的表现属性。马克思主义的一切定义,解决的是人的历史的问题和人的社会实践的问题。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是历史的产物,二者的关系既有必然的历史逻辑,也有客观的从属定义。马克思主义的一切哲学逻辑,第一定义解决的是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是阶级的产物,二者的定理都没有脱离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这个范畴所形成的基本条件源于一种理想,一种建设共产主义制度的理想。一切的理想都有历史的脉络,所有的历史脉络必然有人类思想的轨迹。
第二,马克思主义总是从时间的定义上揭示人类社会的实质,时间在人类社会存在的本质条件是构建人与梦的哲学体系,从而以此为基础,形成一对理论范畴,即人与社会存在。马克思认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上解决了三大历史性问题,其既有意识形态上的认识,也有制度探索上的判断。一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制度存在的差别进行了具体的区分,从而得出共产主义最终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性结论。二是建立了从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的资本论学术体系,发现了剩余价值。三是形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从理论上对唯物史观做出了定义。历史的发展是自我异化的过程,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第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逐渐发展,不断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要解决三个实质性问题:一是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即资本阶级的理论在中国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在中国确立具有时代内涵和实际国情元素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然要具备中国元素,适应中华民族的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国共产党已承担了这一历史使命,使马克思主义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发生质的飞跃,形成新的理论体系,用于中华民族的发展。二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确立资本论的哲学属性,即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资本论。资本是流动的劳动生产力,而如何从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形成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资本理论体系,共产党人作出历史性的答案,即生产力是决定发展的第一要素。三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为改革开放进行顶层设计。改革开放是现在进行时,没有止境,也没有结束时间,但怎样将改革进行的更透彻、怎样将开放进行的更深入,已经需要从制度探索到理论定位了。
第四,中国共产党已经从中国梦的哲学视角上,形成了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顶层设计的方案。针对这一方案能否更好地贯彻落实下去,我党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既符合新时期我国发展的现状,又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从中国梦的历史高度推向一个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阶段,中国由此全面进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的历史时期。
最后,中国梦的实现途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准确认清和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并且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在自身的发展中既存在机遇,又存在挑战。要想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善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一切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高瞻远瞩,坚持与时俱进,从而最终促进国家的发展。
第二,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光依据中国国情,是不够完善的,还应该要借鉴他国的发展经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化,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经济实力势头强劲,但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欠缺。因此,要实现中国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学习美国和日本的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从而促进我国的制度不断完善。
第三,要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坚持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要坚定不移的走与人民群众结合的道路,时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应用到人民的实际中去。只有坚持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发现不足之处,并根据这些不足,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来化解危机。只有坚持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才能更好的将理论和人民群众相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使其适应于中国的发展。第四,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发展的今天。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实力异军突起,国际地位日益改善,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不断增多;实现了百年奥运梦,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见证了中国的航母梦和载人航天梦,我国军事发展与时俱进,实力大增。由此可以看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首先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次要加强全面提升党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党员自身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按照党章的要求来严格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最后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只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综上所述:“中国梦”的提出与发展是符合新时期中国的实际发展需要的,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实现“中国梦”,有利于加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利于实现民族的兴旺发达。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又能更好的促进“中国梦”的实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总之,为了“中国梦”的实现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向前推进,我国需要坚持一切从基本国情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群众路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利实现中国梦!
作为一名当代的研究生,更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将中国梦付诸实践。首先,在思想上,要不断加强对党的相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时刻牢记党的理论并在实际生活中将理论用于实践,同时还要用党的理论来武装自己,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其次,在生活中,要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信条,时刻提醒自己。积极为学校,为学院,为班级,为同学多做些事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再次,在学习上一定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掌握好自己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便于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名合格的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最后,努力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理论精髓运用到自身的工作和学习中,要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为实现中国梦担负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1]曹泳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认识和实践[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5.1.
[2]何萍,李维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谈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
[3]陈丹佐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梦”[J].延边党校学报,2013,10(5).
[4]周润.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关系[J].理论,2014(9).
戴波(1991-),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研究生在读。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