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的生态思想

2017-01-30 11:43:38
山西青年 2017年1期
关键词:层面主席文明

李 典

辽宁工业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习主席的生态思想

李 典*

辽宁工业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在习主席的诸多治国理政思想中,生态思想是其中一项主要的内容。本文从习主席生态思想提出的背景出发,探讨其基本的内涵以及具体的实施路径。

习主席;生态思想

在人类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进程当中,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空气污染、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地质灾害等等已经成为了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集中表现。在这一发展背景下,习主席提出了与时俱进的生态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习主席生态思想的提出背景

习主席提出生态思想是从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出发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从国际上来看,由于欧美等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以牺牲自然、破坏自然为代价,最终导致了全球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臭氧层遭到破坏,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自然灾害频发。从国内来看,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在发展方式上过于粗放,对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缺乏统一。这种发展路线导致了我国的生态环境难以承载,最终动摇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习主席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思想。

习主席生态思想的提出是建立在当前的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新的历史环境下。从政治的层面上来看,作为全球最大的执政党。我党在治理与发展的进程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政治生态不和谐,信念及信仰建设出现滑坡。领导干部贪腐现象比较突出,有些地方竟然出现了塌方式腐败,这些都为我党的领导与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从经济的层面来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在发展速度与总量上都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在经济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冲突与矛盾正日益凸显。如何在经济的宏观调控与顶层设计方面更好的为经济建设的稳健发展服务,需要一个全局的思想来进行指导。从文化方面来看,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文化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由于西方不良思想的渗入以及各种自媒体的滥用,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存在着误区。所以,在上述的种种客观形势下,习主席提出了生态思想这一理念并作为其执政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生态思想的内涵

习主席提出的生态思想在内涵及外延上更加深刻。从内涵上来讲,该生态思想囊括了社会建设,经济发展等诸多领域。例如,关于人际之间和谐关系的文明观;当前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注重家庭教育、家风建设、表彰“感动中国”的先进典型等等就是一种建设人际之间和谐关系文明观的具体呈现。关于注重社会公共福祉的民生观;当前,我国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来重点扶持社会民生领域。例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上调养老金发放比例,做好城市绿化带及景观公园建设,改善落后地区的办学环境,关注农村的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等等。

注重可持续发展,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国家相关部门在建设项目的审批以及政绩考核的过程中,将环境污染情况以及环境治理成效纳入整体的考核体系。通过设立专项巡视与督查部门来引导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强调法治建设,注重依法保护生态的法制观;无论是在立法层面还是在执法层面,注重环境保护是当前法治建设的一个主要方向。根据当前的环境保护新常态及时的进行相关法律的补充与完善,避免法律中存在真空区。

不能碰触生态红线的安全观。这里的安全,不仅仅是国防层面的安全,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安全。一旦环境出现了不可逆的破坏,其所造成的影响是一系列的。从外延上来看,生态思想已经覆盖了治国、治党、治军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及部门都需要从自身的职责与使命出发,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和谐作出自己的贡献。在整个生态思想的外延中,每个公民,每个社会的参与者,包括国际上的其它国家以及相关的国际组织都需要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三、生态思想提出的意义

作为习主席执政思想及理念的重要内容,生态思想的意义是极为重大的。从理论层面上来看,生态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等相关理论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的具体应用,一方面,完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生态文明及建设相关理论的深入与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生态思想之前,我国几届领导集体也曾经提出过类似的思想,但是,其在内容的广度以及深度等方面已经呈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整个国内、国际的生态环境发展与保护形势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习主席生态思想的提出是对过往相关思想的高度提炼与总结,其中凝结了党中央的集体智慧,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

从实践层面上来,习主席生态思想的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自然环境保护建设提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度。随着生态思想的不断普及,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科学技术领域、教育领域等等形成了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好风气。这种氛围的营造为我国顺利实现两个百年计划,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作为重要的执政内容来进行贯彻,为我国打赢生态文明建设这场战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参考依据。生态文明的建设与保护是一个科学与系统的工程,科学思想的指导是极为必要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习主席生态思想的提出为我国今后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思想理支持。只有在这种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才会有的放矢,稳步推进。

从整体上来看,习主席生态思想的提出也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当前,环境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习主席从执政的角度来践行生态思想为世界上其它国家重新梳理自己的执政策略与执政思路树立了很好的标杆。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习主席的生态思想所产生的意义与影响将会更加的深远。

总之,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习主席生态思想的提出都是非常有力和及时的。

四、践行习主席生态思想的具体路径

在践行习主席生态思想的过程中,需要从思想上、行动上等诸多层面来进行思想的全面贯彻与执行。本文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习主席生态思想的具体践行路径。

首先,要在思想层面统一认识。在我国过往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破坏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各级政府部门及广大的民众对于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甚至是缺失,最终导致了现在所面临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事实。所以,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要充分借助舆论媒体的力量加大生态思想的宣传力度与广度。通过树立生态保护典型的方式,来引导地方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同时,对于在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违反生态思想的行为要进行及时的纠正与查出。引导社会大众及各地的公益组织,从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计划,为整个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大的助力。只有全党及全国各族人民在生态思想层面达到高度的统一,今后在生态思想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困难与挑战才会更有信心去应对与解决。

其次,政府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助力生态建设。习主席生态思想的一大亮点是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所以,在贯彻习主席生态思想的过程当中,各个部门要在履行政府与人民所赋予的职责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为生态建设提供助力。例如,国家立法机关,应该在依法治国理念的指导下,围绕生态思想的具体实施思路,从法律层面为生态建设及保护提供保障。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要恪守习主席生态思想中的生态思想,对于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违反生态思想的行为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将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同时,继续贯彻一票否决制度以及约谈制度,定期对相关地区的大气污染指标进行检测,对于出现一段时间以来,生态环境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甚至出现恶化与下滑的地方,要对地方主要负责领导进行约谈,督促其制定并实施详尽的环境改良方案。国家的文化教育部门,应该加大生态思想的宣传力度,借助当下流行的网络及各种媒体,使用大众普遍能接受的方式来促进习主席生态思想的深入人心。只有将这种生态思想的种子埋入每个大众的内心深处,生态环境建设及保护才会获得更大层面的群众支持。无论是政府的职能部门,还是生态建设的参与者都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将生态建设落实到位,实现岗位职责,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

再次,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是通过资源的消耗来实现的。随着各种资源总量的逐渐减少,如何实现环保型发展已经成为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一方面,我国应该大力引导与扶持新能源的发展,逐步取代传统能源。例如,通过风能、太阳能等来进行发电,倡导绿色出行及新能源汽车等等。另一方面,企业,尤其是大型的国有企业要将发展的模式由过往的资源及规模逐渐过渡到技术与人才。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谁拥有了技术与人才谁将拥有了发展的主动权。因此,国家发改委要因势利导,通过相关的政策与制度来促进更多的企业来实现转型与升级。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从根据地区发展情况的不同,有计划的逐步推进。对于转型的企业要做好职工的分流与安置工作,避免因为盲目的转型与重组而导致失业人口增加,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企业的转型需要在发展的战略上逐步向生态型靠拢。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发展战略的制定,其所获得发展空间才会更加的广阔。在进行战略转型的过程中,要将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未来的企业竞争及发展,创新是一个重要的工具。鼓励企业进行创新,鼓励高端人才的引进,鼓励企业在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谋求更大程度的平衡。这将是生态思想在经济建设领域的重要表现,也是实现预定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

最后,建设学习型社会。西方一位科学家曾经指出: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无知。从生态环境的建设的层面来看,就是因为人类自身的盲目自大与自私,只求自己一时的发展而忽视了整个生命共同体。所以,如何应对无知这个恶疾,学习是一剂良药。无论是对生态思想的正确认识,还是践行自己的岗位职责,都需要建立在一个良好的主观认识的基础上。这种认识的提升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及平台。当前,我国正在打造一个学习型社会,不仅是为了提升广大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是为了提升其人文情怀。通过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来助力大众在生态文明建设层面思想意识及觉悟水平的提高。在人类与自然关系中,对立统一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法则。如何最大限度的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很大限度上取决于人类对于自然的正确认识。这种认识的获得是需要学习来实现。所以,各级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将提升广大居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力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只有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与环境,那么生态思想的践行则会更加的顺畅。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当中,要在硬件及软件等诸多方面来为学习型社会的打造提供更大层面的助力。例如,引导博物馆、图书馆积极向社会开放,通过全民读书日的活动来促进良好的社会大众读书氛围的形成。

总之,践行生态思想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行动起来,在自己所在的岗位上,按照生态思想的统一要求,从点滴做起,共同努力,最终实现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环境友好社会的伟大目标。

五、结语

习主席生态思想的提出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的发展与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本文主要探讨了习主席生态思想的提出背景以及其所具有的理论及现实层面的意义。最后,在借鉴的基础上,探讨了今后践行习主席生态思想的具体路径。例如,在思想层面要提高认识,发挥各个岗位的作用,促进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打造学习型社会等等。

[1]丁美美.浅析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8).

[2]孙雯,屈维意,王玉.发展理念引领下的水生态文明实现路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6(08).

[3]叶君,黄明健.新形势下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4]臧净,苗兴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现实意蕴[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6(04).

[5]肖峰.生态文明建设中党政同责措施的科学实施[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04).

李典(1989-),男,辽宁沈阳人,辽宁工业大学研究生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A811;X

A

猜你喜欢
层面主席文明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请文明演绎
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漫说文明
“跟着”习主席去大阪
华人时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4
主席致辞
对不文明说“不”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0
我最想对习主席说的一句话
文明歌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